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智慧的寓言故事精選
導語:有智慧的人一直都是在享受著這個世界,而那些愚鈍的人在摸索著世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于智慧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智慧的寓言故事一
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涌,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洼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里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里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解析: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望洋興嘆字面意思是為因偉大事物抬頭嘆息,引申義為形容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
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這則寓言,意在告訴我們,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騖遠,那種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的想法和做法實在要不得。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關于智慧的寓言故事二
戴晉人對梁惠王說:“您知道有一種名叫蝸牛的小動物嗎?”梁惠王回答:“知道。”晉人又說:“蝸牛的角上有兩個國家,左角上的叫觸國,右角上的叫蠻國。
這兩個國家經常為爭奪地盤而發生戰爭。每次戰爭后,總是尸橫遍野,死亡好幾萬人;取勝的國家追趕敗軍,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來。”
惠王說:“呀!這都是您瞎編的吧!”晉人說:“請允許我來為您證明。您的想象在無廣闊的宇宙中有邊界嗎?”惠王說:“沒有。”晉人說:“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馳聘,而一回到現實中,您能夠到達的地方卻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內。拿現實的有限與想象的無窮相比,豈不是若有若無,微不足道嗎?”惠王說:“你說的對。”
晉人說:“在我們所能夠到達的領域里有一個魏國,魏國遷都大梁后才有梁國,有梁國才有梁王。梁王與蠻氏,有什么不同嗎?”惠王想了想說:“好像沒有什么不同。”魏晉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緒低落,好像丟失了什么。
解析:在大千世界中,我們都是很渺小的。我們在珍惜生命,珍惜我們這個世界。
關于智慧的寓言故事三
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斗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
十天后周宣王又問紀渻子訓好雞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
十天后周宣王又問紀渻子,紀渻子回答說:“還是那么顧看迅疾,意氣強盛。”
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渻子,紀渻子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么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內,別的雞沒有敢于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周宣王高興極了,立即帶著這只雞去斗雞了。
解析:莊子認為,真正有大智慧、有著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應該是藏而不露的,他們的表現也許是愚鈍,笨拙和膽怯的。但是,在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這些人冷靜、沉著,能夠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能力。
莊子通過這則寓言,闡述了道家的辯證思維,即“相反的兩極在某種高度便相互接近轉化”的道理。
【智慧的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寓言故事05-17
經典寓言故事06-24
經典寓言故事02-16
有趣的寓言故事12-10
中國寓言故事12-11
外國寓言故事12-16
小學寓言故事12-24
幼兒寓言故事01-08
經典寓言故事【熱】02-15
學生經典寓言故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