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成語故事:孺子可教
張良是西漢初期著名的謀士。他年輕的時候,曾計劃刺殺秦始皇,刺殺計劃失敗以后,便隱居到下邳(在今江蘇睢寧西北)。有一次,張良在下邳的一座橋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走到張良前面,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去,然后回頭對張良說:“小伙子,到橋下面去幫我把鞋撿上來。”張良毫不猶豫地照辦了。當張良把鞋子撿上來后,老人又對張良說:“給我穿上。”于是張良跪下又把鞋子給他穿上。老人笑著走了。走出老遠,又回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意思是你這個小伙子可以教誨)!五天后一大早到橋上來見我。”
五天后,張良一大清早就去了橋頭,卻看到老人已經在橋上了。老人責備道:“和長者見面,怎么能遲到呢?”老人叫他五天后再來。五天后,雞剛叫張良就到橋上去,可是老人又先到了。老人還是責備張良來遲了,讓他五天后再來。又過了五天,張良不到半夜就去橋上等,他等了好一會兒老人才來。老人可高興了,于是就把一部《太公兵法》贈給他,讓他認真學習。
張良得到兵書后像是得到了寶貝一樣,回到家中日夜研究,苦苦地琢磨,終于成了漢高祖劉邦的開國功臣。
后來人們就用“孺子可教”來贊揚年輕人有培養前途。孺子,小孩子;教,教誨。
【中國成語故事:孺子可教】相關文章:
中國成語故事10-23
中國成語故事12-17
中國經典成語故事05-29
中國成語故事:曲突徙薪08-03
中國成語故事15篇01-31
中國成語故事(15篇)02-25
古代中國成語故事:攀龍附鳳01-26
經典中國古代成語故事06-13
中國成語故事《后生可畏》09-30
中國歷史成語故事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