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宋史》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時間:2017-07-03 17:47:08 宋史 我要投稿

《宋史》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李祥 陳衍 馮世寧 李繼和 高居簡 程昉 蘇利涉 雷允恭 閻文應  任守忠 童貫(方臘附)    梁師成 楊戩

  李祥,開封人。為入內黃門。資驍銳,善騎射,用材武中選,授涇原儀渭同巡檢。從景思立于河、湟,以功遷內殿崇班,為河州駐泊兵馬都監。從郭逵討交阯,駐富良江,賊兵大至,與涇原將姚兕力戰,敗之。遷皇城使、鎮戎軍沿邊都巡檢使。從劉昌祚征靈武,議功加沂州團練使。或言所部兵失亡多,降簡州刺史,權熙河蘭會路都監,總岷州兵。夏人攻蘭州,祥赴援,保險待變,數日,虜徹圍去。復團練使,進階州防御使。從種誼襲鬼章有功,升兵馬都鈐轄。在熙河二十余年,以宣慶使、內侍押班卒。

  陳衍,開封人。以內侍給事殿庭,累官供備庫使。梁惟簡薦諸宣仁圣烈皇后,主管高韓王宅,領御藥院、內東門司。宣仁山陵,為按行使。俄以左藏庫使、文州刺史出為真定路都監。

  御史來之邵方力詆元祐政事,首言:"衍在垂簾日,怙寵驕肆,交結戚里,進退大臣,力引所私,俾居耳目之地。"張商英亦論:"衍交通宰相,御服為之賜珠;結托詞臣,儲祥為之賜膳。"蓋指呂大防、蘇軾也。衍坐貶,監郴州酒稅務。惟簡以援引,張士良、梁知新以黨附,皆得罪。已又編管白州,徙配朱崖。

  章惇起獄,誣元祐諸老、大臣,云結衍輩以謀廢立。士良嘗與衍同在宣仁后閣,自郴州召之,使實其說。士良至,但言宣仁彌留之際,衍嘗可否二府事及用御寶付外而已。鍛煉無所得,安惇、蔡京乃奏衍疏隔兩宮,斥隨龍內侍十余人于外,以剪除人主腹心羽翼,意在動搖,大逆不道。乃詔處死,令廣西轉運使程節涖其刑。

  馮世寧,字靜之,以入內黃門累遷昭宣使、忠州團練使、入內押班。揚國公主寢疾,哲宗欲夜出問訊,世寧執言不可,帝雖微忤,卒為之改容。再遷景福殿使、明州觀察使。至副都知。崇寧新官名,世寧首知入內內侍省事。禁中夜火,使宿衛士撲滅之,既定,令自他途出,蓋不欲使知宮省曲折也。徽宗賞嘆。進感德軍留后。政和初,以內客省使、彰化軍留后致仕。

  世寧出入禁闥六十年,循謹無過。卒,年六十七,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恭節。

  李繼和,開封人。以父任為內侍黃門。慶歷中,為河北西路承受。保州兵叛,塞城門距守,官軍重圍之,不得入。繼和獨上南關門,密呼所結內應者,諭以禍福。眾言:"俟李昭亮至,即斬關自歸。"已而果然。賊平,遷兩秩。王則反貝州,為城下走馬承受。

  沙苑闕馬,詔秦州置場以券市之,繼和領職不數月,得馬千數,而人不擾。舊制,內侍入仕三十年始得磨勘,至是,乃令以勞進官者無拘于年。

  環州弓箭手歲時給酒,州將不與,眾喧訴,亟闔府門不敢出,繼和步入眾中譬曉之曰:"汝曹為一杯酒,遂喪軀命乎!"眾悟散去。事聞,擢帶御器械。累遷宣慶使、文州團練使、入內副都知,卒。子從善援例求贈官,神宗曰:"此弊事也!繼和無軍功,何必贈?"自是為定制云。

  高居簡,字仲略,世本番禺人。以父任為入內黃門。護作溫成原廟奉神物,以精辦稱,超轉殿頭,領后苑事。坐奉使梓夔路多占驛兵,降高品。歷領龍圖、天章、寶文閣、內東門司,干當御藥院。

  神宗即位,御史張唐英言其資性憸巧,善迎合取容。中丞司馬光亦言其"久處近職,罪惡已多。祖宗舊制,干當御藥院官至內殿崇班以上,即須出外。今陛下獨留四人,中外以此竊議。況居簡頃在先朝,依憑城社,物論切齒。及陛下繼統,乃復先自結納,使寵信之恩過于先帝。愿明治其罪,以解天下之惑"。于是罷為供備庫使。稍遷帶御器械,進內侍押班。以文思使領忠州刺史。卒,贈耀州觀察使。

  居簡聞外廷議論,必以入告,省中目為"高直奏"。仁宗時,嘗使南海,遇廣州火,救者不力,居簡督眾護軍資甲仗二庫,賴以獲全。事聞,詔褒之。

  程昉,開封人。以小黃門積遷西京左藏庫副使。熙寧初,為河北屯田都監。河決棗強,釃二股河導之使東,為鋸牙,下以竹落塞決口。加帶御器械。河決商胡北流,與御河合為一。及二股東流,御河遂淺淀。昉以開浚功,遷宮苑副使。又塞漳河,作浮梁于洺州。兼外都水丞,詔相度興修水利。河決大名第五埽,昉議塞之,因疏塘水溉深州田。又導葫蘆河,自樂壽之東至滄州二百里。塞孟家口,開乾寧軍直河,作橋于真定之中渡。又自衛州王供埽導沙河入御河,以廣運路。累遷達州團練使,制置河北河防水利。

  御史盛陶言:"昉挾第五埽之功,專為己力。假朝廷威福,恐動州縣。所開共城河,頗廢人戶水硙,久無成功。又議開沁河,因察訪官按行,始知不便。漳河、滹沱之役,水占邢、洺、趙、深、祁五州之田,王廣廉、孔嗣宗、錢勰、趙子幾皆嘗論奏其奸欺之狀,則多置撻口,指決河所侵便為淤田。其事權之盛,則舉官廢吏,惟其所欲。悖慢豪橫,則受圣旨者三,受提點刑獄司牒者十二,故有違拒。小人誤當賞擢,驕暴自肆。愿遣官代還,仍行究治。"神宗曰:"王安石以昉知河事,故加任使,令開漳河,用工七百萬,滹沱八九百萬,已議體量矣。"

  始,安石欲興水利,驟用昉,昉挾安石勢而慢韓琦,后安石覺其虛誕,亦疏之。以憂死,贈耀州觀察使。遂罷都大制置河防水利司。

  蘇利涉,字公濟。祖保遷,自廣州以閹人從劉鋹入朝。利涉初為入內內品。慶歷中衛士之變,以護衛有勞,賞激加等。英宗為皇子,利涉給事東宮。及即位,遷東頭供奉官,欲以為穎王府都監,力辭,干當御藥院,遷供備庫使。帝不豫,侍醫藥最勤,言輒流涕。及帝崩,乞與醫官同貶,三上表待罪,不許。

  神宗即位,授達州刺史。歷內侍押班、副都知,轉海州團練使。仙韶院火,營救甚力,賜襲衣、金帶。卒,年六十四,贈奉國軍節度使,謚曰勤僖。

  利涉嘗干當皇城司,循故事,廂卒邏報不皆以聞。后石得一代之,事無巨細悉以奏,往往有緣飛語受禍者,人始以利涉為賢。

  雷允恭,開封人。初為黃門,頗慧黠,稍遷入內殿頭,給事東宮。周懷政偽為天書,允恭豫發其事,懷政死,擢內殿崇班,遷承制。再遷西京作坊使、普州刺史、入內內侍省押班。

  章獻后初臨政,丁謂潛結允恭,凡機密事令傳達禁中,由是允恭勢橫中外。山陵事起,允恭請效力陵上,章獻后曰:"吾慮汝有妄動,恐為汝累也。"乃以為山陵都監。允恭馳至陵下,司天監邢中和為允恭言:"今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孫,類汝州秦王墳。"允恭曰:"何不就?"中和曰:"恐下有石與水爾。"允恭曰:"上無他子,若如秦王墳,何不可?"中和曰:"山陵事重,踏行覆按,動經月日,恐不及七月之期耳。"允恭曰:"第移就上穴,我走馬入見太后言之。"允恭素貴橫,人不敢違,即改穿上穴。入白其事,章獻后曰:"此大事,何輕易如此?"允恭曰:"使先帝宜子孫,何惜不可?"章獻后意不然,曰:"出與山陵使議可否。"時丁謂為山陵使,允恭具道所以,謂唯唯而已。允恭入奏曰:"山陵使亦無異議矣。"既而上穴果有石,石盡水出。允恭竟以是并坐盜金寶賜死,籍其家。中和流沙門島。謂尋竄海上。

  閻文應,開封人。給事掖庭,積遷至入內副都知。仁宗初親政,與宰相呂夷簡謀,以張耆、夏竦、陳堯佐、范雍、趙稹、晏殊、錢惟演皆章獻后所任用,悉罷之。退以語郭后,后曰:"夷簡獨不附太后邪?但多機巧,善應變耳。"由是并夷簡罷。

  夷簡素與文應相結,使為中诇。久之,乃知事由郭后,夷簡遂怨后,及再相,楊、尚二美人方寵,尚美人于仁宗前有語侵后,后不勝忿,批其頰,仁宗自起救之,誤中其頸,仁宗大怒。文應乘隙,遂與謀廢后,且勸以爪痕示執政。夷簡以怨,力主廢事,因奏仁宗出諫官,竟廢后為凈妃,以所居宮名瑤華,皆文應為夷簡內應也。

  郭后既廢,楊、尚二美人益寵專夕,仁宗體為之弊,或累日不進食,中外憂懼。楊太后亟以為言,仁宗未能去。文應早暮入侍,言之不已,仁宗厭其煩,強應曰:"諾。"文應即以氈車載二美人出,二美人涕泣,詞說云云不肯行。文應罵曰:"官婢尚何言?"驅使登車。翌日,以尚氏為女道士,居洞真宮;楊氏別宅安置。既而仁宗復悔廢郭后,有復后之意,文應大懼。會后有小疾,挾太醫診視數日,乃言后暴崩,實文應為之也。

  累至昭宣使、恩州團練使。時諫官劾其罪,請并其子士良出之。以文應領嘉州防御使,為秦州鈐轄,改鄆州,士良罷御藥院,為內殿崇班。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精品 |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观看AV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忘忧草日韩综合一区三级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