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趨勢
1. 屏幕化的世界:
無所不在的屏幕必將深刻改變人、文化和商業。屏幕這個介質和交互窗口帶來的影響還遠未被釋放出來。
2. 進一步的自然人機交互:
觸摸、語音、體感等依舊是自然人機交互的初步階段。后面還會有很多驚奇的應用等著我們,比如你看屏幕的時候屏幕其實也可以看你,了解你的狀態,不斷優化學習,提供更符合你的服務。而這是科技作為一種生命體必然進化出來的用來消弱與人類“排斥反應”的能力。
3. 分享的大潮:
實際上,人們有機會就會愿意分享更多。現在的技術和應用還遠遠沒有給人們提供足夠的機會,還有 10 倍于今天的分享大潮沒有被釋放出來。
4. 大數據流:
永不間斷的,無窮無盡的、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數據將“漂浮”在我們身邊。他們的融合與交匯講改變我們原有的生活狀態。
5. 訪問權而不是擁有權:
擁有的客體從實物變成信息后,擁有的概念也就改變了。音樂不再需要買CD,圖書不再需要實體郵寄,存儲空間也不再需要買硬盤來擴展。數字化讓訪問權替代了擁有權的概念。
6. 價值轉移:
過去產品通過海量復制然后銷售復制品收獲價值的方式會改變。價值將不在于復制品本身,而在于對用戶價值的滿足。比如手機不要錢但流量要錢,價值不在于創造了實物價值,而在于創造了“溝通”這個用戶價值。這是個比較復雜的論題,要深入理解,推薦去看 KK 的《科技想要免費》
未來科技發展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史蒂夫·尤爾韋松
尤爾韋松表示:“對所有乘坐過無人駕駛汽車的人來說,他們都不愿再回頭。我認為,相對于父母,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要更安全。”他表示,在城市道路上,最初的無人駕駛汽車將以時速25英里(40公里)或更慢的速度行駛。
他同時透露,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曾表示,如果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汽車能于2020年投產,那么他會想要買下第一批全部50萬輛這樣的汽車。
個人經濟的發展——李宏瑋
到2020年,商業和服務將從根本上實現網絡化和全球化。在未來5年內,移動互聯網人口將會翻番,從而創造出“個人經濟”。實體店將逐漸邊緣化。
李宏瑋表示:“零售目前與具體的地點息息相關,但這種模式將被打破。我喜歡將這稱作‘懶人經濟’。”
科技行業女性的重新崛起——瑞貝卡·林恩
未來5年內,計算機科學專業有一半的學生都將是女性,這將帶來更多的女性創業者和CEO。
林恩表示:“作為女性,你并不想成為女風投,而只想成為優秀的風投。”
她指出,在除計算機科學以外的其他工程領域,許多學生已經是女性。“我認為這并不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問題。”林恩表示,早期的射擊和戰爭游戲導致許多女孩對計算機軟件不感興趣。“與殺戮相比,你應該幫助動物。這是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