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2.通過觀察角色的表情和動作,體會小青蟲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它孤獨、失望、傷心的心情。
3.積極交流,大膽地表達對畫面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故事磁帶。
2.背景音樂:舒曼的《夢幻曲》
3.幼兒用書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2.活動難點:體會角色的心情。
3.指導要點:并運用圖片、配樂故事、交流討論等手段,引導幼兒理解故事,體會小青蟲對音樂的熱愛、夢想以及它的心情。
四、活動過程
1.談夢提問:小朋友你們你做過美麗的夢嗎?夢見了什么?
教師:有一條小青蟲,它也有一個美麗的夢,到底是什么呢?請大家來欣賞一個好聽的故事《小青蟲的夢》。
2.初步理解故事老師有感情完整地講述(配樂)提問:
(1)這個故事名稱叫什么?
(2)小青蟲最喜歡的是什么?它為什么要躲著聽音樂呢?(自卑)
(3)最后小青蟲變成了什么?
3.結合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圖一提問:
誰開音樂會?小昆蟲們在高高興興聽音樂會的時候,小青蟲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躲在葉子底)小結:每當蟋蟀彈完一曲,小青蟲總是要輕輕嘆息,因為小青蟲只能躲在葉子底下偷偷地聽,害怕被其它小動昆蟲發現,不敢大聲說。
(2)出示圖二提問:蟋蟀發現了小青蟲,它說了什么? 它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小青蟲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被趕跑的小青蟲流著眼淚傷心的爬開了,你們想跟小青蟲說些什么?
教師:聽了你們的安慰小青蟲的心情好多了,小青蟲接下來會怎么做?(小靑蟲躲在遠遠的地方偷偷地聽著,它抬起頭,凝神聽著。)
(3)觀察圖三:
被蟋蟀趕走的小青蟲,最后它輕輕地爬到了哪里?它為什么要躲在一個繭里呢?(小青蟲它愛音樂,繭可以把別的聲音全擋在外面,只有音樂能傳進來,又不被蟋發現)
(4)觀察圖四至六提問:這些圖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讓幼兒仔細觀察,調動幼兒原有經驗,請個別幼兒代表講述)教師: 小青蟲在繭里聽著優美的.音樂,她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出了一對可以跳舞的翅膀。當小青蟲醒來時,她已經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美麗得讓她自己也吃驚。琴聲又響了,音樂溶在月光里,在草叢里流淌。蝴蝶合著音樂,翩翩起舞,開心極了。
3、教師再次完整講述
4.討論交流,體會小青蟲的遭遇和心情
(1)小青蟲很喜歡音樂,你們從哪里看出來?(躲在葉子底下聽;在遠處聽,躲在繭里聽。)
(3)小青蟲成功了嗎?為什么成功?如果你是小青蟲,會怎么做?
小結:小青蟲雖然長得丑,但她愛音樂,愛得那么厲害,那么執著,永不放棄。丑丑小青蟲經過了自己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原來美麗是可以創造出來了。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
7.美麗的蝴蝶讓我們和著優美的音樂來跳一段蝴蝶的舞蹈吧!
全體幼兒和著音樂翩翩起舞。
五、評價要素
1、能否仔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感受童話故事的意境美。
2、是否積極交流,大膽地表達對畫面的理解。
六、活動建議
1、其實蝴蝶都是由小青蟲變成,請小朋友回家后從不同的渠道去找找小青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把你所知道的來告訴大家。
2、在音樂會中,會有哪些昆蟲也在欣賞蟋蟀的音樂呢,在美術活動中可以制作小昆蟲的頭飾,如蟋蟀、小青蟲、蝴蝶、螢火蟲、蟈蟈、金龜子、小蜜蜂、小蜻蜓、小螞蟻等。
附:童話故事小青蟲的夢夏夜的草叢里,音樂響起來了,它和月光一樣,仿佛會流淌似的。
"吉鈴鈴……"那是蟋蟀在開音樂會。他的琴彈得特別好,油亮亮的樣子也特別神氣。
"噢,偉大的音樂家!"到草叢里來聽音樂的昆蟲們都這么說。
躲在一片草底下的小青蟲,動也不敢動,她在偷偷地聽著。小青蟲雖然長得難看,但她愛音樂,愛得那么厲害。
"唉……"每當蟋蟀彈完一曲,小青蟲都會發出一聲輕輕的嘆息,"太美了……"音樂,總會把小青蟲帶到一個遙遠的夢境里。
可是,蟋蟀不喜歡小青蟲,常常把她趕走。他揮著優雅的觸須,不耐煩地說:"我的音樂這么美,你這么丑,去去去!"小青蟲只好傷心地爬開去,躲在遠遠的地方流眼淚。眼淚里映著滿天冷冷的小星星。
"吉鈴鈴……"音樂聲又傳來了。小青蟲抬起頭來,凝神聽著,望著那遠遠的、朦朧的草叢,那里顯得更加迷人了。
她輕輕地向前爬去,后腳小心地踩著前腳的腳印。
她爬到一棵小樹上。誰也沒有發現她。
月亮是那么圓,星星是那么亮。蟋蟀就在這棵樹下彈琴。
"這里就像是那個夢境。"小青蟲心里說。
小青蟲躲在一片樹葉底下,悄悄地做了一個繭。她想:藏在繭里面聽,蟋蟀就看不見我了。
一個淡灰色的繭,在風里輕輕搖晃著。
細絲織成的繭,把別的聲音全擋在外面,只有音樂能傳進來,在繭里面輕輕回響。
聽著優美的音樂,小青蟲睡著了。
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出了一對可以跳舞的翅膀。音樂一直伴隨著這個好長好長的夢。
……當小青蟲醒來時,她已經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美麗得讓她自己也吃驚。
蝴蝶從繭里飛出來。
蟋蟀仰起頭來,看著她。
"啊,像個仙女!仙女……"蟋蟀說。
蟋蟀大概還不知道,這美麗的蝴蝶就是那丑小青蟲變的;蝴蝶大概也不知道,如果沒有音樂,她會是什么樣子。
琴聲又響了。音樂溶在月光里,在草叢里流淌。蝴蝶合著音樂,翩翩起舞。
昆蟲們都在想:是蟋蟀的音樂使蝴蝶變得更美呢,還是蝴蝶的舞蹈讓音樂變得更美?
活動反思
《小青蟲的夢》是來自一個抒情類童話,故事中流動著一種清麗、優美的意境。我認為整個活動,環節較為清晰,思路明確。講述故事時利用優美的音樂作為背景,烘托了氣氛,孩子都聚精會神地聽著,而且對故事的感情抒發起著一定的作用。在活動中,孩子們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大膽地舉手發言,師幼互動較好,氛圍融洽。孩子能通過故事的內容理解小青蟲長大了會變成蝴蝶,最后能理解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的道理。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角色的表情和動作,理解角色的心情,體驗小青蟲遭受冷落和蛻變成功后的情緒變化。
2.了解蝴蝶蛻變的過程,懂得美麗可以慢慢創造。
3.結合音樂讓幼兒感受童話的意境美,并能積極大膽的表現故事中的角色。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大圖書、字卡和角色貼絨、磁帶等。活動過程實錄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小青蟲貼絨和字卡。
你們認識它嗎?這條小青蟲怎么了?它為什么會掉眼淚?
(二)欣賞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關于這條小青蟲的故事。
欣賞圖一:
提問:這是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時間?
都有誰?它們在干什么?小青蟲在哪里?
它為什么要躲在草底下?
出示圖二:
聽著優美的曲子,你們覺得小青蟲會怎么說?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青蟲陶醉在曲子中的樣子。
觀察圖三:
可是蟋蟀是怎么樣對待小青蟲的?(一邊出示蟋蟀字卡和貼絨)
蟋蟀不喜歡它,要趕它走,小青蟲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小青蟲那么傷心,誰愿意來安慰安慰它?
聽了小朋友們的安慰,小青蟲心里舒服多了。它爬到一棵沒人知道的樹上遠遠的'、靜靜的聽著優美的音樂。(教師邊講述邊出示圖五)
觀察圖六:
聽著聽著,它做了件事,它做了件什么事?(出示圖卡:繭)
我們還在哪見到過繭?
做呀做呀,小青蟲把自己團團的繞在繭里面,欣賞著優美的音樂,慢慢的,小青蟲睡著了。睡著了會做什么?(出示“夢”的字卡)
是呀,小青蟲也做了一個夢,你們猜一猜,小青蟲會做一個什么樣的夢?
欣賞圖八:
我們來看看,小青蟲到底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小青蟲夢見了什么?誰愿意來說說小青蟲的夢?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青蟲夢中的樣子。
教師完整講述圖八、圖九。
觀察圖十:
當小青蟲醒來的時候,它已經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小青蟲發現了自己變成美麗的蝴蝶,心情怎么樣?(出示字卡:蝴蝶)
蟋蟀的態度又會是怎么樣?
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
出示圖十一:
誰來說一說,現在的情景是怎么樣的?
一起來學學蝴蝶翩翩起舞的樣子。
(三)完整欣賞故事
再聽一遍故事,一邊聽一邊想一想,聽了故事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老師合著音樂完整講述故事。
(音樂還在繼續)
師:音樂還在繼續,跟著音樂扮演一下你自己喜歡的角色吧。你是翩翩起舞的蝴蝶呢,還是帥氣自信的音樂家蟋蟀。
(音樂完)提問:聽了故事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教師小結:
丑丑的小青蟲,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原來美麗是可以慢慢創造的,小朋友,老師希望你們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
(四)延伸
其實蝴蝶都是由小青蟲變成,但蝴蝶蛻變有有過程,今天請小朋友回家后從不同的渠道去找找小青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明天把你所知道的來告訴大家好嗎?
教學反思:
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復述故事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在老師的不斷提問下,他們終于還是用自己的語言將故事復述完了。課上,根據時間及孩子的課堂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互動環節,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及讓幼兒體驗小青蟲夢中揮著翅膀跳舞的感覺這兩個環節省略了。孩子能通過故事的內容理解小青蟲長大了會變成蝴蝶,已經突破的重難點。最后能理解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的道理,我的情感目標達成了。這些過于形式的表演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重要了!
小百科: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通常有兩對翅和三對足,翅和足都為于胸部,身體由一系列體節構成,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選自省編大班教材上冊的主題《昆蟲》,秋天到了,昆蟲很活躍,在戶外活動時,經常看見幾個幼兒蹲到小樹下,細心觀察昆蟲,捉昆蟲的情景,昆蟲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幼兒很感興趣,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本次活動.文中的小青蟲是一只為實現夢想向別人虛心學習的小蟲,當螞蟻、蝸牛、蜈蚣邀請它去玩耍、旅游,小心大公雞時,它沒有被玩耍所誘惑,也沒有被大公雞嚇倒,它一心只想飛,當它醒來的'時候,夢成了現實,小青蟲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樣的形象,為幼兒做了好榜樣。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初步了解昆蟲的生長過程。
(2) 提高幼兒參與游戲表演的積極性,從中去探索發現,并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
(3) 幫助幼兒學習禮貌用語,知道見到人要打招呼。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昆蟲的生長過程,激發幼兒對夢想的追求。
活動準備
電腦故事課件,用來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故事掛圖六幅,進一步感受、體會、理解故事,為了增添活動的趣味性,還準備了一些小青蟲的頭飾,布置情景表演場景,使活動協調統一。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 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瞧,它是誰呀?(小青蟲)
小朋友先聽聽它的自我介紹。(出示小青蟲),你們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綠色的衣裳,我的名字叫小青蟲,我有一個夢想,想講給小朋友們聽一聽,故事的名字叫《小青蟲的夢》
二、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提問:小青蟲變成蝴蝶前都向誰請教問題了?
小朋友,小青蟲到底是不是向這些好朋友請教問題的呢?我們再去問問小青蟲。
1、 看掛圖教師分段講述故事
第一段
提問:“小青蟲有一個什么樣的夢啊?”(像蝴蝶、像小鳥一樣地飛)
第二段——第五段
提問“小青蟲把這個夢變為現實,它都向誰請教這個問題了?”(螞蟻、蝸牛、蜈蚣、蝴蝶)
它是怎樣跟這些朋友請教問題的?我們也一起和小青蟲請教這個問題吧!(你好!螞蟻弟弟,我想飛,你知道怎樣才可以飛嗎?你好!蝸牛嬸嬸,我想飛,你知道怎樣才可以飛嗎?蝴蝶姐姐,我渴望能像你一樣地飛,請告訴我怎樣才能飛起來?等等)教師邊指操作圖片。小朋友,小青蟲鎮懂禮貌,虛心向朋友們請教問題,我們也要向小青蟲學習,主動和朋友們打招呼,虛心向他人請教問題,做個有禮貌,有恒心的好孩子!
三、 情景表演
1、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小青蟲頭飾,我們也來玩一玩《小青蟲的夢》游戲。
2、接下來怎么玩這個游戲呢?音樂響起,小青蟲開始向它的朋友們請教問題,等音樂一停,小青蟲也要停下來。
3、幼兒游戲
提問:請這只小青蟲說說你都向誰請教問題了?你是怎樣向它們請教問題的?
4、欣賞課件,了解故事第六段內容
提問:小青蟲原來的衣服為什么穿不上了?小青蟲在哪里睡了一覺呢?在夢里,小青蟲又夢見什么了?小青蟲睡醒后,發現自己變成什么了?
四、小結:
在生活中,我們和小青蟲一樣,只有肯努力,堅持虛心學習,就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幼兒隨音樂走出教室。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自然界昆蟲的可愛、奇妙,萌發愛 護小動物的情感
2.學習靠腰部扭動貼地爬行,鍛煉軀干的柔韌性和協調性
3.對腰部扭動貼地爬行動作感興趣,能克服畏難情緒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模仿蟲子腰部扭動貼地爬,感受自然界昆蟲的可愛、奇妙
難點:能克服困難、協調地完成動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組織幼兒觀看動物世界的錄像,模仿不同動物的爬行動作;了解青蟲的演變過程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一只布袋、錄音機、磁帶。場地準備:有斜坡的青草地、花園,并放置好小青蟲的“糞便”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經驗回顧:哪些動物會爬?怎么爬?昆蟲爬的動作有哪些?
2.熱身運動:幼兒分散模仿各種動物爬行。
①自由模仿:手腳著地屈膝爬,手腳著地爬,匍匐等等;
②集體模仿:兩人坐抱一起,模仿“西瓜蟲”滾動前進;幼兒全體屈膝,將手搭在前幼兒的臀部上,變成長長的“毛毛蟲”蠕動前進;變成“蜈蚣”,同時抬手抬腳爬行前進等等。
二、基本部分
1.討論:小青蟲長得怎么樣?是怎么爬的?
2.幼兒自由嘗試,模仿青蟲的爬行;
3.討論動作要領: “撅起小屁股,抬起小腦袋,彎彎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 (個別幼兒示范,教師示范講解:靠腰部的扭動,盡量不用手去推,將臀部往上拱,使身體成∩,膝蓋跪住,將上身往前伸長,如此反復。)
4.幼兒第二次練習(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不用手腳幫忙,靠腰部扭動爬行,動作協調)。
三、游戲部分
1.“找肥料”
請“青蟲”用剛學會的爬行動作,將這些肥料分別運到指定地點,比比在規定的時間內,哪組又快又多。
2.“我們長大了”
請每個幼兒取一只布袋,將身體套入布袋中(表示青蟲長大了)練習爬行(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調節幼兒的活動量,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3.“小青蟲的夢”
①教師以蝴蝶姐姐的身份講述游戲規則:根據人數將幼兒分成2組,先是魚貫地爬過山坡,在山坡對面的草叢中揀起一根教師事先準備的青草粘在身上,然后鉆入布袋,爬過草地,在音樂聲中鉆出布袋,代表蛻變成蝴蝶,翩翩起舞。
②幼兒跟著蝴蝶姐姐開始旅程:爬山坡――吃青草――吐絲結繭(將身體鉆入布袋中)――蛻變成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四、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隨音樂中,學蝴蝶飛舞;
2.整理活動場地,出場。
【延伸活動】
在晨間活動中,讓幼兒用布袋繼續進行游戲。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戶外活動時,幼兒對花園里的昆蟲特感興趣,會長時間地觀察,有的甚至趴在蟲子后面跟著它爬,我就以青蟲成長的過程為游戲情節,力圖做到:一、滲透環境教育:讓孩子了解周圍環境,了解其相互間的作用,體會到它的美妙,激發喜愛之情。因此,在活動中,我設計了“小青蟲的夢”的游戲情節,讓幼兒以“青蟲”參與活動,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下活動。二、增加難度,提高爬行速度。幼兒軀干的扭動來爬行,難度頗大了,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學習。其三,讓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來模仿小青蟲爬行,激發幼兒探索身體運動的樂趣。
二、效果分析
本活動場地在有斜坡的草地和花園,避免了體育活動中繁瑣的場地布置,幼兒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這些與我們的關系是這么的密切與和諧,使環境教育從情感角度入手潤物細無聲地滋潤孩子的心田。學習新動作、游戲、課中小肆還是放松活動,教師均以游戲的口吻進行,如在動作學習時,教師以“噘起小屁股,抬起小腦袋,彎彎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的兒歌來形象化幼兒的動作要領,使幼兒在瑯瑯上口的兒歌中,興致盎然地進行學習。幼兒在形象的游戲情節中,反復練習爬行,樂此不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的重難點。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青蟲長大能演變成蝴蝶。
3、感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青蟲長大能演變成蝴蝶。
難點: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圖片、小青蟲哭泣圖片、視頻、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出示小青蟲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猜測小青蟲為什么哭,鼓勵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師:小青蟲怎么了?你猜猜他為什么會哭?
二、欣賞課件,完整欣賞故事一遍,初步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師:請你仔細來聽一聽小青蟲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三、觀察故事圖片,復述故事
(一)幼兒欣賞掛圖一,討論
1、觀察小青蟲偷偷欣賞音樂的樣子
師:小青蟲為什么要躲在草底下?
2、播放音樂,幼兒模仿小青蟲陶醉在曲子中的樣子。
(二)幼兒欣賞掛圖二,討論
1、引導幼兒猜想蟋蟀會對小青蟲說什么,小青蟲又會怎么說?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
2、這時小青蟲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三)幼兒欣賞掛圖三,重點提問:
蟋蟀趕走小青蟲后,小青蟲躲到那里聽音樂會?它是怎么聽的?
(四)幼兒欣賞掛圖四,重點提問:
為了不讓蟋蟀發現,小青蟲悄悄地做了什么?(繭)
(五)幼兒欣賞掛圖五,討論
它把自己藏在繭里面靜靜的聽著音樂,慢慢地睡著了,它還做了一個夢。它會夢到什么呢?
(六)幼兒欣賞掛圖六,討論故事的結局
1、小青蟲睡醒了以后,發現了什么?它后來有沒有參加蟋蟀的音樂會呢?
2、這下,蟋蟀又是怎么說的?
四、再次完整欣賞故事視頻,從故事中理解的道理。
1、說說小青蟲是如何把自己變成漂亮的蝴蝶的.?
2、故事里面的蟋蟀因為別人長的很丑,而不和他做朋友,它這樣做對嗎?
3、小結:丑丑的小青蟲經過了自己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所以小朋友們,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更美麗。
五、結束。
小青蟲的夢真美啊,回家以后我們一起說給爸爸媽媽聽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嘛!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理解角色的心情,體驗小青蟲遭受冷落和蛻變成功后的情緒變化。
2、簡單了解蝴蝶蛻變的過程,知道美麗可以慢慢創造。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4、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疑激趣:
1、(出示小青蟲哭泣的圖片)瞧,這是誰呀?它怎么啦?
2、引導幼兒猜測小青蟲為什么哭,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理解。
二、分段欣賞故事
(觀看圖片一)
1、師:夏天可真熱鬧啊,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2、重點是觀察小青蟲偷偷欣賞音樂的樣子,說說小青蟲為什么要躲在草底下。
(觀看圖片二)
1、聽著優美的音樂,你覺得小青蟲會說什么?
2、學學小青蟲陶醉在曲子中的樣子。
(觀看圖片三)
1、可是蟋蟀發現了小青蟲,你覺得蟋蟀喜歡小青蟲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引導幼兒猜想蟋蟀會對小青蟲說什么,小青蟲又會怎么說?(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
3、這時小青蟲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觀看圖片四)師:小青蟲這么傷心,我們來安慰安慰它吧。你會對小青蟲說什么?
(觀看圖片五)聽了小朋友的安慰,小青蟲心里舒服多了,他爬到一棵沒人知道的樹上遠遠的、靜靜的聽著優美的音樂。
(觀看圖片六)聽著聽著,小青蟲做了一件事情,它做了什么?
(觀看圖片七)它把自己藏在繭里面靜靜的聽著音樂,慢慢地睡著了,它還做了一個夢。它會夢到什么呢?之后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觀看圖片八)幼兒說說小青蟲夢見了什么?
(觀看圖片九—圖片十一)引導幼兒觀察小青蟲的變化,并大膽用語言進行表述。
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1、播放音樂,教師完整地把故事說一遍,并問:"說說聽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說說小青蟲是如何把自己變成漂亮的蝴蝶的?
3、丑丑的小青蟲經過了自己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原來美麗是可以創造出來了。所以小朋友們,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不能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
四、延伸活動
讓我們跟著美麗的蝴蝶,聽著優美的音樂,一起到外面去玩玩吧!
教學反思:
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復述故事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在老師的不斷提問下,他們終于還是用自己的.語言將故事復述完了。課上,根據時間及孩子的課堂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互動環節,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及讓幼兒體驗小青蟲夢中揮著翅膀跳舞的感覺這兩個環節省略了。孩子能通過故事的內容理解小青蟲長大了會變成蝴蝶,已經突破的重難點。最后能理解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的道理,我的情感目標達成了。這些過于形式的表演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重要了!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小青蟲對音樂的熱愛及它的夢想,產生同情與關愛之情。
2. 感受故事的優美意境,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故事中內容、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二、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 動物世界》, 角色扮演頭飾,故事掛圖。
三、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做過夢么?都是些怎么樣的夢?
——今天啊,教室里來了一位好朋友(出示小青蟲圖片),它呀做了一個很美的夢,你們來聽聽它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
(二) 傾聽和欣賞故事。
教師讀完一遍故事后提問:
——小青蟲做了一個什么夢?(對,它變成了蝴蝶,然后小朋友們再來仔細聽聽這個故事,看看小青蟲的'夢里還有些什么內容。)
(三) 分段欣賞故事并提問。
1. 第一段(“音樂,總會把小青蟲帶到一個遙遠的夢境里。”)
——小青蟲喜歡干什么?
——聽著音樂,小青蟲感覺怎么樣?
2. 第二段(“她爬到一棵小樹上,誰也沒有發現她。”)
——為什么蟋蟀不愿意讓小青蟲聽他的音樂?
——蟋蟀不讓它聽音樂,那么小青蟲后來是怎么做的?
3. 第三段(至結尾)
——在夢里面小青蟲變成了什么?
——小青蟲醒來以后發生了什么奇妙的事?
——蟋蟀這次有沒有讓小青蟲聽音樂?為什么?
——你們喜不喜歡小青蟲和蟋蟀?為什么?
(四) 在教師的朗讀下,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 動物世界》第1-2頁“小青蟲的夢”畫面,再次熟悉故事內容,幼兒可一起跟讀。
——現在請小朋友翻開老師剛發下來的書的第一頁,邊看書上的圖片,一邊聽老師再講一遍這個故事,也可以跟著老師一起來說一遍這個故事。
(五)角色扮演“假如我是小青蟲”。
教師朗讀故事,讓幼兒將小青蟲的心情和感受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出來。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角色的表情和動作,了解角色的心情,體驗小青蟲遭受冷落和蛻變成功的情緒變化。
2、了解蝴蝶脫變成功后的情緒變化。
3、認讀字詞:小青蟲、蟋蟀、繭、夢、蝴蝶。
活動準備:
大圖書、大字卡、小圖書
流淚的'大青蟲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流淚的小青蟲圖片,引出故事名稱
1、 師:小朋友看它是誰?它怎么了?(同時出示字詞“小青蟲”)
2、老師引導幼兒猜測小青蟲為什么哭,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
是不是小朋友說的這樣?我們來看看大圖書就知道了
二、引導幼兒閱讀大圖書
1、出示第一幅圖,提問:
這是什么時候,小動物們在干什么?(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小青蟲偷偷欣賞音樂的樣子)
2、觀察第二幅圖提問:
小青蟲的表情怎樣?為什么它要嘆氣?云記號是什么意思?
3、翻閱第三幅圖,引導幼兒觀察蟋蟀的神態,引導幼兒想象小青蟲的心情
4、翻閱第四和第五幅圖:引導幼兒想象小青蟲的心情,說說小青蟲去哪里了?它去干什么,啟發幼兒說說有什么好辦法安慰小青蟲。
5、出示第六幅圖:觀察小青蟲在哪里、在干什么?(出示字卡“繭”)
6、翻閱第七幅圖:引導幼兒說說從哪里看出小青蟲睡著了,并猜測小青蟲會做什么夢。(出示字卡“夢”)
7、翻閱第八幅圖:幼兒說說小青蟲夢見了什么
8、翻閱第九致十一幅圖,引導幼兒觀察小青蟲的變化,并大膽用語言進行表述(出示字卡“蝴蝶”)
三、老師帶幼兒進行閱讀故事兩遍
5、當小青蟲醒來之后,發生了什么變化?
6、最后,小青蟲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嗎?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前不久,班中有孩子帶來了可愛的蠶寶寶,因此掀起了一股“養蠶寶寶”樂,每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們會三五成群地都跑去觀看一番,蠶寶寶幾乎每天都會產生變化,慢慢由小變大,現在有的結了繭,有的已經變成了飛蛾,孩子們像發現新大陸般欣喜不已,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在討論“蠶寶寶長大會變成什么?”“是蝴蝶嗎?”“不是,是飛蛾……”。結合孩子們的熱點話題,我預設了此次活動。
《小青蟲的夢》講述的是一條丑小青蟲蛻變成美麗的`蝴蝶的故事,不僅可以讓孩子了解小青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也通過故事中描述的小青蟲從當初偷偷躲在樹上聽歌到如今在音樂會中翩翩起舞的變化,告訴孩子們不應該用相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追求的權利,都能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本次活動共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激趣導入,以小青蟲哭為引子,引發幼兒從聽覺中猜測并關注小青蟲的心情;第二環節作為重難點,在觀察小青蟲的動態 過程中理解角色的心情并體驗其遭受冷落到蛻變成功后的情緒變化;第三環節完整欣賞后共同分享美麗可以慢慢創造的心得體會。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小青蟲的表情和動作,理解角色的心情,體驗小青蟲遭受冷落和蛻變成功后的情緒變化。
2、了解蝴蝶蛻變的過程,知道美麗可以慢慢創造。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疑激趣——從聽覺中猜測并關注小青蟲的心情
1、(播放哭的聲音)草叢里,一條小青蟲在傷心的哭著。
2、請你猜猜小青蟲為什么哭呢?
二、理解故事——觀察小青蟲的動態,理解角色的心情并體驗小青蟲的情緒變化
1、連續觀看前5幅圖片
提問:這是什么時候?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小青蟲在做什么?它可能會說什么?
蟋蟀會對小青蟲怎么說?引導幼兒想象小青蟲的心情。(引導幼兒表演)
我們來安慰安慰小青蟲吧。
2、連續觀看故事到最后
提問:小青蟲在哪里?在干什么?
小青蟲睡著了夢見了什么?
后來發生了什么事?
三、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了解蝴蝶蛻變的過程,體會美麗可以慢慢地創造
小青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
小青蟲變成蝴蝶后蟋蟀還趕它嗎
【大班童話欣賞小青蟲的夢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童話故事《小松鼠的夢》10-04
瞌睡蟲王國-童話作文01-15
螢火蟲童話故事作文07-22
瞌睡蟲童話作文(精選21篇)07-15
童話小故事05-18
童話小故事01-01
睡前童話小故事12-28
小狐貍童話作文02-05
胎教童話小故事03-24
童話小故事大全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