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景公求雨的成語故事
景公求雨
【注音】jǐng gōng qiú yǔ
【出處】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解釋】指祈求龍王降雨的迷信活動。比喻統治者體恤民情,順應民意。
【用法】作賓語、定語
齊國天旱已經很長時間,齊景公召集群臣并詢問:“已經很久沒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餓肚子。我命令占卜干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想稍微多征一點賦稅,祭祀山神,可以嗎?”眾臣沒有人回答。晏子站出來說:“我認為不可以。祭祀山神沒有
益處。山神把石頭作為身體,把小草樹木作為頭發,天長時間不下雨,發將要焦黃,身體也會暑熱難當,他難道不想下雨嗎?祭它有什么好處?”景公說:“不能這樣(的話),我將要祭祀河神,可以嗎?”晏子回答:“不可以。河神把水作為國家,把魚鱉作為子民,
天長時間不下雨,泉水將斷流,河川將要干涸,國家將消亡,子民將要死亡了,他難道不想要雨水嗎?祭它有什么好處呢?”
景公求雨的成語故事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齊景公是一位體恤民情,順應民意的明君。國家遇到了天災,齊景公并沒有霸道統天下,而是聚集群臣聽從黎明百姓的意見,解決干旱之災。小朋友有時候遇到困難了,不要一意孤行,多多聽取別人的意見或許就能豁然開朗呢。
【景公求雨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金童求雨記故事(精選10個)04-24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故事05-15
(優)經典成語故事10-19
《成語故事》教案11-02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3-04
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04-19
刻舟求劍成語故事04-22
樂不思蜀成語故事04-29
有關成語故事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