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無長物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成語身無長物的故事
身無長物
【注音】shēn wú cháng wù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對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解釋】指除自身外在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 長物:原指多余的東西,后也指像樣兒的東西。
【用法】作謂語
【近義詞】家徒四壁 別無長物 空空如也 阮囊羞澀
【反義詞】富可敵國
【年代】古代
身無長物的故事
東晉時期,有一個叫王恭的人,做過將軍、刺史等高官,還擔任過太子的老師。但是,他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生活也相當儉樸。
有一次,王恭跟隨父親到了會稽(kuàijī,今浙江紹興),因為那里盛產竹子,所以回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時帶了一領精美的竹席。
回到建康后,一個叫王忱的朋友去看望他。王忱見他坐的那領竹席既舒適又美觀,心里非常喜歡,便對王恭說:你從盛產竹子的地方回來,這樣的好席子一定帶了不少吧?是不是可以送給我一領呢?王恭笑笑,便答應了他。
王忱走了以后,王恭便讓人把竹席給王忱送了過去。因為僅有的一張竹席已經送給了王忱,所以王恭讀書、吃飯只好坐在草墊子上。
王忱知道這個情況以后,十分吃驚,他找到王恭,非常抱歉地對他說:我還以為你有好幾領這樣的席子呢,所以才開口向你要的,沒想到你只有一領。王恭笑了笑,說:看來你還不怎么了解我。我在生活上從來沒有多余的東西。
【成語身無長物的故事】相關文章:
身無長物的成語故事05-16
成語的故事05-17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指鹿為馬的故事11-25
成語學而時習之的故事07-03
成語弄巧成拙的故事07-25
成語門可羅雀的故事12-02
經典成語指鹿為馬的故事06-19
成語雕蟲小技的故事04-12
成語故事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