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困而不學成語故事

時間:2024-05-26 19:30:57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困而不學成語故事

困而不學

困而不學成語故事

【注音】kùn ér bù xué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衛(wèi)、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孔子教育弟子:做君子要堅持學習,困而學之就會成為圣賢,困而不學那就沒希望了。重新振奮弟子們的士氣。

【出處】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

【解釋】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用法】作謂語;指遇到困難卻不肯學習

【反義詞】困而學之

【押韻詞】愁腸百結、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堅苦卓絕、卓犖為杰、爬羅剔抉、色藝兩絕、志高行潔、耐人咀嚼、鳳友鸞諧、煦煦孑孑、......

【示例】困而不學,終于不知,斯為下爾。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第七卷

【成語的來源】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qū)別,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個字。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后怕虎",這是常說的習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真金不怕火煉"、"有志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于諺語一類。成語跟習用語、諺語是不一樣的。

【成語的出處】

如"狐假虎威"出于《戰(zhàn)國策·楚策》,"鷸蚌相爭"出于《燕策》,"畫蛇添足"出于《齊策》,"刻舟求劍"出于《呂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韓非子·難勢》,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歸趙"出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出于《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出于《晉書·苻堅載記》,"一箭雙雕"出于《北史·長孫晟傳》,"口蜜腹劍"出于《唐書·李林甫傳》,都是歷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一反三"取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痛心疾首"取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禮"取自《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嘗不分庭抗禮","奴顏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樸子·交際》"以岳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顏婢膝者為曉解當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為數很多。如"憂心忡忡"出自《詩經·召南·草蟲》,"外強中干"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勞"出自《孫子·軍爭》,"水落石出"出自蘇軾《后赤壁賦》,"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韓愈《平淮西碑》。"吳下阿蒙"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鑒》(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困而不學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故事05-15

(優(yōu))經典成語故事10-19

《成語故事》教案11-02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3-04

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04-19

刻舟求劍成語故事04-22

樂不思蜀成語故事04-29

有關成語故事11-20

兒童經典成語故事11-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 |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伊人小蛇婷婷色香综合缴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