導語:下面分享關于國防教育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防教育黑板報資料】
常備不懈才能長治久安
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最根本、最長遠的利益是安全利益。沒有強大的國防,沒有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如果忽視國防建設,居安忘戰、馬放南山,就難以避免戰爭的災禍。
回顧近代百年歷史,全世界幾乎所有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使中華民族慘遭殺戮、備受欺凌,飽嘗了“亡國奴不如喪家犬”的苦難。之所以如此,就是當時腐敗的舊政府安于享樂、貪圖享受,軍備廢弛,經不起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打擊。這個教訓值得我們永遠深思和汲取。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作后盾,就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穩定和領土完整;如果平時不注重加強國防建設,戰時就要吃大虧、倒大霉。仗可百年不打,國不可一日無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等敵人打進家門口,等刺刀架在脖子上,再想起加強國防建設,一切都為之晚矣。
當今世界還很不太平,戰爭危險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更加明顯、恐怖活動十分猖獗、局部戰爭連綿不斷,特別是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巴以對抗升級,給世界又帶來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從國內形勢看,臺獨分子氣焰囂張,和平統一面臨嚴峻挑戰;民族分裂勢力活動不止。在這樣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戰爭和動亂存在著發生的可能性。就如古人所告誡的:“戰者,必然之勢也。不先于我,則先于彼,不出于西則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遲速遠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戰爭觀,切實做到警鐘長鳴,居安思危。要懂得,只有常備不懈,才能長治久安;只有平時注重加強武裝工作,增強國防實力,才能在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只有在平時想著打仗、準備戰爭,才能在戰時把握主動、贏得戰爭。從而,增強國防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深入細致、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努力實現軍隊和國防建設跨越式發展,為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讓青春在軍營閃光
在那個金秋10月,我們這些熱血男兒,帶著青春的夢想,帶著父老鄉親的囑托,告別故鄉,奔向綠色軍營。從此,我們穿上綠軍裝,擔負起保家衛國的神圣使命。
從那一天起,我們的生命就有了不同的含義,人生有了特殊的軌跡。從那一天起,我們的歌喉將不再僅僅屬于自己,歌聲里有祖國的尊嚴、軍隊的威嚴;我們的形象就不再僅僅屬于自己,明亮的目光里有光榮的注釋,挺拔的身影里有人民的期望。所以,我們的軍容軍姿,在任何時候都應成為青春形象的最佳設計;我們的步伐,在任何時候都應穩健有力。
在我們中間,有的緊握鋼槍,日夜巡邏在邊防線上,守護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有的駕駛戰鷹巡視萬里長空,隨時消滅敢于來犯之敵;有的駕馭戰艦乘風破浪,看護著藍色國土;有的守護千里銀線,讓電波通信暢通無阻……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在軍旗下,在軍號聲中,我們迎來一個個黎明,送走一個個紅霞滿天。
在老山前線的貓耳洞,我們肩負著和平的使命,經受著戰爭的洗禮;在導彈發射場,我們把神箭射向蒼穹;在抗洪前線,我們一人就是一道堤,人在大堤在,用生命之軀筑起一道水中長城。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神圣的職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下,“文明之師”、“威武之師”譜寫著壯麗的篇章。
軍營,崇高的精神田園;軍人,用青春和熱血百煉成鋼。
我們一起走進軍營,威武嚴整,英姿颯爽,是為了讓戰爭遠離,讓和平永伴。
生命如織,歲月如煙。脫下軍裝后,你也許搏擊商海,也許躬耕農田……不管如何,在我們心靈深處,都有著一片無瑕的圣地,那就是做不完的軍營夢,揮不去的戰友情。
讓我們永遠記住,我們曾經是共和國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