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杜鵑下蛋以后
寓言故事是借用一些經典事例來告訴大家深刻的道理,故事簡短但是富含哲理,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兩則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一)杜鵑下蛋以后
杜鵑鳥下了兩個蛋,越看越喜歡。但是,杜鵑鳥最討厭孵蛋,整天蹲在窩里,不吃不喝,多痛苦啊,簡直比蹲監獄還難受。
幾乎與此同時,喜鵲也下了兩個蛋。喜鵲老老實實認認真真蹲下來孵蛋。中途它飛到小溪邊喝了幾口水,回來時嚇了一跳:“哇!明明下了兩個蛋,怎么一下子變成四個了!嗯,大概剛才打了個盹,夢里又下了兩個蛋了!”
貓頭鷹見她一驚一乍的,便提醒道:“喜鵲姐姐,剛才我看到杜鵑的,是不是它把蛋下到你窩里了?”
“笑話,自己的蛋怎么會下到別人的窩里,難道她腦子進水啦?”喜鵲不以為然地反問道。
“上回蟒蛇把蛋下在烏鴉窩里,我好心提醒它,烏鴉根本不信,結果孵出兩條小蟒蛇,可憐烏鴉被他們活活纏死了,所以……”
“放屁!人家孵蛋是喜事,你這貓頭怪鳥盡說些不吉利的話,真晦氣,給我滾遠點!”喜鵲生氣了。
過了許多天,四個孩子都先后出殼了。
喜鵲歡天喜地,忙忙碌碌,飛來飛去找蟲子喂養孩子。
杜鵑的孩子出殼早,長得快,既霸道又殘忍。等喜鵲離巢覓食的時候,狠心將喜鵲的兩個孩子活生生踢出鳥巢。喜鵲歸來時,兩個小家伙惡人先告狀:“媽媽,兩個弟弟怎么也聽不勸阻,硬要站到鳥巢邊沿,一陣大風將他倆刮到地上去了……”喜鵲一聽,大驚失色,飛到地上一看,兩個寶貝兒子全都死翹翹了!從此,喜鵲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剩下的兩個孩子。兩個孩子盡情享受著母愛的溫暖,越長越大,羽翼漸豐,可奇怪的是越長越不像喜鵲了。
貓頭鷹再次提醒道:“喜鵲姐姐,現在總該清醒了吧?你養的是別人的孩子啊!”
喜鵲說“我不是生母,也總管是養母啊!我沒有親子,將來只有靠養子為我養老送終了!”
“別指望杜鵑的孩子為你養老,其實,你的兩個親子就是被它們踢下去摔死的!”
“什么?”喜鵲痛心疾首,“孩子,這是真的嗎?”
“真的又怎么樣!”杜鵑的兩個孩子拍拍屁股飛走了。
喜鵲欲哭無淚,。
貓頭鷹想:一種致命的錯誤會被不同的對象一再重復,我的提醒毫無作用。正因為如此,所以貓頭鷹只好睜只眼閉只眼,不想多說什么了。
[-(@_@)-](二)苛政猛于虎
春秋時期,朝廷政令殘酷,苛捐雜稅名目繁多,老百姓生活極其貧困,有些人沒有辦法,只好舉家逃離,到深山、老林、荒野、沼澤去住,那里雖同樣缺吃少穿,可是“天高皇帝遠”,官府管不著,興許還能活下來。
有一家人逃到泰山腳下,一家三代從早到晚,四處勞碌奔波,總算能勉強生活下來。
這泰山周圍,經常有野獸出沒,這家人總是提心吊膽。一天,這家里的爺爺上山打柴遇上老虎,就再也沒有回來了。這家人十分悲傷,可是又無可奈何。過了一年,這家里的父親上山采藥,又一次命喪虎口。這家人的命運真是悲慘,剩下兒子和母親相依為命。母子倆商量著是不是搬個地方呢?可是思來想去,實在是走投無路,天下烏鴉一般黑,沒有老虎的地方有苛政,同樣沒有活路,這里雖有老虎,但未必天天碰上,只要小心,還能僥幸活下來。于是母子倆依舊只有在這里艱難度日。
又過了一年,兒子進山打獵,又被老虎吃掉,剩下這個母親一天到晚坐在墳墓邊痛哭。
這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經過泰山腳下,看到正在墳墓邊痛哭的這個母親,哭聲是那樣的凄慘。孔子在車上坐不住了,他關切地站起來,讓學生子路上前去打聽,他在一旁仔細傾聽。
子路問:“聽您哭得這樣的悲傷,您一定有十分傷心的事,能說給我們聽聽嗎?”
這個母親邊哭邊回答說:“我們是從別處逃到這里來的,住在這里好多年了。先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去年,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里,如今,我兒子又被老虎吃了,還有什么比這更痛心的事呢?”說完又大哭起來。
孔子在一旁忍不住問道:“那你為什么不離開這個地方呢?”
這個母親忍住哭聲說:“我們無路可走啊。這里雖有老虎,可是沒有殘暴的政令呀,這里有很多人家都和我們一樣是躲避暴政才來的。”
孔子聽后,十分感慨。他對弟子們說:“學生們,你們可要記住:殘暴的政令比吃人的老虎還要兇猛啊!”
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剝削與壓迫,使窮苦人走投無路,他們寧可生活在猛虎威脅的環境中,也不愿生活在暴政的統治下。
【杜鵑下蛋以后】相關文章:
當世界上沒有動物以后的故事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