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么要吃咸鴨蛋(1)
端午節為什么要吃咸鴨蛋?俗話說“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為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旺盛階段。古時,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瘟瘡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
過去,端午節吃的蛋一般為咸鴨蛋,之所以吃咸鴨蛋,也有一番說法。
據有關資料介紹,咸鴨蛋咸而微寒,能滋陰、清肺,可治夏季膈熱、咳嗽、喉痛、齒痛、泄痢等病癥。直至現代,人們為豐富口味,才開始煮起了鮮蛋和茶葉蛋。
每逢端午節這天,一般家庭的主婦起得特別早,用黃金山、金銀花藤、花麥腎、艾草等10多味揮發性中草藥混合而成的“草頭湯”,來煮鮮蛋和咸鴨蛋,供家人當早餐食用。
端午節為什么要吃咸鴨蛋?在我國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稱為吃“節蛋”。吃雞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順水沖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
蛋 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其實就是在蛋殼上染上各種顏色,類似我們今天的“紅雞蛋”,不過顏色不同而已;另一種則是“雕蛋”,在蛋殼上加以雕鏤成畫。前者可吃,后者則僅供玩賞。此俗在隋唐時已盛行全國。
端午節為什么要吃咸鴨蛋(2)
大家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還要吃咸鴨蛋。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么端午節吃鴨蛋是為了什么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小編就詳細為大家解釋一下端午節吃鴨蛋的原因。端午節吃鴨蛋,主要是有養生和辟邪祛暑兩方面的原因。
咸鴨蛋咸而微寒,能滋陰,清肺,可治夏季膈熱,咳嗽,喉痛,齒痛,泄利等病癥,是夏日食補與佐餐佳品。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端午節吃咸鴨蛋,可以祛毒,利于保持身體健康。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征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與五紅類似,江南民間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及雄黃酒。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都包括鴨蛋在內,所以端午節吃鴨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