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烏鴉和貓頭鷹
寓言故事是一座豐富的文學寶庫,有些寓言故事反映了社會面貌和政治現實,有些寓言故事承載了人們的智慧和教訓,而有些寓言故事本事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引人入勝。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語文迷。
(一)烏鴉和貓頭鷹
有一群烏鴉和一群貓頭鷹結下了怒仇。它們經常互相攻擊、殘害對方。
烏鴉知道貓頭鷹白天眼睛看不見東西,就在天亮時沖進貓頭鷹群中,啄死貓頭鷹,吃它們的肉。
貓頭鷹知道烏鴉一到夜間便什么也看不見,到了晚上,便去啄食烏鴉,開膛破肚,吃它們的肉。就這樣,這兩群鳥,不分晝夜,冤冤相報,無有止境。
一天,烏鴉群中有一只頗聰明的鳥,對眾烏鴉說:“我們和貓頭鷹已結下了深深的怨恨,不能和解。最后,不是我們消滅了它們,就是它們殺光了我們,不可能共同生存。我們該想個辦法來消滅這群貓頭鷹,然后我們才能快樂地生活。否則的話,說不定我們會被它們吃光的。”
眾烏鴉覺得它的話很有道理,可是卻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便問那只聰明的烏鴉說:“你說得很對,但是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我們消滅仇敵呢?”
這只聰明的烏鴉說:“你們大家一起來啄我,拔掉我的羽毛,啄破我的頭,我便有一個辦法,去消滅敵人。”
眾烏鴉聽了,一哄而上。有的啄它的頭,有的拔它的羽毛……一會兒功夫,這只烏鴉便頭破羽落,形容憔悴。
這只烏鴉獨自飛到貓頭鷹的巢穴外面,聲聲悲傷地哀鳴。貓頭鷹聽到烏鴉的叫聲,都從巢穴中出來,它們看到那只可憐的烏鴉,一只貓頭鷹便問道:
“你這是怎么了,頭破血流,羽毛也快掉光了。我們本是仇敵,你為什么到我們這來?你叫得這么凄慘,是不是有話要說?”
烏鴉聲淚俱下,音調悲切地對貓頭鷹說:“我沒法活下去了,烏鴉們都恨透了我,它們一見到我就攻擊我。為了躲避仇人,我只好逃了出來。現在,我無處安身,想來投奔你們。”
那只問話的貓頭鷹看這只烏鴉的樣子實在可憐,便想把它收留下來。其它的貓頭鷹見狀,提醒它說:“烏鴉是我們的仇敵,你怎么能隨便收留它,做幫助仇敵的事呢?你可要小心啊!”
那只貓頭鷹回答說:“它是遇到了困難,才來投奔我們。它現在孤單一身,還能傷害咱們嗎?”
于是,那只貓頭鷹便收留下了這只烏鴉,每天給烏鴉一些剩肉吃。過了一段時間,烏鴉的傷漸漸好了,羽毛也長豐滿了。它每天裝作生活得很高興,但內心卻在悄悄地打著主意。
一天,烏鴉從外面銜來一些干樹枝和一些干草,放在貓頭鷹的巢里。貓頭鷹見了不解地問:“你銜這些干草和樹枝來干什么?”烏鴉回答說:“你對我這么好,我要報答你的恩情。我看你的巢穴里全是冰冷的石頭,冬天就要到了,我銜些草和樹枝來抵御風寒。”
貓頭鷹以為烏鴉真是這樣想的,便沒有說什么。
[-(@_@)-]一天,寒風猛烈地刮著,天下起了大雪,貓頭鷹們全都鉆進了巢穴里,躲避風雪。烏鴉一看機會來了,高興極了。
烏鴉從牧牛人那里銜來火種,點著了貓頭鷹的巢穴,貓頭鷹被燒得在巢穴中亂撞亂沖,可是眼睛看不見東西,怎么也飛不出去。最后全被燒死了。天神們知道了這事,說道:“所有的人都不能輕易相信自己的敵人啊!”
(二)薛譚學唱歌
古時候有個叫薛譚的人喜歡唱歌,他唱的歌很好聽。薛譚在學習唱歌的時候是拜當時唱歌唱得非常好的秦青為老師,向秦青學唱歌。秦青也很耐心地教他,告訴他應該怎樣練音,怎樣唱出節拍,怎樣在唱歌時投入情感等。薛譚學了一段時間后,他唱的歌好聽多了;但是他還沒有把秦青的本領全部學到手便自以為學會了,可以出師了,便向秦青提出要告辭回家。
秦青聽到薛譚不打算繼續學習而要告辭回家的意思后,也不勸阻他,就在薛譚臨行的這天,在郊外的大路旁擺設著酒為他送行。當飲完臨別酒后,秦青自己卻向著他的學生——薛譚打著節拍,自己唱著送別的歌曲。秦青唱著、唱著,他的歌聲慷慨悲壯,在樹林中縈繞,樹木都仿佛被這抑揚動聽、悲壯激昂的歌聲振動了;那歌聲優美動聽、婉轉宏亮,在天空回蕩,連天上的彩云也仿佛是被什么阻住,也不浮動了,好像佇立在天空靜聽著。
聽到秦青為他送行唱的歌一會兒慷慨悲壯,抑揚動聽;一會兒優美宏亮,婉轉悠揚。薛譚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學完秦青老師的全部技術,自己唱的歌遠不及老師唱的好,內心感到非常慚愧。于是薛譚忙向秦青道歉,請求回到老師身邊繼續學習深造。從此以后,薛譚一輩子也不敢再提起回家的事了。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學無止境。要想真正學有所成,就不能只滿足于一知半解,否則便不會有任何成就。
【烏鴉和貓頭鷹】相關文章:
狐貍和烏鴉作文(精選62篇)02-16
香蕉、松鼠和烏鴉童話作文10-10
幸運兔和黑嘴烏鴉06-27
動物寓言故事兔子和烏鴉(精選37篇)07-24
侍神烏鴉04-08
烏鴉兄弟童話寓言11-13
經典童話寶寶:狐貍與烏鴉06-26
愛吹牛的烏鴉作文06-20
七只烏鴉的故事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