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三愛三節教會了我正確的人生觀、榮辱觀,我會帶者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下面分享關于三節三愛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愛三節黑板報資料】
“三節”:節水、節電、節糧
“三愛”: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三講兩實踐”系列教育活動的具體內容是:
講傳統,引導中小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中國革命傳統,把傳統教育納入到中小學生的教育活動中去;
講誠信,引導中小學生了解誠信的內容、誠信的意義,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
講守則,按照新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要求,引導中小學生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
道德實踐,引導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道德體驗,培養高尚情操,養成道德習慣;
創新實踐,通過小發現、小發明、小制作活動,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名人愛學習小故事】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