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用電量加大,火災的各類誘發(fā)因素增多,易發(fā)生火災事故,更應提高警惕.以下是語文迷網小編整理的關于消防安全黑板報的資料,希望能幫助到你哦!
逃生自救常識
一要了解和熟悉環(huán)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太平門、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fā)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二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
三要保護呼吸系統(tǒng)。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鼻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tǒng)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四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臺、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五要利用繩索滑行。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床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后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樓層或地面。
六為低層跳離,適用于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后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臺、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八為暫時避難。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wèi)生間等暫時辟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lián)系,以便盡早獲救。
九利用標志引導脫險。在公共場所的墻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簡頭等標志,被困人員按標志指示方向順序逃離,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為和前擁后擠現(xiàn)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兔子的消防安全故事
星期天,風和日麗的早晨。小兔子的爸媽正要出門,像以往一樣,她的媽媽又在嘮叨了:“自己在家要注意安全,做完飯要關煤氣,出門要帶鑰匙……”“您就別說了!”小兔子打斷了媽媽的話,爸媽走后,他歡呼,“耶!自由了!”小兔子在家里看電視,突然想洗澡。于是,他開始燒水,又回來看電視,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水還在燒著……過了幾個小時……猴子在悠然自得的散步,路過小兔子家時,發(fā)現(xiàn)他家里有煙,也聞到了煙味,不好!一定是著火了!他正想去找人,突然想起學校老師說過發(fā)生火災的時候,要先打119,再做一些急救措施。于是,他找最近的公共電話打了119,在電話里講明地址,就用濕毛巾捂著嘴翻窗戶進了小兔家。他先扶著正在睡覺渾然不知的小兔出去,他自己又進來,他想到如果站著就容易一氧化碳中毒,而且如果煤氣、電閘不關就會發(fā)生爆炸,于是,他彎著腰先到了廚房關掉了煤氣總閘,又去關掉了電閘,然后出去拿衣服把門窗封死,不讓火蔓延到外面的草地上。這時,消防隊來了,把火撲滅了。大家都夸小猴是個小英雄,了不起!小兔子的爸爸媽媽回來,十分感謝小猴:“如果沒有你,我們家就完了,還會殃及到街坊四鄰,你真是個聰明伶俐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