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金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

時間:2024-06-26 15:44:51 詩琳 金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金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金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歡迎大家分享。

  ◎衛紹王

  衛紹王諱永濟,小字興勝,更諱允濟,章宗時避顯宗諱,詔改“允”為“永”。世宗第七子,母曰元妃李氏。衛王長身,美髯須,天資儉約,不好華飾,大定十一年,封薛王。是歲,進封禭王。十七年,授世襲猛安。二十五年,加開府義同三司。二十六年,為秘書監。明年,轉刑部尚書。又明年,改殿前都點檢。二十九年,世宗崩,章宗即位,進封潞王。起復,判安武軍節度使。五月,至冀州,以到任表謝,賜詔優答。明昌二年,進封韓王。四年,改判興平軍。五年,改沁南軍。承安二年,改封衛王。三年,改昭義軍。泰和元年,改判彰德府事。五年,改判平陽府。初,章宗誅鄭王永蹈、趙王永中,久,頗悔之。七年,下詔追復舊封,仍賜謚。而永蹈無后,乃以衛王子按陳為鄭王后,賜衛王詔曰:“朕念鄭王自棄天常,以干國憲,藁瘞曠野,忽諸不祀。歷歲既久,深用愴然。親親之情。有懷難置。已詔追復舊爵,改葬如儀。稽考古禮,以卿之子按陳為鄭王后,謹其祭祀,卿其悉之。”已而改武定軍節度使。八年十一月,自武定軍入朝。是時,章宗已感嗽疾,衛王且辭行,而章宗意留之。宗章初年,雅愛諸王,置王傳府尉官以傳導德義。及永中、永蹈之誅,由是疏忌宗室,遂以王傅府尉檢制王家,苛部嚴密,門戶出入皆有籍。而衛王乃永蹈母弟,柔弱鮮智能,故章宗愛之。既無繼嗣,而諸叔兄弟多在,章宗皆不肯立,惟欲立衛王,故于辭行留之。無何,章宗大漸,元妃李氏、黃門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顏匡定策。章宗崩,匡等傳遣詔,立衛王。衛王固讓,乃承詔舉哀,即皇帝位于柩前。明日,群臣朝見于大安殿。詔路府州縣為大行皇帝服七日。

  大安元年正月辛丑,飛星如火。起天市垣,有尾,跡若赤龍。壬戌,改元,大赦。立元妃徒單氏為皇后。

  二月乙丑朔,太白晝見,經天。壬辰,章宗內人范氏損其遣腹,以詔內外。初,章宗遣詔:“內人有娠者兩人,生男則立為儲貳。”至是平章政事仆散端等奏:“承御賈氏當以十一月免乳,今則已出三月。范氏產期合在正月,醫稱胎氣有損,用藥調治,脈息雖和,胎形已失。范氏愿削發為尼!狈饣首恿藶橥酢

  三月甲辰,道陵禮成,大赦。詔曰:“自今于朕名不連續,及昶、詠等字,不須別改。”以平章政事仆散端為右丞相。

  四月庚辰,殺章宗元妃李氏及承御賈氏。以平章政事完顏匡為尚書令。

  五月,高麗賀即位。試宏詞科。

  七月,幸海王莊,臨奠魯國公主。

  八月,萬秋節,宋遣使來賀。

  九月,如大房山,謁奠睿陵、裕陵、道陵。百官表請建儲,不允。

  十月,歲星犯左執法。己卯,詔戒勵風俗。

  十一月,平陽地震,有聲如雷,自西北來。

  十二月,詔平陽地震,人戶三人死者免租稅一年,二人及傷者免一年,貧民死者給葬錢五千,傷者三千。尚書令申王完顏匡薨。右丞相仆散端為左丞相,進封兄郢王永功為譙王,御史大夫張行簡為太保。

  二年正月庚戌朔,日中有流星出,大如盆,其色碧,向西行,漸如車輪,尾長數丈,沒于濁中,至地復起,光散如火。

  二月,客星入紫征垣,光散為赤龍。地大震,有聲如雷。以禮部侍郎耿端義為參知政事。

  四月,!洞蠼饍x禮》。北方有黑氣,如大道,東西亙天。徐、邳州河清五百余里,以告宗廟社稷。

  五月,詔儒臣編《續資治通鑒》。

  六月,大旱。下詔罪已,振貧民闕食者。曲赦西京、太原兩路雜犯,死罪減一等,徒以下免。丙寅,地震。

  七月,地震。

  八月,地震。乙丑,立子胙王從恪為皇太子。萬秋節,宋遣使來賀。獵于近郊。夏人侵葭州。

  九月,地大震。乙未,詔求直言,招勇敢,撫流亡。庚子,遣使慰撫宣德行省軍士。丙午,京師戒嚴。上日出巡撫,百官請視朝,不允。辛亥,宣德行省罷。癸丑,詔撫諭中都、西京、清、滄被兵民戶。

  十一月,獵于近郊。中都大悲閣東渠內火自出,逾旬乃滅。閣南殺竿下石罅中火自出,人近之即滅,俄復出,如是者復旬日。中都火焮民居。

  十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是歲大饑。禁百姓不得傳說邊事。

  三年正月乙酉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熒惑入氐中。

  二月,熒惑犯房宿。有大風從北來,發屋折木,通玄門重關折,東華門重關折。

  閏月,熒惑犯鍵閉星。

  三月,大悲閣災,延及民居。有黑氣起北方,廣長若大堤,內有三白氣貫之,如龍虎狀。括民間馬,令職官出馬有差。

  四月,我大元太祖法天啟運驛武皇帝來征。遣西北路招討使粘合合打乞和。平章政事獨吉千家奴,參知政事胡沙行省事備邊。西京留守紇石烈胡沙虎行樞密院事。參知事奧屯忠孝為尚書右丞。戶部尚書梁〈王堂〉為參知政事。六月壬寅,更定軍前賞罰格。

  八月,詔獎諭行省官,慰撫軍士。千家奴、胡沙自撫州退軍,駐于宣平。河南大名路軍逃歸,下詔招撫之。

  九月,千家奴、胡沙敗績于會河堡,居庸關失守。禁男子不得輒出中都城門。大元前軍至中至都,中都戒嚴。參知政事梁〈王堂〉鎮撫京城。

  十月,每夜初更正,東、西北天明如月初出,經月乃滅。熒惑犯壘壁陣。上京留守徒單鎰遣同知烏古孫兀屯將兵二萬衛中都。泰州刺史術虎高琪屯通玄門外。上巡撫諸軍。罷宣德行省。

  十一月,殺河南陳言人郝贊。以上京留守徒單鎰為右丞相。簽中都在城軍。紇石烈胡沙虎棄西京,走還京師,即以為右副元帥,權尚書左丞。是時,德興府、弘州、昌平、懷來、縉山、豐潤、密云、撫寧、集寧,東過平、灤,南至清、滄,由臨潢過遼河,西南至忻、代,皆歸大元。初,徒單鎰請徒桓、昌、撫百姓入內地。上信梁〈王堂〉議,以責鎰曰:“是自蹙境土也!奔按笤讯ㄈ,上悔之。至是,鎰復請置行省事于東京,備不虞。上不悅曰:“無故遣大臣,動搖人心!蔽磶祝瑬|京不守,上乃大悔。右副元帥胡沙虎請兵二萬屯宣德,詔與三千人屯媯川。平章政事千家奴、參知政事胡沙坐覆全軍,千家奴除名,胡沙責授咸平路兵馬總管。萬戶亻瓜頭屯古北口。

  十二月,簽陜西兩路漢軍五千人赴中都。太保張行簡、左丞相仆散端宿禁中議軍事。左丞相仆散端罷。

  崇慶元年正月己酉朔,改元,赦。宋、夏遣使來賀。右副元帥胡沙虎請退軍屯南口,詔數其罪,免之。三月,大旱,遺使冊李遵頊為夏國王。以御史大夫福興為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孟鑄為御史大夫。夏人犯葭州,延安路兵馬總管完顏奴婢稟之。五月,簽陜西勇敢軍二萬人,射糧軍一萬人,赴中都。括陜西馬。安武軍度使致仕賈鉉起復參知政事。參知政事福典為尚書左丞。詔賣空名敕牒。河東、陜西大饑,斗米錢數千,流莩滿野。以南京留守仆散端為河南、陜西安撫使,提控軍馬。

  七月,有風自東來,吹帛一段,高數十丈,飛動如龍形,墜于拱辰門。

  八月,萬秋節,以兵事不設宴。

  十月,曲赦西京、遼東、北京。

  十一月,賑河東南路、南京路、陜西東路、山東西路、衛州旱災。

  十二月,夏國王李遵頊謝封冊。

  至寧元年正月,賑河東陜西饑。

  二月,詔撫諭遼東。知大名府事烏古論誼謀不軌,伏誅。

  三月,太陰、太白與日并見,相去尺余。

  五月,改元。詔諭咸平路契丹部人之嘯聚者。起胡沙虎復為右副元帥,領武衛軍三千人屯通玄門外。陜西大旱。

  六月,夏人犯保安州,殺刺史,犯慶陽府,殺同知府事。以戶部尚書胥鼎、刑部尚書王維翰為參知政事。

  八月,尚書左丞完顏元奴將兵備邊。詔軍官、軍士賜賚有差。大霧,晝晦。治中福海別將兵屯城北。辛卯,胡沙虎矯詔以誅反者,招福海執而殺之,奪其兵。壬辰,自通玄門入,殺知大興府徒單南平、刑部會郎徒單沒拈于廣陽門西。福海男符寶鄯陽、都統石古乃率眾拒戰,死之。胡沙虎叩東華門,遣人呼守直親軍百戶冬兒、五十戶蒲察六斤,不應。許以世襲猛安三品官職,亦不應。都點檢徒單渭河縋而出,護衛斜烈掊鎖啟門,胡沙虎以兵入宮,盡遂衛士,代以其黨,自稱監國都元帥。癸巳,逼上出宮。以素車載至故邸,以武衛軍二百人錮守之。尚宮左夫人鄭氏為內職,掌寶璽,聞難,端居璽所待變。胡沙虎遣黃門入收璽,鄭曰:“璽,天子所用,胡沙虎人臣,取將何為?”黃門曰:“今天時大變,主上猶且不保,況璽乎?御侍當思自脫計!编崊柭暳R曰:“若輩宮中近侍,恩遇尤隆,君難不以死報之,反為逆豎奪璽耶!我死可必,璽必不與!彼祛坎徽Z。黃門出,胡沙虎卒取“宣命之寶”,偽除其黨丑奴為德州防御使、烏古論奪剌順天軍節度使、提控宿直將軍徒單金壽永定軍節度使,及其余黨凡數十人,皆遷宮。遂使宦者李思中害上于邸。誘奉御和尚作書急召其父左丞元奴議事,元奴以軍來,并其子皆殺之。

  九月甲辰,宣宗即位。丁未,詣邸臨奠,伏哭盡哀。敕以禮改葬。胡沙虎請廢為庶人,詔百官議于朝堂,議者三百余人。太子少傅奧屯忠孝、侍讀學士蒲察思忠請從廢黜,戶部尚書武都、拾遣田庭芳等三十人請降為王侯。太子太保張行簡請用漢昌邑王、晉海西公故事,侍郎史完顏訛出等十人請降復王封。胡沙虎固執前議,宣宗不得已,乃降封東?ず睢U蜒┑懒暝钍、承御賈氏。

  十月辛亥,元帥右監軍術虎高琪殺胡沙虎于其第。胡沙虎者,紇石烈執中也。宣宗乃下詔削其官爵。贈石古乃順州刺史,鄯陽順天軍節度副使,凡從二人拒戰者,千戶賞錢五百貫,謀克三百貫,蒲輦散軍二百貫,各遷官兩階,戰沒者贈賞付其家。冬兒加龍虎衛上將軍,再遷宿進將軍。蒲察六斤加定遠大將軍、武衛軍鈐轄。石古乃子尚幼,給俸八貫石,敕有司,俟其年十五以聞。貞祐四年,詔追復衛王謚曰紹。

  贊曰:衛紹王政亂于內,兵敗于外,其滅亡已有征矣。身弒國蹙,記注亡失,南遷后不復紀載;食薪y三年,翰林學士承旨王鶚有志論著,求大安、崇慶事不可得,采摭當時詔令,故金部令史竇祥年八十九,耳目聰明,能記憶舊事,從之得二十余條。司天提點張正之寫災異十六條,張承旨家手本載舊事五條,金禮部尚書楊云翼日錄四十條,陳老日錄三十條,藏在史館。條件雖多,重復者三之二。惟所載李妃、完顏匡定策,獨吉千家奴兵敗,紇石烈執中作難,及日食、星變、地震、氛昆,不相背盭。今校其重出,刪其繁雜。《章宗實錄》詳其前事,《宜宗實錄》詳其后事。又于金掌奏目女官大明居士王氏所紀,得資明夫人援璽一事,附著于篇,亦可以存其梗概云爾。

  創作背景

  歷史背景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女真的遠祖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肅慎。唐代時稱靺鞨。五代時,契丹稱黑水靺鞨為女真。女真從始祖函普到烏雅束八代,尚無文字,那時自然談不上史事的記載。到阿骨打建立金國以后,最初也無文字。阿骨打的侄兒、金大將完顏宗翰喜好訪問女真老人,多得先人遺事。后來,女真統治者逐步吸取漢族文化,設立國史院,置監修國史等史官,開始編撰史書。

  金太宗天會六年(1128年),令完顏勖與耶律廸延掌國史。完顏勖等就把宗翰了解到的從始祖以下十帝的事,綜合為三卷。

  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年),完顏勖等又進《太祖實錄》二十卷。金世宗時,修《睿宗實錄》。世宗讓修史的人拿著修好的《睿宗實錄》去請教老臣彀英,彀英為之更正了不少錯誤。所以金代的“實錄”是比較詳實的,從世祖函普起,到哀宗守緒,共十九代,大致都有記載。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追述的,不盡可靠,但都是金朝人追述的,比后世人的追述要真實些。

  金亡以后,“實錄”均存于順天的張萬戶(張柔)家。張曾任金經略使,后來投降蒙古,并為前驅,1233年,參加攻金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之役。城破后,張柔“于金帛一無所取,獨入史館,取《金實錄》并秘府圖書”。

  至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張柔把《金實錄》獻給朝廷。元世祖的謀士劉秉忠、王鶚等都曾先后請修《金史》。

  元英宗時,又修過一次《金史》。有了上述編撰的基礎,到元順帝時,自然有了豐富的史料,也能很快成書。在這之前,金末文人元好問(裕之)曾想利用金實錄撰修金史,未能實現。但所傳中州集及壬辰雜編,保存了不少他蒐集的金史史料,這兩部書也為修撰金史之所本。又,金末文人劉祁(京叔),目睹金的亡國,他從汴京輾轉兩千余里,回到故鄉渾源以后,寫了《歸潛志》一書,記載了作者所熟悉的人和事,對了解金末文人及社會情況有極大參考價值。

  故元史館的臣僚說:“劉京叔歸潛志與元欲之壬辰雜編二書,雖微有異同,而金末喪亂之事猶有足徵者焉!保ń鹗肪硪灰晃逋觐伵陚鳎┻@些都為修金史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所以在元人修的三史之中,金史要算是較好的一部。與遼相比,金代修史制度要完善得多。有記注院,掌修起居注;秘書監設有著作局,掌修日歷;還有國史院,掌修實錄和國史。其實錄編修最為完備,太祖以下除衛紹王、金哀宗之外,均有實錄;除此之外,還有記載金朝先世的《先朝實錄》3卷;生前未稱帝,死后追加尊號的世宗生父睿宗、章宗生父顯宗也都有實錄;此外還修有國史,包括皇帝本紀及功臣列傳;金宣宗時,因害怕蒙古軍的再次進犯,金由中都(今北京)遷往開封,這些歷史文獻也隨之攜至汴京。

  汴京被蒙古軍攻克之后,當時依附于蒙古,并參與了攻汴戰斗的張柔頗具遠見,在其他蒙軍將士爭搶金帛財寶時,他卻來到金史館,將金朝實錄及其他秘府圖書運回了家中。這些圖書文獻在中統二年(1261年)被獻之于朝廷。

  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蒙宋聯軍攻克蔡州,金朝滅亡。元朝建立后,金朝遺老王鄂不但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了修遼、金二史的建議,而且開始著手搜集、整理金代的歷史資料。衛紹王朝沒有實錄,書中衛紹王本紀的材料都是中統三年王鄂收集的;金朝遷蔡州之后,史書記載中斷,也是因為王鄂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著有《汝南遺事》4卷,才得以將這一段亡國的歷史始末記載下來。因而金代歷史文獻保存得比遼朝多而且完整,加上金朝其他文人也注意搜集金代史實,如金末文人劉祁著《歸潛志》、詩人元好問著《壬辰雜編》(今已佚)等也保存了不少金代史實。

  可見元末修《金史》,既有實錄、國史為根據,又有王鄂等人的搜集、補綴,還有劉祁、元好問等人的著作可直接資以參證,其所依據與《遼史》纂修時所據要豐富多了。加上這些資料又已經過不少人的加工整理,使編纂者易于著手,這與《宋史》撰寫時面對一堆數量龐大、毫無整理的原始材料又不一樣。于是《金史》比遼、宋二史高出一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編輯過程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議修于元世祖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別議論過修史的事,都因義例難定未付諸實行,直到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決定“各與正統”,《遼》《金》《宋》三史分別撰修。

  《金史》具體參加修募的有沙刺班、王理、伯顏、趙時敏、費著、商企翁,鐵木爾塔識、張起巖、歐陽玄、王沂、楊宗瑞等人,其中歐陽玄的貢獻最為突出,他制訂了《金史》撰修的發凡舉例,書中的論、贊、表、奏都由他來完成,表現出了他的杰出史才。

  《金史》編募始于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到次年十一月成書。初由丞相脫脫任都總裁官,到修成時脫脫已罷相,由新相阿魯圖奏上。在不到兩年時間里,修成這樣一部巨著,這首先是由于金代史料保存較為完備,有很好的文獻基礎。其次,元世祖時,劉秉忠、王鄂已先后請求修《金史》,仁宗時,袁桶請求征集金代史料,英宗時,虞集又請修《金史》。有了這幾次修撰基礎,順帝時成書就比較容易了。元修《金史》資料來源極為豐富,首先,金代官修的實錄比較完備。從太祖阿骨打以下至宣宗諸帝基本都有實錄,此外還有大量起居注、國史,包括歷代皇帝本紀和功臣列傳等。其次,有關金代歷史、文化的大量著述當時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如宇文懋昭《大金國志》40卷,楊廷秀《金四朝圣訓》,史公奕《大定遺訓》,楊云翼《大金禮儀》,張暐《大金集禮》40卷,《大金吊伐錄》等等。尤其是元好問的《壬辰雜編》(已失)和劉祁的《歸潛志》保留了大量金代的史料,不少被《金史》所采納。

【《金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相關文章:

《元史》卷三十三 本紀第三十三08-28

《遼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05-07

《明史》卷十九本紀08-28

《新五代史》 卷四,唐本紀第四08-10

《遼史》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05-08

《管子》八觀第十三10-12

《金史》卷七十列傳第八06-26

《舊五代史》 卷九十八(晉書) 列傳十三05-24

第十三只貓咪750字作文09-17

第十三章-珀羅普斯09-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出系列中文字幕在线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动漫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