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故事通常指舊事、舊業、先例、典故等涵義。在文學領域,故事是一種文學體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961年8月22日 (農歷瓜月初九),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后周政權后,有鑒于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武將拔扈,不利于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后的第六個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后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么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問,他便說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趙普的話還沒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于是一個重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計劃就這樣醞釀出來,并逐步付諸實施了。
在北宋中央集權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權,也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范浚在《五代論》中指出:“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這些話揭示了唐末五代以來,在政治局面變換中,兵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從小軍官到殿前都點檢,又從殿前都點檢躍上皇帝寶座的趙匡胤,十分懂得軍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滅亡的教訓,加強了對禁軍的控制。
建隆二年太祖鑒于當時已控制局勢,就著手陸續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罷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罷為成德節度使。因為殿前都點檢是宋太祖黃袍加身前擔任過的職務,從此不再設置。由石守信接替韓令坤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
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并不介意,趙普就向他數次進言說:“臣也不擔心他們會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們的部下貪圖富貴,萬一有作孽之人擁戴他們,他們能夠自主嗎”?這些話實際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記住陳橋兵變的事件,避免類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采取措施要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
公元961年8月22日(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
“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艱難了,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石守信等人驚駭地忙問其故,宋太祖繼續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宋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話,軟中帶硬,使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鍋,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宋太祖緩緩說道:
“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后代免于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的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已把話講得很明白,再無回旋余地,當時宋太祖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讓他們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度使,并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后,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禁軍領兵權析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以后宋太祖還兌現了與禁軍高級將領聯姻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后來又把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張令鐸的女兒則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成語
讀音
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成語釋義】
釋: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
【成語出處】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結構】
緊縮式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
【產生年代】
近代成語
成語例句
張大振《國學大講堂·談一談王熙鳳》:“怕他們再反他,于是就演出了一場杯酒釋兵權的把戲,從而穩固了自己的統治。”
英語釋義
remove from military position by means of cups of wine
網絡英語釋義
1. Relieving the Generals of Their Commands at a Feast
百科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此次事件史稱“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宋太祖親自出征,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
為了這件事,宋太祖心里總不大踏實。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換了五個朝代,沒完沒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這到底是什么道理?
趙普說:道理很簡單。國家混亂,毛病就出在藩鎮權力太大。如果把兵權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了。
宋太祖連連點頭,贊賞趙普說得好。
后來,趙普又對宋太祖說: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兩人,兵權太大,還是把他們調離禁軍為好。
宋太祖說:你放心,這兩人是我的老朋友,不會反對我。
趙普說:我并不擔心他們叛變。但是據我看,這兩個人沒有統帥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將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鬧起事來,只怕他們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額角說:虧得你提醒一下。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里舉行宴會,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喝酒。
酒過幾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監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請大家干了杯,說:我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
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問這是什么緣故。宋太祖說: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石守信等聽出話音來了。大家著了慌,跪在地上說:陛下為什么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搖搖頭說:對你們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干,能行嗎?
石守信等聽到這里,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著眼淚說: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指引一條出路。
宋太祖說:我替你們著想,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閑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為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相關文章: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07-05
杯酒釋兵權的經典故事06-08
成語杯酒釋兵權的故事10-10
杯酒釋兵權成語故事08-21
杯酒釋兵權08-14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10-08
為什么宋太祖要杯酒釋兵權07-02
不是故事的故事(精選35則)09-14
小魚的故事睡前故事06-27
春天的故事睡前故事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