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分享關于普通話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普通話黑板報資料】
普通話推廣周:
同學們,今天是九月的第三周,也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周”。什么是普通話呢?1955年中國科學院召開的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現代民族的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示范的普通話。”我國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共同語的普及程度是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新中國成立以來,推廣普通話的目標尚未實現,還不能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因此,大力推行,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既是當前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也符合全國人民共同利益,開展“全國推廣普通話周”活動對提高人們的推廣普通話參與意識和語言文字規范意識,進一步推動推廣普通工作和整個語言文字工作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1986年國家把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1992年把推廣普通話的方針由原來的“大力提倡,重點推行,逐步普及”調整為“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八五”以來的實踐證明,這個工作方針是符合現實需要的,對全國推廣普通話工作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然而,普通話的推廣,并非以方言的消亡為前提,方言仍會長期存在,作為一個地區的交際工具,在方言地區推廣普通話,其任務是使方言地區的人民除了會說本地方言以外,也會講全民共同使用的普通話,使方言區人民逐漸習慣從單一語言(方言)的生活向著普通話十方言的生活過渡。因此,從今天開始,我們向師生們倡議積極參加“全國推廣普通話周”活動老師上課應說普通話,學生間對話盡量以普通話為主,自覺地在社會公共交際中使用普通話,培養良好的講普通話的素質,提高自己講普通話的水平,那么,相信在人們的不斷努力下,推廣普通話的目標一定會實現。當然這是從小的方面而言,講普通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大而言之,推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既是當前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各族人民的熱切愿望,是符合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
自98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國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這個活動對進一步推廣普通話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同樣,在校內也應當推廣普通話,形成說普通話的風氣,推動普通話普及工作的發展。讓普通話成為我們一中校園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會說普通話的痛苦:
我深知不說普通話,甚至不會說普通話的痛苦!所以我從小就開始學普通話,現在已經練得很好了(但是,還帶了點家鄉口音)。
我的外公,他一點兒也不會說普通話,說家鄉話是家常便飯了。而且,經常鬧出笑話:
炎熱的夏天又快到了,要說商店里生意最火的,當然要數賣席子的鋪子嘍!那兒的人里三層,外三層人山人海。我和外公也混在人群中。
我們好不容易才等到人群漸漸散了,我們才來到鋪子前,外公開口就說:“阿拉(我們),要馬(買)小啊子(席子)!”售貨員聽了一頭霧水,他們互相打手勢,結果,誰也聽不懂。
最后,外公終于想到了在玩的我(因為我會講普通話)我就用流利的普通話買回了席子。
還有一次,外公想買一套房子,到處打電話想問問有沒有房子。
有一次,外公問到一套十樓的的房子,外公就問:“有沒有地毯(電梯)?”問得人家是丈二和尚——摸不到腦袋。外公只好放棄了這套房子。
因為我們中國太大,方言太多,所以,我們都要學會普通話,便于溝通。特別是我們小學生,更應該學好普通話,推廣普通話!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