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代寓言故事

時間:2024-08-17 01:41:50 寓言故事 我要投稿

古代寓言故事

古代寓言故事1

  時光如梭,寶寶一天比一天大了,仿佛只是一眨眼間,就會跟著我們咿咿呀呀學說話了,開始對書籍感興趣,會一頁一頁地翻書了,作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我思忖著,過段日子就要教寶寶學說話了。然而作為新手媽媽,對于如何教會孩子學說話,無從下手。

古代寓言故事

  家里早早就備下了掛畫識字書,每天帶著寶寶來學習幾次拼音,希望她發音標準,然而寶寶學習興趣不濃厚,妥妥的擺設,嘆氣!

  趕緊跟單位前輩請教,前輩建議我不要過于緊張和焦慮,幼兒期學語言跟小學生系統學習是不一樣的,不需要照本宣科從“a、o、e”學起,最好的方法就是磨耳朵,聽得多了就自然會說了。

  我如獲至寶,趕緊買了個早教機,設置好課程,定時給孩子講故事聽歌謠,一段時間以后,寶寶會跟著發幾個音了,不過在嘗試跟她對話的時候,發現她對于“話”的意思并不清楚,典型的“只知其音不知其意”,我這才意識到,必須將聲音和圖片或者玩具結合,讓孩子有一個形象化的認知。

  把故事里“人物”具體化,用玩情景劇的方式,跟孩子講故事,或者,給孩子看繪本,給孩子講故事,這下效果好多了,寶寶看著玩具能認出玩具,會努力說玩具的名字,我為此買了不少玩具和啟蒙書籍,積攢了一些心得。

  這本《中國古代寓言》買的`時候是瞧見封面上寫著“語文特級教師推薦”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建議閱讀”,覺得非常好,就拿來先看了。

  個人覺得,這本書《中國古代寓言》有優點也有缺陷,優點是句子很優美,具有文學性,對于培養孩子的語感特別好,字體也是標準的正楷字,也方便孩子以后學習寫字,有聲注音版發音標準,適合老人在家給孩子播放,避免孩子從小有口音不好糾正;缺點是內容比較深,適合大一些的孩子,紙張也容易撕破,我個人覺得童書還是應該比較厚實些。

  要特別說明一下,基本上每一篇寓言故事后面都會有一個寓意點撥,有助于引導孩子發散思維,我會考慮在孩子4歲左右跟她詳細地解說,教她拼音的時候用到這本書。

  和孩子一起成長,做好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覺得自己肩膀上的責任很重,所幸現在的工具書真的很詳實,選對了可以省下一大半的工夫。

古代寓言故事2

  從前大山里有個神仙,精通各種法術。一天,他來到凡間想尋找個有慧根的人,將他點化得道成仙。神仙又怕找錯了人,選上個貪心的,于是想出個辦法考驗世上的凡人。神仙四處游歷之時,故意施展自己的點金術。誰知,不管他到哪里,碰到什么人,人家都嫌他點的石頭太小了。其實神仙每次都是盡量選些大石頭來點,可人家總是貪心不足。神仙因此覺得十分失望,準備返回山中。正往回走的路上,迎面來了個人。神仙不免又動了心,想再試一試,說不準就會得到個合適的人選。

  神仙點中了一塊大石頭說:“我是神仙,我把這石頭點成金子給你用吧。”那人一言不發搖搖頭。神仙一想:“糟了,他一定又是覺得這石頭小了,這又是個貪心的家伙。”只好嘆口氣,又點了一塊大石頭,哪知這人竟又搖頭不要。

  神仙見此心中不禁一陣高興:“可算沒白來人間一趟。這個人一點貪心也沒有,無論大小金子都不要。這種人在當今世界,實在少有。我就點化他當個神仙吧。”神仙于是問道:“你大小金子都不要,那要什么呢。”這人不緊不慢,伸出手來說道:“神仙大人,我別的什么也不要,就只要您老神仙剛才點石成金的`那根手指頭。您就施個仙法,把那根手指頭換到我手上。我就可以到處隨意點金,到時便有不計其數的金子任憑我用了。”

  神仙尋遍人間竟找不到一個不貪心的人,好不容易碰上個不讓神仙幫自己點金的,竟又是看上了神仙那能點金的手指,可算是貪心到家了。

古代寓言故事3

  有一次,孔子帶領著他的學生去楚國采風。

  他們一行從樹林中走出來,看見一位駝背翁正在捕蟬。他拿著竹竿粘捕樹上的蟬就像在地上拾取東西一樣自如。

  “老先生捕蟬的技術真高超。”

  孔子畢恭畢敬地對老翁表示稱贊后問:

  “您捕蟬的`技術這么高,肯定是對捕蟬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練捕蟬五、六個月后,在竿上壘放兩粒粘丸而不掉下,蟬便很少有逃脫的。如壘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蟬十有八九會捕住;如能將五粒粘九壘在竹竿上,捕蟬就會像在地上拾東西一樣簡單容易了。”

  捕蟬翁說到此處捋捋胡須,嚴肅地對孔子的學生們傳授經驗。

  他說:

  “捕蟬首先要學練站功和臂力。捕蟬時身體定在那里,要像豎立的樹樁那樣紋絲不動;竹竿從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樹枝一樣不顫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無論天大地廣,萬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蟬的翅膀,我專心致志,神情專一。精神到了這番境界,捕起蟬來,那還能不得心應手,手到擒拿嗎?”

  大家聽完駝背老人捕蟬的經驗之后,無沒有一個不感慨萬分,敬佩老人的精神的。

  孔子對身邊的弟子更是深有感觸地教誨道:

  “神情專注,專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應手。捕蟬老翁講的可是做人辦事的大道理啊!”

  駝背翁捕蟬的故事向我們暗示了一個真理:要想學好任何本領,都需苦練扎實基本功,專心致志,日積月累,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古代寓言故事4

  很久以前,吳國的國君孫亮非常聰明,觀察和分析事物都非常深入細致,常常能使疑難事物得出正確的結論,為一般人所不及。

  一次,孫亮想要吃生梅子,就吩咐黃門官去庫房把浸著蜂蜜的蜜汁梅取來。

  這個黃門官心術不正又心胸狹窄,是個喜歡記仇的小人。他和掌管庫房的庫吏素有嫌隙,平時兩人見面經常口角。他懷恨在心,一直伺機報復,這次,可讓他逮到機會了。他從庫吏那里取了蜜汁梅后,悄悄找了幾顆老鼠屎放了進去,然后才拿去給孫亮。

  不出他所料,孫亮沒吃幾口就發現蜂蜜里面有老鼠屎,果然勃然大怒:“是誰這么大膽,竟敢欺到我的頭上,簡直反了!”

  心懷鬼胎的黃門官忙跪下奏道:“庫吏一向不忠于職責,常常游手好閑,四處閑逛,一定是他的瀆職才使老鼠屎掉進了蜂蜜里,既敗壞主公的雅興又有損您的健康,實在是罪不容恕,請您治他的罪,好好兒教訓教訓他!”

  孫亮馬上將庫吏召來審問鼠屎的'情況,問他道:“剛才黃門官是不是從你那里取的蜜呢?”

  庫吏早就嚇得臉色慘白,他磕頭如搗蒜,結結巴巴地回答說:“是……是的,但是我給他……的時候,里面……里面肯定沒有鼠屎。”

  黃門官搶著說:“不對!庫吏是在撒謊,鼠屎早就在蜜中了!”兩人爭執不下,都說自己說的是真話。

  侍中官刁玄和張邠(bin)出主意說:“既然黃門官和庫吏爭不出個結果,分不清到底是誰的罪責,不如把他們倆都關押起來,一起治罪。”

  孫亮略一沉思,微笑著說:“其實,要弄清楚鼠屎是誰放的這件事很簡單,只要把老鼠屎剖開就可以了。”

  他叫人當著大家的面把鼠屎切開,大家仔細一看,只見鼠屎外面沾著一層蜂蜜,是濕潤的,里面卻是干燥的。

  孫亮笑著解釋說:“如果鼠屎早就掉在蜜中,浸的時間長了,一定早濕透了。現在它卻是內干外濕,很明顯是黃門官剛放進去的,這樣栽贓,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這時的黃門官早嚇昏了頭,跪在地上如實交待了陷害庫吏、欺君罔上的罪行。

  可見,我們對于形式復雜難以判斷的事物只要全面分析、推理,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復雜性所嚇倒,這樣就能正確認識事物的現象和本質。

古代寓言故事5

  這一天,庖丁被請到文惠君的府上,為其宰殺一頭肉牛。只見他用手按著牛,用肩靠著牛,用腳踩著牛,用膝蓋抵著牛,動作極其熟練自如。他在將屠刀刺入牛身時,那種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庖丁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是那樣的和諧一致,美妙動人。他那宰牛時的動作就像踏著商湯時代的樂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響也與堯樂《經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覺看呆了,他禁不住高聲贊嘆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術怎么會有這么高超呢?”

  庖丁見問,趕緊放下屠刀,對文惠君說:“我做事比較喜歡探究事物的規律,因為這比一般的技術技巧要更高一籌。我在剛開始學宰牛時,因為不了解牛的身體構造,眼前所見無非就是一頭頭龐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經歷以后,我對牛的構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時,出現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頭整牛,而是許多可以拆卸下來的零部件了!現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靈去感觸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嫻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構造,將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連的空隙之處,利用這些空隙便不會使屠刀受到絲毫損傷。我既然連骨肉相連的部件都不會去硬碰,更何況大的盤結骨呢?一個技術高明的廚師因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換一把刀;而更多的廚工則是用刀去砍骨頭,所以他們一個月就要換一把刀。而我的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了,宰殺過的牛不下千頭,可是刀口還像剛在磨刀石上磨過一樣的鋒利。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牛的骨節處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極薄的刀鋒插入牛骨的間隙,自然顯得寬綽而游刃有余了。所以,我這把用了19年的刀還像剛磨過的新刀一樣。盡管如此,每當我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難以下手,這時就要特別警惕,瞪大眼睛,動作放慢,用力要輕,等到找到了關鍵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將牛剖開,使其像泥土一樣攤在地上。宰牛完畢,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環顧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滿,渾身暢快。然后我就將刀擦拭干凈,置于刀鞘之中,以備下次再用。”

  文惠君聽了庖丁的這一席話,連連點頭,似有所悟地說:“好啊,我聽了您的這番金玉良言,還學到了不少修身養性的道理呢!”

  從故事中我們知道了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你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會做得十分漂亮。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善于總結規律,按照規律辦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古代寓言故事6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 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古代寓言故事7

  扁鵲說病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出入宮廷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后說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著什么治療。”扁鵲走后,桓公不高興地說: “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治好的。我不信這一套。”

  10天以后,扁鵲第二次去見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臉色之后說:“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療,病情還會加重。”桓公不信這話。扁鵲走了以后,他對“病情正在加重”的說法深感不快。

  又過了10天,扁鵲第三次去見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趕緊醫治,病情將會惡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對“病情變壞”的說法更加反感。

  照舊又隔了10天,扁鵲第四次去見桓公。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這次扁鵲不說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鵲問原因。扁鵲說:“一開始桓公皮膚患病,用湯藥清洗、火熱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針刺術可以攻克;后來桓公的病患至腸胃,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間醫術就無能為力了。得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殺大權在閻王爺手中。我若再說自己精通醫道,手到病除,必將遭來禍害。”

  5天過后,桓公渾身疼痛難忍。他看到情況不妙,主動要求找扁鵲來治病。派去找扁鵲的人回來后說:“扁鵲已逃往秦國去了。”桓公這時后悔莫及。他掙扎著在痛苦中死去。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壞事,都不能諱疾忌醫,而應防微杜漸,正視問題,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決。否則,等到病入膏肓,釀成大禍之后,將會無藥可救。

古代寓言故事8

  宓子賤與巫馬期

  原來,宓子賤做過單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見他整天彈琴作樂,悠閑自得,根本沒見他走出過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單父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后來,宓子賤離開了單父,接替他的是巫馬期。巫馬期每天天沒大亮,星星還沒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憊不堪地返回公堂。巫馬期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無不親自處理,好不容易才將單父治理好。

  巫馬期聽說宓子賤治理簡直不費什么氣力,可單父也一樣富足,便特意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討治理單父的竅門。宓子賤得知巫馬期來意后,微微一笑,說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竅門呀。只不過我治理單父時憑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單父時,你用的方法是只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當然辛苦不堪,而我動員了大家的力量,依靠眾人當然使我自己安逸得多了。”

  宓子賤與巫馬期同在單父做官,同樣將單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個工作得悠閑,一個工作得辛苦,這個故事不正說明了眾人力量的重要嗎?

古代寓言故事9

  游泳學教授

  大公雞獲得了游泳學教授職稱。開始,鴨們都不相信:鴨們沒有一個被評上游泳學教授的,大公雞怎么當上了呢?后來,大公雞把打著鋼印的職稱證書給它們看,它們才不得不接受了這一現實。

  鴨們想,大公雞既然能評上游泳學教授,游泳學知識一定十分淵博,何不請它來講講課?

  大公雞邁著八字步走上講臺,清了清嗓子說:“游泳嘛,這兩個字都有**,所以,游泳一定離不開水。”

  鴨們洗耳恭聽。

  “有水才能游泳,無水就不能游泳。操場上不能游泳,屋子里不能游泳,房頂上不能游泳,山梁上不能游泳,大樹上不能游泳,還有

  “凡是沒有水的地方都不能游泳。這我們懂!教授,您講點我們不懂的吧!”一只小鴨忍不住了,大聲嚷道。

  大公雞狠狠剜了小鴨一眼,接著講:“有水的`地方也不一定都能游泳。比如說,油水里不能游泳,開水里不能游泳,泥水里不能游泳,毒水里不能游泳,還有……”

  “教授,這我們也懂。您還是講講我們還不了解的知識吧!”一只年輕的鴨打斷了它的話。

  “難怪你們只能浮在水面上,想潛到水里也潛不進去呢!你們都是這么的不謙遜,怎么能學到知識?怎么能進步?”大公雞不高興地說。

  “教授,我們為什么不能潛進水里去呢?就請您把這個問題給我們講講好嗎?”一只年紀較大的鴨請求說。

  “這個問題嘛,很簡單,”大公雞扶了扶眼鏡,“你們潛不進水里去,原因有兩條:第一,身上的毛太多太厚;第二,體內的油太多太厚。”

  “我們怎么才能潛到水里去?”

  “這個問題嘛,也很簡單。第一,把身上的毛拔光;第二,用注射器把體內的油抽出來。特別是你們的屁股太胖,一定要把那里面的油抽干凈。否則,它的浮力太大。會像氣球一樣浮在水面上,你們用多大的勁也白搭。”

  鴨們一個個瞠目結舌。

  “不過,這些辦法都叫人有點難以接受。因為它要讓大家承受太多太多的痛苦。還有一個更科學更簡單更省事更易行的辦法

  “什么辦法?”鴨們關切地問。

  “每人都在身上綁一塊大石頭,下到水里,保準一下子就潛下去了!”

  這算什么知識啊?

  鴨們一哄而散。

古代寓言故事10

  這個成語來自《荀子·勸學》:"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它多比喻技能雖多而不精,雖多無益。梧鼠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鼯鼠。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動物叫梧鼠,它的形狀似兔子,腹旁有飛膜,有點象蝙蝠的翅膀,毛色青黃。還有人把它們叫做石鼠或者五枝鼠。

  據說梧鼠的本領很多,可是哪一種也學得不精。鼯鼠利用腹側的膜能做短距離的飛行,卻連房子也飛不過去;它會爬樹,卻爬不高,連樹頂都爬不上去;它也能游泳,卻連小河溝也游不過去;它也會挖洞,卻挖不成能藏自己的洞穴;它也會奔跑,卻跑不過其它的'動物,連人都能輕易地追上它。

  所以由于鼯鼠樣樣都學,卻沒有一種技藝能在危難時救自己的命。它們名義上學會了五種本領,可是一種本領也沒有真正學會,這是淺嘗輒止的壞習慣造成的。

  荀子很贊賞蚯蚓的風格,它沒有銳利的牙齒,沒有強勁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這是因為它們做事用心專一的緣故。

古代寓言故事11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范的人交朋友,為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

  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么事都不做。

  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這地方討債,但是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倦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滿感激。

  直到后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

  一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才對孟嘗君說:

  “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愿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

  于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么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

  于是,梁惠王馬上就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

  可是,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

  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里,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

  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并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

  祠廟建好后,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于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后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古代寓言故事12

  明朝年間,在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城的西面,有一座清涼山,山勢十分險峻。

  清涼山上,有一座清涼寺。寺里有好幾百名和尚。香火十分興旺,寺內的方丈叫法眼禪師,道行十分高深,慧眼識人。

  當時,寺內有位法燈和尚,性情豪爽灑脫,就是不肯好好念經,和尚們都看不起他。

  但法眼禪師卻認為法燈和尚很有靈氣,對他另眼相看。

  有一天,法眼禪師在宣講佛法以后,和大家一起隨便聊天。

  他問大家: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系著一只金鈴,你們說誰能解得開?

  和尚們聽了這個問題,有的瞠目結舌,有的抓耳撓腮,有的相互觀望。

  沉默了好一會,一個人也回答不出。

  這時,法燈正好從外面回來,法眼禪師便問他:

  法燈,你說說看,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系著一只金鈴,誰能解得開?

  法燈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說:

  這個問題很容易。這個金鈴是誰系上去的.,誰就一定能解下來!

  法眼禪師聽了,面帶微笑,說:對!你回答得不錯!

  然后他對和尚們說:法燈是很有才氣的,你們可不能小看他呀!

  后來,從這則故事還引申出解鈴還須系鈴人這樣一句成語。

古代寓言故事13

  這個暑假我讀了《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這本書里含有成百上千個寓言故事,有的出自《戰國策》,有的出自《孟子》,有的`出自《莊子》,有的出自《荀子》,有的出自《韓非子》……這些寓言故事都蘊含著一個道理。

  有幾個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有一個叫《學士幽默》,講的是一個姓石的學士,一次去報寧寺時,他坐在馬車上,車夫由于一時疏忽,馬把石學士掀了下來。看熱鬧的人都以為石學士要大罵車夫了,沒想到石學士只是對車夫說:"幸虧我是石學士,要是瓦學士,還不摔得粉碎!"這個寓言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別人不小心犯錯時,不應該罵別人,因為這樣可能會引起爭吵,而且別人也不舒服,應該只提醒提醒別人或像石學士一樣用婉轉的話語批評別人。

  還有一個故事叫《黃公好謙》,講齊國有個黃公,喜歡過分謙虛。黃公的兩個女兒都是全國的美女,他卻經常對別人說他的女兒很丑,見不得人。結果,她們過了結婚的年齡也沒人向她們求婚。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分,如黃公謙虛本來是件好事,但由于過分變成了壞事。

  讀了《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我真是受益匪淺啊!我一定要多讀課外書。

古代寓言故事14

  高山流水

  《列子》

  原文: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

  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心里想著高山。鐘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里想著流水,鐘子期說:“好啊!水勢浩蕩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鐘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巖石下;心里傷感,于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鐘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里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古代寓言故事15

  忍辱負重的獵狗

  齊國有一個人,他非常會相狗,他相狗的技術是遠近聞名的,所以,有好多人都來找他相狗。

  有一次,你個人遠道而來,專門找他相一條會捉鼠的狗。

  因為他家的老鼠特別的多,但是他又不喜歡養貓,所以就來找他相一個會捉老鼠的狗。他答應了。

  可是,過了好久,他還沒有幫那個人相到合適的.狗。

  那個人著急了,就過來問他:

  “怎么都這么長時間了,還沒有幫我 霞光到會捉老鼠的狗呢?”

  “不著急,不著急,自然會有的。”他就這樣把那個人打發走了。

  那個人心里有點不高興,但又不敢說出口,畢竟人家也是遠近聞名的相狗專家。

  又過了幾個月,那個人又過來催他了:

  “怎么還沒有幫我找到呀?”

  他見那個人有點不耐煩了,就又安慰道:

  “不著急,不著急,自然會有的。”

  那個人又這樣被打發走了。

  就那樣又過了幾個月,那個人都快忘了相狗的事了,他卻帶著一條漂亮的獵犬來了。

  那個人本來都不抱什么希望了,他卻帶來了一條獵犬,于是就欣然接受了,還連聲道謝。

  齊國的那個相狗的人走了之后,那個人就趕緊把獵犬放到屋里去捉老鼠。

  開始幾天,獵犬一個老鼠也沒有抓住。

  于是,那個人就想:“也許是因為剛來不適應吧。”他就這樣安慰自己。

  又過了幾個月,可憐的獵犬一只老鼠也沒有抓住,這個人真的生氣了。

  他帶著那條該死的獵犬,來到了相狗的人家中質問道:

  “你說它是一條會抓老鼠的狗,可怎么過了幾個月,它一個老鼠也沒抓住呀?”

  相狗的人對他說:

  “這是一條好獵犬呀!它想抓的是獐、獾、鹿呀等這些野獸,而不是家里的小老鼠。你如果想讓它抓老鼠的話,就要把它的雙腳綁上,這樣的話,它才會抓老鼠。”

  這個人聽了之后,覺得還挺有道理的,就又把那條狗帶回去了,這次,他把那條獵犬的雙腳綁了起來。

  第二天,他一大早去看,果然,它抓住了好幾只老鼠呢!

  他就又跑到那個相狗的人那里去,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相狗的人感嘆道:

  “好啊,獵犬!放開了能捉獐,綁起腿來能捉老鼠,忍辱負重,委曲求全,這正是我們有些人所不能做到的呀!”

【古代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古代寓言故事03-07

古代寓言故事07-24

古代寓言故事(15篇)02-17

經典古代寓言故事:割席斷交10-30

古代寓言故事(精選10篇)05-23

古代寓言故事15篇12-14

古代寓言故事:秀才的忌諱05-23

古代寓言故事:果斷的班超05-09

古代寓言故事(通用20個)07-28

古代寓言故事通用15篇12-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福利网站免费视频 | 最新性爱视频一区二区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99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