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德蘭海戰歷史戰爭故事
日德蘭海戰亦稱斯卡格拉克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也是海軍歷史上戰列艦大編隊之間的最后一次決戰,從而結束了以戰列艦為主力艦的海戰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國憑借其海軍優勢,對德國實行海上封鎖,迫使德國大洋艦隊不敢貿然出港。戰爭初期的被動態勢,使德國人最初把贏得戰爭勝利的希望寄托在具有傳統軍事實力的陸軍身上,海軍則僅以小兵力開展海上游擊戰,襲擊協約國海上交通運輸船。但是,通過一年的作戰,形勢并未好轉,凡爾登戰役后,德國陸軍陷入持久作戰的困境,企圖在陸上結束戰爭的夢想破滅了。德國最高統帥部不得不改變初衷,把戰略重心轉到海上。為了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保證德國在海上的行動自由,扭轉被動局面,德國統治當局準備在海上尋找機會與英國進行決戰。
1916年1月,德國海軍對大洋艦隊司令部進行了調整,任命舍爾海軍上將為艦隊司令。舍爾一到任,就著手制定對英國艦隊實施主動進攻的作戰計劃,企圖先以少數戰列艦和巡洋艦襲擊英國海岸,誘使部分英國艦隊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艦隊主力進行決戰,徹底消滅英國主力艦隊。為實現這一目的,舍爾集中部分戰艦,用了4個月的時間,執行偷襲和騷擾英國的計劃。5月中旬,舍爾命令希佩爾海軍上將率領5艘戰列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和30艘驅逐艦,組成戰役佯動艦隊,引誘英國艦隊出港。舍爾則親率大洋艦隊主力,由21艘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和31艘驅逐艦組成的重兵集團,隱蔽在佯動艦隊之后50海里處,隨時準備殲擊上鉤之敵。另外,一支由16艘大型潛艇、6艘小型潛艇以及10艘大型“齊柏林”飛艇組成的偵察保障部隊,已預先在英國海域和北海海域展開,嚴密監視英國海軍動向。然而,舍爾怎么也沒想到,他自以為天衣無縫的作戰計劃,早就被英國海軍截獲。這是因為1914年8月,俄國在芬蘭灣口擊沉德國“馬格德堡”輕巡洋艦后,俄國潛水員在德國軍艦殘骸里,意外發現了一份德國海軍的密碼本和旗語手冊,并將其提供給英國海軍統帥部,使英國海軍輕而易舉地破譯了德國海軍的無線電密碼,準確地掌握了德國海軍的行蹤。
英國海軍主力艦隊司令約翰·杰利科上將根據掌握的德國海軍情報,連夜制定出一個與舍爾如出一轍的作戰方案,決定由海軍中將貝蒂率領4艘戰列艦、6艘戰列巡洋艦、14艘輕巡洋艦和27艘驅逐艦作為前衛艦隊,先追擊來襲的希佩爾艦隊,等舍爾率領的主力前出圍殲時,佯敗誘敵。杰利科親率由24艘戰列艦、4艘戰列巡洋艦、20艘巡洋艦和50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主力,隨后跟進,對德國大洋艦隊形成合圍后聚殲該敵。
5月30日夜,貝蒂率領前衛艦隊駛離羅賽思港,這馬上就被德國潛艇發現了。而德國放出的“誘餌”也早在英國海軍的監視之下。雙方都認為敵人已經上鉤,兩支艦隊小心翼翼地相向而行,將軍們緊張地注視著海圖上對方行動的軌跡,一場空前規模的大海戰就在這無聲的航行中拉開了帷幕。5月31日下午,雙方前衛艦隊在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海域遭遇,英主力艦數量兩倍于敵,德國艦隊不敢戀戰,希佩爾按計劃轉向東南,向大洋艦隊的主力狂奔。貝蒂一見到嘴的肥肉要飛,早把預定任務拋到腦后,不顧一切地猛追,致使威力大速度慢的4艘戰列艦掉隊10多海里,犯了被英國歷史學家們稱為“致命的錯誤”,使英國艦隊蒙受巨大損失。15時20分,雙方前衛艦隊成同向異舷機動態勢,由于德艦采用了先進的全艦統一方位射擊系統,火力優于英艦,且此時兵力對比6∶5,英艦隊已無優勢可言。15時48分,雙方在20公里距離上開始對射,12分鐘后貝蒂的旗艦首先中彈。16時5分,英戰列巡洋艦“不屈”號被擊沉。在這緊要關頭,掉隊的4艘戰列艦趕到,巨炮怒吼,彈如雨注。面對英軍強大火力,希佩爾鎮定自如,命令集中火力猛轟英戰列巡洋艦“瑪麗皇后”號,使該艦連中數彈,爆炸后一折兩段,迅速沉沒,全艦1275人僅有9人生還。在短短幾十分鐘內,英艦2沉1傷,損失慘重。當貝蒂發現迎面而來的德軍主力時,才發覺上當,即令整個前衛艦隊北撤。舍爾見狀急令全艦隊追擊,他哪里知道,自己釣上的“魚”,也是他人布下的誘餌。在近3小時的追擊戰中,雙方均無建樹。18時許,英前衛艦隊與主力艦隊會合。舍爾也追了上來,杰利科指揮艦隊成一路縱隊沖向敵艦,切斷了德國大洋艦隊的后路,雙方在落日余輝的映照下展開了激戰。
【日德蘭海戰歷史戰爭故事】相關文章:
釣魚城保衛戰歷史戰爭故事04-24
秦蒙恬攻匈奴之戰歷史戰爭故事04-03
戰爭的故事12-29
英國戰爭故事:諾曼征服戰爭12-06
世界戰爭故事《普奧戰爭》10-13
古代戰爭故事:特洛伊戰爭10-19
外國戰爭故事:希波戰爭08-08
紅白玫瑰戰爭的故事03-07
蘭子獻技寓言故事08-14
關于戰爭的成語故事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