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已成為流淌在中國人血脈中的基因,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鋒。以下是語文迷網小編整理的學雷鋒黑板報資料,希望喜歡^^
學習雷鋒好榜樣
今天上午,鮑老師神秘地對我們說:"下午要穿校服,戴紅領巾,一個塑料袋,男生帶抹布,女生帶一雙舊筷子.我們都不知道老師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老師見我們一副疑惑不解的樣子,就對我們說:"今天下午我們班要代表全校去玉帶橋社區學雷鋒做好事."同學們聽附上個欣喜若狂.
下午,陽光明媚,非常地熱,校領導和鮑老師帶著我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向玉帶橋社區走去.我們此時非常的高興.到了社區,我們就開始分組打掃.一共有七組,我、崔曉瑩,陳婷婷和馬俊峰是每二組,我們過一組被分到一處長滿刺的花叢里。我剛開始撿垃圾的時候,忽然覺得有一陣陣的疼痛,原來花的刺己劃破了我的手。我剛撿衛會兒,就聽見我們這互助友愛的崔曉瑩對我說:"我們來比比看誰的垃圾拾的多!"我自信地說:"比就比,誰怕誰."于是我們倆各占一地撿垃圾,撿了不一會兒,我的袋子便裝滿了.看著這一袋垃圾,可我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我心里在想:"哎,這里的人怎么這么不講衛生啊!我才撿了一會兒就把袋子裝滿了.又過了好一會兒,我己是氣喘吁吁、大汗漓淋,就脫去了外套。老師們也沒閑著,一邊掃地,還一邊指揮我們.同學們也不管花有沒有刺,都堅強地把手伸進花叢里撿垃圾,我看了,覺得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非常的講衛生.隨后,我俯下身子繼續撿垃圾,又撿衛整袋。時間像飛箭,轉眼一個小時過去了,我的額頭上掛滿了汗珠,我就有紙巾擦去汗水.擦了又擦,便又繼續俯身撿起垃圾,時間過得真快,這次活動就圓滿的結束了.我多想再去一個地方打掃啊!
這個活動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要講究衛生,不能隨便亂扔垃圾,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完美。
雷鋒精神依然活在這個時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50年前,雷鋒,因為在工作中勤奮努力,在生活中熱心助人,成為道德模范和“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代名詞。半個世紀以來,雷鋒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幾代中國人。雷鋒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幟,弘揚雷鋒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本色。(2月19日新華社)
3月5日不是法定節假日,但是每年的這一天,人們總是自發地學習雷鋒,緬懷雷鋒,而且聽雷鋒的故事,讀雷鋒的日記,唱雷鋒的歌曲。雷鋒精神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也是一個時代的首先標桿,雷鋒精神應該代代相傳,更應該弘揚光大,那么今天我們到底用什么來弘揚雷鋒精神?
當然弘揚雷鋒精神,絕不僅僅是停留在口上,更不是一陣風,也不是“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里來四月走”的尷尬情形,而雷鋒應該就在我們身邊,雷鋒也在激勵著我們每個人,更是鼓舞著我們每個人。雷鋒從軍后迅速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激情與舉動,成為億萬人民心中的道德標桿和精神偶像。以他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增添了璀璨光芒。
在雷鋒犧牲后的50年,雷鋒精神的確沒有丟,而在不同的時代更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更有不同的形式,讓雷鋒精神在我們的道德萬花園里生根開花,結出豐碩成果。
50年來,雷鋒從來不曾遠去,也沒有消失,而他的名字與精神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褪色,也沒有因社會的變化,或者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弱化了雷鋒,而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形成,雷鋒精神又有了新的詮釋,更有了新的時代標記,就是崗位學雷鋒,奉獻到社會。
雷鋒精神,不僅僅是一種精神,而且是一種道德,更是一種向上的風氣,還會影響了塑造一代人。
雖然如今人們都在喊道德和誠信的缺失,但我們這個時代依然不缺少的是雷鋒精神,這個時代依然記住了雷鋒,而且把雷鋒精神實踐在行動上。
“最美媽媽”吳菊萍挺身接住墜樓女童,“最美女孩”在風雨中為乞丐撐起雨傘,“最美女孩”刁娜用自己的一條腿換回一條命,“愛心媽媽”陳賢妹救起了小悅悅,他們都是雷鋒,他們是把雷鋒精神實踐在自己的一舉一動中,更在一些崗位工作中,也把道德品質傳播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這個時代依然需要雷鋒,更需要雷鋒精神繼續發揚光大,也把雷鋒精神提升到新的高度,更用雷鋒精神去振救我們丟失的道德和誠信,也要在我們這個社會繼續大力宣傳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宣傳雷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也要把在我們身邊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宣傳好,讓其繼續實踐雷鋒精神,做好雷鋒式的人物,諸如楊善洲、阿里木等,并用他們的實例更好地弘揚雷鋒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傳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更多熱門文章分享閱讀:
6.2016關于婦女節的黑板報內容資料
7.
8.
9.2016學雷鋒黑板報內容資料:學雷鋒紀念日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