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也有“黃”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與閱讀。
(一)人也有“黃”
有一條毒蛇因咬死了人,被陰曹地府的官吏抓到,送到判官那里。判官指著毒蛇喝道:“你傷害了一條人命,依照法律該判你重刑!”那條蛇向前爬了幾步,申訴道:“判官,我知道我的確有罪,但是我也有過功勞,我的功勞足以贖我的罪過呀!”
判官問道:“你一條毒蛇,有什么功勞?”
蛇指指自己的身體說:“我身上有蛇黃,蛇黃可以治病,我的蛇黃已治活了好幾個人,你看我不是功大于過么?你不應判我重刑。”
判官四處查訪核實,證明蛇所說的是真話,便對蛇從輕發落了。
一年后,地府官吏又抓捕一頭牛來審判。判官問過抓牛的原因后,斥責牛說:“你依仗個子大,用犄角觸死了人,應該將你處死!”
牛連忙請求說:“判官,我身上有牛黃,牛黃可是寶啊,它能治病,曾經治活了好幾個人,我的功勞難道不能抵償一些罪過嗎?你不能判我死刑啊!”
判官經過調查了解,證明牛所說情況屬實,于是牛也得到了輕罰。
又過了一年多。一天,地獄官帶上一個人來,對判官說:“這個人活著的時候殺過人,可是在人世間他僥幸免死,現在也應該償命了。”
那人一聽,嚇得直發抖,他連聲說道:“判官,我的身上也有‘黃’啊!”“什么?他的身上也有黃?”幾個地獄官七嘴八舌議論開了。這一下,激怒了陰曹地府大小官員,判官大怒,指著這個人責問道:“蛇黃、牛黃都可以入藥,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你是個人,哪有什么黃呢?”
于是判官命左右官員交替著仔細查問,那個人狼狽極了,他無可奈何地說:“實不相瞞,我身上沒別的黃,只是羞愧惶恐而已。”
那個人企圖混水摸魚、,假稱自己像蛇、牛一樣也有“黃”,可是假的畢竟是假的,他的欺騙、狡辯還是掩飾不了事實,在認真仔細的盤查之下,他也終究難混過關。
[-(@_@)-](二)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有個年輕人,在與人爭強斗狠時吃了虧,于是拜師習武,一心雪恥。
初學武,才沒練幾招,年輕人就摩拳擦掌地打算尋仇,但是被師父攔了下來。
“要教訓對方,就給他幾下厲害的,所以等功夫高了再去,三兩下將他撂倒,才有面子啊!”師父說。
年輕人覺得很有道理,便繼續苦練,但是當他的功夫真練成了,卻再也沒有昔日的爭強斗狠。因為他發覺只要自己出手,對方根本不堪一擊,而當人們知道他武藝高強,卻不計早年恩怨時,對他更是尊敬有加,連那曾經欺侮過他的人,也偷偷地跑來請罪。所以他雖不動手,卻早已贏了。
有位著名的學者,小時候從未進過學校,除了少年時赴日,在偶然的機會下,上過一個短期補習班外,完全靠自修成功。
但是當他早期未成名時,不論自我介紹或寫履歷表,總極力掩飾自己未曾進過正式學校這件事,并將日本的短期補習班夸張為正式的學校,強調自己大部分的學問,都是得自那里。
后來他成名了,真才實學獲得世人的肯定,他卻再也不提日本的往事,反而坦白地說,自己根本從未進過正式的學校,甚至連小學都沒念過。因為他知道,人們此時非但不會因為學歷低而輕視他,反而對他的自學有成,加倍尊敬。
中國北方有句俗語,“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意思是真有內容的人,不必彰顯在外面。但不爭的事實是:往往只有有肉的包子,才能不計較褶子;只有具實力的人,才能不計較攻訐。
當我們不能做到“大人不計小人過”和“富而不驕”時,真正的原因,常由于我們不是“大人”也不夠“富”。我們不是缺乏那份修養,而是少了那份實力與具有實力之后的泰然。
【人也有“黃”】相關文章:
想當媽媽的黃母雞作文(通用56篇)01-01
為什么白紙時間長了會變黃02-23
為什么交通信號燈用紅、黃、綠三種顏色04-28
人與動物的故事11-28
人是最壞的動物03-10
人與動物的故事【優秀】07-06
(精)人與動物的故事07-07
鄭人買鞋的故事10-11
人與動物的經典故事10-22
人與動物的感人故事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