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Windows
視窗操作系統(Microsoft Windows)是由美國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系列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統稱。它們可以在幾種不同類型的平臺上運行,如個人電腦、服務器和嵌入式系統等,其中Windows在個人電腦領域內應用得最為普遍。在1985年11月,為了回應當時由Macintosh興起的圖形用戶界面(GUI)潮流,微軟公司引入了一種名為“Windows”的操作環境。剛開始的時候Windows僅是附加在MS-DOS上的一種高級應用,而如今Windows是一個獨立的操作系統并且幾乎壟斷了整個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在2004年年國際數據公司(IDC)一次有關未來發展趨勢的會議上,IDC副董事長Avneesh Saxena宣布:Windows擁有終端操作系統大約90%的市場份額。
Windows家族
“Windows”這個詞用于一系列不同的產品,它們可以劃分為一些四個類別:;16位操作環境:這些產品只是提供了一個圖形用戶界面或桌面,還要有一個獨立的操作系統提供必要的服務,例如讀取磁盤服務、顯示器和鍵盤的輸入等等。這個系列的產品包括Windows 1.0(1985年)、Windows 2.0(1987年)以及它的近似產品Windows 286和Windows 386、Windows 3.0和Windows 3.1。它們都不能脫離DOS運行。;混合的16/32位操作環境:這個系列的Windows是16位的Windows的升級版本,仍然需要DOS操作系統才能運行,但是由于和微軟的MS-DOS組件整合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來發售,這樣就不用再單獨購買MS-DOS以運行Windows了。這個系列包括Windows 95(第一版發行于1995年,后來的改進版本發行于1996年和1997年),以及三個版本的Windows 98(1998年、1999年和2000年)。這三個版本最終發展成為Windows ME。但是它作為Windows 98家族的資格并沒有在廣告上出現。;32位操作系統環境:起初是為更高性能的商業市場設計而編寫的獨的32位操作系統。這個系列包括Windows NT 3.1(1992年)、NT 3.5、NT 3.51、NT 4.0、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Windows Vista等。;64位操作系統環境:最新的Windows版本開始采用64位操作系統環境,雖然不管是IntelEM64T還是AMD的x86-64在本質上都是一種32位擴展指令集,兼容英特爾的EM64T擴展指令集和AMD的x86-64指令集(Intel的EM64T其實是其兼容指令集)。這個系列的產品包括Windows XP 64位版,Windows Server 2003 64位版,以及Windows Vista 64位版。IA-64是Intel的安騰處理器使用的完全不同的純64位RISC指令集,在32位兼容模式下性能極為低下而且基本不兼容現有的x86軟件,故和現有桌面平臺所謂的64位指令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Microsoft僅僅有Windows 2000Advanced Server Limited Edition這個限量版的基于IA-64指令集的系統和一個非常罕見的Windows Server 2003 for IA-64版本和Windows XP 64bit 。
Windows的發展史
Windows起源可以追溯到Xerox公司所進行的研發工作。1970年,美國Xerox公司成立了著名的研究機構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從事局域網絡、激光打印機、圖形用戶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縮寫:GUI)和面向對象(Object-Oriented)技術的研究,并于1981年宣布推出世界上第一個商用的GUI系統:Star 8010工作站。但由于種種原因,此技術上的領先并未得到充份的重視,也沒有進一步做商業化的應用。
然而Apple Computer公司的創始人之一Steve Jobs在參觀Xerox公司的PARC研究中心后,認識到了GUI的重要性以及廣闊的市場前景,于是開始著手進行自己的GUI系統研發工作,并于1983年研發成功第一個GUI系統:Lisa。不久,Apple又推出第二個GUI系統:Macintosh,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商用GUI系統。Apple公司在開發Macintosh時,出于市場戰略上的考慮,只開發了能于Apple公司自己的計算機上作運作的GUI系統,但當時,基于Intel x86微處理器芯片的IBM兼容計算機已漸露頭角,因此就給了Microsoft公司所開發的Windows生存空間和市場。Microsoft公司早就意識到建立業界標準的重要性,在1983年春季就宣布開始研究開發Windows,希望它能夠成為基于Intel x86微處理芯片計算機上的標準GUI操作系統。它在1985年和1987年分別推出Windows 1.0版和Windows 2.0版。但是,由于當時硬件和DOS操作系統的限制,這兩個版本并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此后,Microsoft公司對Windows的RAM管理、GUI做了重大改進,使GUI更加美觀并支持虛擬內存。Microsoft于1990年5月份推出Windows 3.0并一炮而紅。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操作系統一面世便在商業上取得驚人的成功:不到6周,Microsoft公司銷出了50萬份Windows 3.0,打破了任何軟件產品的6周銷售記錄,從而一舉奠定了Microsoft在操作系統上的壟斷地位。后來更因此在1994年時被Apple公司控告侵權,展開了著名的“look and feel”訴訟官司。自Windows 95和Windows NT 4.0以來,這個系統最明顯的特征是桌面。微軟設計的桌面大大改變了人機交流的界面,使得更多普通的任務只需要少量的計算機知識就可以勝任了,甚至一些比較復雜的任務。但是Windows界面也使得用戶和計算器的內部工作隔離開來,使得用戶控制和設置計算器變得更加困難(這或多或少是由于現代操作系統功能和復雜性不斷增長以及不斷有大量低水平的計算機人員的增長所帶來的必然)。Windows獲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估計現在有90%的個人計算機使用這個系統。但是用戶也很難選擇其它的操作系統,因為在他們花錢購買計算機的時候他們的計算機已經有了Windows系統,而他們必須刪除了Windows之后纔能安裝別的系統(通常是免費的系統)。因此,無論是它的市場占有率或為了實現保持市場主導位置的活動都是極富爭議性的。Windows Vista和Windows Server 2003是現在最新的Windows版本。Windows Server 2003有四個版本:Windows Server 2003 Web服務器版本(Web Edition)、 Windows Server 2003標準版(Standard Edition)、 Windows Server 2003企業版(EnterpriseEdition)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數據中心版(Datacenter Edition)。Web Edition主要是為網頁服務器(web hosting)設計的,而Datacenter是一個為極高端系統使用的。標準和企業版本則介于兩者中間。今年(2007年)下半年將發布Windows Home SeverWindows CE系統是1996年開始設計的一款專門針對嵌入式系統備設計的操作系統,最開始的時候微軟打算在Windows 98和Windows NT的基礎上修改,但是項目進行不順利,后來經過全新設計產生了Windows CE系列產品其中包括后來的Pocket PC以及Smartphone,嚴格的說Windows CE只是一個操作系統的核心,在這個核心的基礎上發展了針對不通設備的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統。微軟有一系列主動的計劃:.NET,Palladium以及Windows Vista(開發代號Longhorn)操作系統。有人認為.NET和Windows Vista是微軟希望從Windows中轉移開來。有人推想這樣將可能幫助微軟避免遭到像反托拉斯那樣的后果。也可以宣稱微軟的下一代產品將是全新的產品,而不是Windows的后續版本。[-(@_@)-]
為特殊設備設計的版本
為個人數--助理(PDA)設計的Pocket PC。
為移動電話設計的Smartphone和Windows Mobile(最新版本為6.0)。
為筆記本電腦及觸摸式屏幕設計的Tablet PC。
為DEC Alpha、IBM PowerPC和MIPS系統設計的Windows NT。(在2000年后都廢止了)
為掌上電腦設計的Windows CE。
為家庭媒體中心設計的Windows(簡稱[MCE])
為XBox游戲機設計的版本,名為 Dashboard,但實為 Windows 2000修改而成。
Windows面臨的盜版問題
由于沒有考慮第三世界國家地區的實際人均收入而定價,導致產品在當地的價格相對變得非常昂貴(以中國大陸為例,價格相當于中國大陸人均月入的3至4倍),很多用戶都不愿意購買正版的Windows,而是使用盜版。雖然微軟采用了很多技術來預防盜版,包括要求用戶上網“激活”產品,但盜版在這些地區仍然很流行,因為盜版組織能夠破解微軟的反盜版技術。考慮到盜版極低的價格(每張大約50美分左右),微軟推廣正版Windows困難重重,為此推出了Windows正版增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