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植物纖維的最早利用--葛布
葛布是用葛的韌皮作原料,經(jīng)過一系列加工紡織而成的織物。葛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葉子挺大,莖蔓生,開著紫紅色的小花。喜歡生長在氣候溫暖濕潤的山區(qū)。
我國利用葛的歷史非常悠久。還是在舊石器時代的時候,我們的先人便知道挖取葛的根來作食物,并用葛的藤條來捆綁捕獲的獵物。漸漸地,先人們發(fā)現(xiàn),葛的用處并不僅僅限于這些,它還能派更大的用場。
那還是舊石器晚期的日子。有一天,先人們用葛藤提著捕獲的獵物,回到了他們棲息的山洞。出去一天了,大家都很餓。因此,他們顧不得解去葛條,就把獵物投進了瓦罐里,點火煮起來。
香味蒸騰在山洞里,饑餓的人們用樹枝撥拉掉葛藤條,夾起香噴噴的肉,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當他們吃了肉,喝了湯,正準備收拾瓦罐、存儲火種休息時,即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沸水煮過的葛藤,變得是那么的柔軟,并能分離出一縷縷發(fā)白的纖維來。這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他們忘記了疲勞,議論起怎樣利用這新東西來。有人說:“用它搓葛繩不錯,肯定很耐用。”這人的話音剛落,又有人說:“可以用它編網(wǎng)捕鳥。”“這主意挺好。”許多人都表示贊同,說干就干。先人們把平日里扔掉的葛藤又撿了回來,放到瓦罐里煮。然后把分離出來的一縷縷葛纖維搓成了纖細的繩子,又編結(jié)成了大網(wǎng)。這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明讓先人們大大地高興。他們圍著篝火,唱起了快樂的歌,跳起了歡快的舞。一直到天亮,還興猶未盡。
后來,有人受這大網(wǎng)的啟發(fā),把葛纖維用最原始的工具加工成了粗紗線,并編織成片。這就是最初的葛布。葛布的發(fā)明,極大地改變了古人的生活條件。在葛布發(fā)明之前,古人冬天穿獸皮御寒,夏天用樹葉遮體。因樹葉極易破損,常給古人帶來很多麻煩。所以,當原始的葛布被織造出來后,馬上受到人們的青睞。大家紛紛上山采葛藤,回洞煮葛藤取纖維,然后織葛布,做葛衣。說來也怪,這葛衣也特別適宜夏季穿著,它不僅耐穿,還透氣不粘身。就這樣,葛纖維成了我們祖先最早利用來紡織的植物纖維,葛布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第一塊葛布我們恐怕永遠也沒有機會見到了。但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卻于1972年在江蘇吳縣草鞋山新石器遺址中,發(fā)掘出3塊葛布殘片。這是現(xiàn)在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葛布。這3片葛布盡管還很粗糙,但價值卻十分重大。它說明,我們的祖先至少在6000多年前,就已創(chuàng)造了紡織葛布的技術(shù)。
早期利用的葛,都是野生的。商、周之后,人們便注意采集葛種,并不失時機地加以種植。周代還專門設(shè)立“掌葛”的官吏,來專門負責(zé)葛的種植和紡織。一部《詩經(jīng)》,涉及到葛的種植和紡織的,就有四十余處。[-(@_@)-]
西漢以后,由于紡織技術(shù)的大幅度提高,葛布的質(zhì)地更為精良,甚至可以跟絲織品相媲美。
葛布的優(yōu)點毋庸多言,但因為葛藤生長較慢,加工困難,所以,到唐宋 時,在中原地區(qū),葛已被絲、麻所取代。只是在南方的一些山區(qū),還有人采葛織布。明清時代,我國不論北方還是南方,都開始大面積種植棉花,葛布衣便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僅有個別地區(qū)用葛布來制做工藝品。
【植物纖維的最早利用--葛布】相關(guān)文章:
最早的彗星記錄10-11
最早的海陸變遷理論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