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戒毒人員復吸的“拒毒十法”
為幫助戒毒人員走出戒毒所后不再復吸毒品,禁毒人員特總結了以下十個方法,愿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后邁向新生,不再墮入毒海。
建立隔離帶
很多離開強制隔離戒毒所的戒毒人員,還沒有在這個春天里沐浴完明媚的陽光,就又被公安機關決定強制隔離戒毒,重新回到了戒毒所。原因只有一個,他們又一次吸食了毒品。反思復吸的原因,除了悔恨自己薄弱的毅力外,他們也提到了出所之后與毒品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所以,在防止復吸的方法中,建立拒絕毒品的隔離帶是非常重要的。這種隔離帶不是實物上的強制隔離,而是要在心理上樹起一道防線,以堅固的堡壘去抵御毒魔的侵犯。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與毒品拉開距離,時間和距離是最好的解藥,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與毒品的距離越來越遠,久而久之,沖淡對毒品的興趣,離幸福也就越來越近。
建立良好的社交圈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不無道理的,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時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舊社會黑暗的小說名為《南北極》,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他走進了上海的十里洋場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竟也歌頌起那些醉生夢死的生活來。所以,有一個良好的朋友圈子,對戒毒人員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也有一些戒毒人員不以為然,認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說同樣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魯迅先生,卻始終保持著革命家的本色,以筆作刀槍,一直與那個他厭惡的黑暗社會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當然,近墨者到底黑不黑,這是要看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如何,能否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意志品質薄弱的話,我相信,他很快會在毒友圈子里再次把靈魂出賣給毒魔。
告別毒友,拒絕誘惑
“吆,老王,出來了,走走走,咱哥幾個給你接風”
“這兩年憋壞了吧,來,抽幾口過過癮”
“什么,戒了?你也太慫了吧”
在出所的戒毒人員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當歷盡千辛萬苦,攢了兩年的戒毒成果,面對這些“盛情款待”時,常常風雨飄搖。昔日的狐朋狗友紛至沓來,懷著各自不同的目的,打著熱情仗義的幌子,圍繞在你周圍讓你不得安寧。面對這些誘惑,你該怎么辦?
我們常常聽到有一句話這樣說,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試想我們在出所之后的日子里,確實亦應當如此。基督教有一種修持方法為苦行,通過鞭笞自己的肉體減輕自己的罪惡,救贖自己的靈魂,我們不建議如此修行,但在誘惑面前,我們必須要hold住。告別那些毒友吧,寧為割袍斷義而生,不為渾渾噩噩而死。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亞洲成功學大師陳安之說,成功來自良好的習慣。那么借用過來可以說,我們為什么沒有戒毒成功,是因為我們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有很多種,與戒毒有極大關系的就是生活習慣。
曾在戒毒學員當中做過一個調查,吸毒的日子里生活是怎樣的。許多學員說,那是一段暗無天日的歲月,終日不思慮飲食起居,甚至不洗臉,不刷牙,一心只想沉沒在毒品帶來的欣慰感當中,生活完全沒有規律,亂的一塌糊涂。也有學員說,戒毒所真好,有這樣一個場所讓我們遠離毒品,雖然失去了兩年的自由,卻讓我們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將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下去,我想我也就不在沾染毒品了。
所以,建議戒毒人員出所之后不要荒廢了自己,要把在戒毒所形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保留下來,堅持下去,這樣對防止復吸也有莫大幫助。
培養健康的情趣
很多學員是怎樣走上吸毒道路的?除了年輕無知,好奇心的驅使外,精神空虛也是其中的一大原因?鬃又v溫飽思淫欲,也是這個道理。很多學員賺了錢家庭富裕之后不知道該干什么,又沒有什么愛好和特長,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與精神上的空虛,就找上了毒品這個“朋友”,豈不知這個“朋友”卻將自己拉向了黑暗的萬丈深淵。
所以,培養健康的情趣也是很重要的。這就涉及到了一個興趣轉移法,可以開發如下棋,器樂,廣場舞等健康的愛好,通過這些有益的活動來抑制自己對毒品的念想。這樣既能讓自己融入大眾百姓的正常生活,又能脫離煙霧繚繞的毒友圈子,何樂而不為?
尋找一份工作
當下工作確實難找,尤其大家還有過吸毒史,自己給自己貼了標簽,社會也對大家避而遠之,找工作確實難上加難。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再怎么有困難,大家也都是四肢健全的人,腦力工作做不了,我們做些體力工作總可以吧。一來可以賺的經濟來源維持生計,二來可以讓自己生活充實不空虛寂寞,三呢讓可以讓自己找回自我價值實現,每個人都是社會主義的螺絲釘嘛。
當然,也有一些戒毒人員好吃懶做慣了,出所后有工作也不干,怕臟怕苦怕累,嫌薪水少,最后只能再與毒品為伍了,所謂游手好閑,無事生非,便是這個道理。千萬要不得。
高危期防范
有這樣一個事例,美國內華達有一段山路特別難走,一邊是壁立千仞的山崖,一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中間只有一條羊腸小道供汽車通行。上山的路崎嶇坎坷,下山的路相對平坦一些,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車,肯定是車禍頻頻。很奇怪的是,所有的車禍都發生在下山的路段,而不是上山的路段,難道真應了那句話,上山容易下山難了嗎?其實不然,美國心理專家分析到,這是由于高危情景松懈所致。上山的路崎嶇坎坷,人們都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和注意力來駕駛車輛,所以不易發生車禍,下山的時候,人們覺得道路相對平坦一些,就放松的警惕,松懈了注意力,往往危險就在這時候發生了。
對于戒毒人員也一樣,戒毒所的生活就像是上山的道路,每日都精神集中,目的就是攻克毒癮。出所之后,戒毒人員會覺得,毒癮已戒,萬事大吉,放下了對毒品的心理防線,然而復吸危險就在這種情況下會再度襲來。并且,有關專家也指出,戒毒人員在走出戒毒所后的1至3周為復吸最危險的時段,所以,我們戒毒人員一定要注意高危期的防范。
積極參與禁戒毒公益活動
禁毒形象大使濮存昕,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在電視中通過明星效應來進行進行禁戒毒公益宣傳,使得的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已是普通百姓耳熟能詳的詞語。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積極參與禁戒毒公益活動,因為大家都曾是毒品身親體驗的受害者,因為大家現在都是戒斷毒癮的成功者,為了使更多的尋常百姓了解毒品的危害,為了使自己能在戒毒的道路上不再復吸,我們需要去宣傳禁毒知識,我們甚至可以去現身說法,通過參加禁戒毒公益活動,來增強自己不再復吸的信心和毅力。只要我們愿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公益形象大使。只要我們努力,我們最終會邁向燦爛的新生。
建立自我激勵機制
超越自我需要勇氣,獲取成功需要動力,我們在戒毒的道路上既需要超越自我,又需要獲取成功。那么動力從何而來,除了心理上的渴望之外,其實我們在措施上也是可以做一點工作的。比如,出所之后我們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計劃,一月內沒有復吸,我們可以獎勵自己與家人一起吃一次大餐,三月內沒有復吸,我們可以獎勵自己為自己買一套新衣服,半年內沒有復吸,我們可以獎勵自己帶家人到海南三亞旅游一次,一年內沒有復吸,我們可以獎勵自己買一輛小汽車。通過一系列的自我獎勵激勵辦法,既可以增強自己戒毒的信心與動力,又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不失為一條防復吸的好辦法。
主動尋求社區幫助,接受監督
每個人的自制力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有堅定的自信和堅強的毅力自我戒除毒癮,那是最好不過的,但是如果我們意志力不夠怎么辦?我們可以尋求社區的幫助,在社區的監督下幫助我們戒毒。比如,每月主動到社區報到,自覺接受尿檢,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活動,通過社區和家庭的監督幫助來防止復吸。這樣也能達到良好的戒治效果,鞏固戒斷成果。
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希望我們都能珍惜這僅有一次的生命,戒除毒癮,回歸社會,拒絕復吸,邁向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