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人穿衣有什么講究

時間:2024-05-27 19:12:12 煒亮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人穿衣有什么講究

  中國古代男女服飾合集中國古代男女服飾合集 商周的服飾以“上衣下裳,束發右衽”為主要特征。 上穿衣,下穿裙,裳即是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人穿衣有什么講究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穿衣有什么講究

  衣服是人的外在修飾,衣冠整齊,干凈得體,是我們應有的修養,也能展現一個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在中國古代,衣冠的意義尤其重要。我們常說中國是“禮義之邦”,而“禮義”的外在表現,最直接的就是衣冠,所以我們又說“衣冠禮義”、“衣冠文物”,等等。可見“衣冠”是和禮儀道德緊密相關的。

  “衣冠”和“禮義”有什么聯系呢?“衣冠”又為什么對于“禮義”如此重要?《周易》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就是說,黃帝、堯、舜這樣的古代圣明君王,只是把衣裳穿得很得體,就這樣把天下治理好了。古代的“衣裳”和我們所說的“衣裳”不是一回事,而是“衣”與“裳”兩部分,上衣稱作“衣”,下衣稱作“裳”,上衣下裳,就好像天在上、地在下一樣。這是教導民眾要各守本分,把自己的分內事做好,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整個國家就會安定和諧了。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衣冠也非常重要。人之為人,和禽獸不同,就在于人懂得禮義道德,而禮義的開始,就是形體要端正,態度要恭謹,說話要和順。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報效國家。而這一切的開始,就是衣服要整潔得體。如果不能做到穿衣得體,剩下的就都成了空話。所以《禮記》的《冠義》中說:“故冠而后服備,服備而后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就是說,只有衣冠得體規范之后,才能做到形體端正、態度恭謹、說話和順。

  那么,古代的衣冠服飾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先從兩千多年前的周朝說起。周朝有個“冠禮”,就是所謂的成年禮。男子到了二十歲,就要舉行這個“冠禮”的儀式,也稱為“加冠”。加冠之后,就表示此人已經成年,要有成人的德行,履行成人的義務。這種儀式持續了兩千多年,貫穿整個皇權時代。加冠儀式主要就是給男子換上成人的衣服。我們就從加冠儀式來看看古代的服飾制度:

  冠禮有三個主要環節,第一就是“初加”,即第一次加冠。賓客為即將成年的男子戴上“緇布冠”,也就是黑布做成的帽子,外形有點像現在的草帽。然后男子起身回房,穿上“玄端”、“爵韠”,也就是黑色的衣服和系在腰上、障在膝前的裝飾。所謂“玄端”,是上衣下裳分開的,上衣前面開口相連的部分稱為“衽”,右邊的衽掩上左邊的衽,就是“右衽”,中華的衣服一般都是右衽的。領子稱為“襟”,袖子是“袂”,袖口是“祛”。下裳類似現在的裙子,不過分為前后兩片,這樣方便行走。

  第二是“再加”,即第二次加冠。賓客為男子帶上“皮弁”,是鹿皮做成的帽子,有些像現在的瓜皮帽。然后男子起身回房,再換一套新的玄端、爵韠。第三是“三加”,即第三次加冠。賓客為男子戴上“爵弁”,模樣和皮弁相似,只不過是用紅里泛黑的皮革做成的。然后男子起身回房,換上一套“纁裳”、“靺鞈”,就是有些泛紅的下裳和皮革做成的障膝。

  魯荒王墓出土皮弁

  上面說的冠禮,是通行于當時低級貴族“士”這一等級的禮儀,其中三套衣服,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場合。“初加”緇布冠的衣服,是士的日常穿著;“再加”皮弁服,是士到都城朝拜國君時穿的衣服;“三加”爵弁服,是士輔助國君祭祀時穿的衣服。

  當然,古代的衣服不止這三種。一套衣服中最重要的就是帽子,如果我們用帽子來區分各種衣服的話,有冕服、弁服、冠服三種。天子、諸侯有“冕服”,所謂“冕”,就是天子諸侯的帽子,有些像瓜皮帽上加一塊木板,板的前后垂下很多串玉珠子。冕服又分為好多種,情況比較復雜。接下來就是“弁服”,除了前面提到的“皮弁服”、“爵弁服”,還有一種“韋弁服”。再往下就是“冠服”,包括“玄端”和“朝服”。

  說完了男性的衣服,可以再說說女性的。與男性的上衣下裳不同,女式衣服是上下相連的。《詩經》中有不少描寫衣服的詩句,比如《碩人》中的“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所謂“褧衣”,就是女子罩在外面的單衣。《出其東門》這一首有“縞衣綦巾,聊樂我員”,“縞衣”就是白色絲絹做成的上衣,“綦巾”是淺綠色的圍裙,這都是當時未出嫁的女孩子所穿的衣服。

  《詩經》中還寫到了男子的衣服。比如《子衿》里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就是衣領,有青色衣領的衣服,是當時學生所穿的。下面“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是說學生身上有青色的佩帶。《蜉蝣》這一首里說“衣裳楚楚”、“采采衣服”、“麻衣如雪”,所謂“衣裳”,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上衣和下裳。“麻衣”是用麻布做成的上衣,因為麻布是白色的,所以說“麻衣如雪”。

  古人穿衣

  古人穿衣風格和習慣與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和文化背景緊密相關。以下是一些關鍵點的總結:12

  唐代穿衣風格: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開放的時期,女性服飾變得寬松,上衣變窄袖,胸口和脖子大部分露出。紗衣成為流行的夏季服飾,輕盈透氣,適合炎熱的天氣。

  夏季服飾:

  古代人在炎熱的夏季會選擇輕薄的衣物,如葛衣、紗衣和竹衣。這些材質的衣服透氣且清涼,有助于散熱和防汗。

  內衣的發展:

  內衣在古代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到唐宋時期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的服裝類別。女性內衣的設計注重裝飾和實用性,如肚兜上的刺繡可能包含求子、求財等寓意。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

  春秋戰國時期,上層社會人士不論男女,都佩戴玉飾,顯示出尊卑有度的社會結構。同時,這一時期的衣服款式豐富多樣,如深衣和胡服。

  秦漢時期的服飾:

  秦漢時期,服飾面料和工藝有所發展,深衣成為主流。男性通常穿著寬松的長袍,女性則可能穿著較為貼身的服裝。秦代服色尚黑,漢代則有輿服制度。

  不同場合的著裝:

  古代中國人根據不同的社交場合選擇合適的服裝,如皇帝朝會、祭祀等場合有不同的著裝要求。民間祭祀、會客等也有特定的服裝規定。

  四季分明的穿衣方式:

  根據《唐六典·尚書戶部》的記錄,唐代公務員有明確的四季著裝標準,包括外罩的袍衫、內穿的汗衫、下身的袴裈等。夏季外衣只有單衫,內穿打底的汗衫。

【古人穿衣有什么講究】相關文章:

古代墓葬風水有什么講究09-14

古代的作揖打拱跪拜有什么講究09-15

古人送別的古詩有哪些12-21

古人品茶有六境06-13

感冒吃藥有講究 閱讀訓練09-17

中班健康活動方案當眾咳嗽有講究03-17

古人的造句09-22

懷古人06-13

懷古人06-13

古人的詩句05-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自拍 | 最新亚洲第一AV在线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区 | 伊人天堂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