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會敬稱別人為“足下”
導語:古代對于講話對話一般使用敬稱,如“足下”,那么“足下”一詞又是如何出現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足下”是個表示尊敬的詞,古人寫信和與人交談時常常用到。關于“足下”這個詞的由來有一個典故,見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十: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終于回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即位后,他要封賞有功之臣。當年逃亡時,因為沒有糧食吃,大臣介之推曾經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讓他吃,立下了大功,理應在封賞范圍之內。但介之推為人一貫耿直、仗義,他不愿接受封賞,就帶著老母藏到綿山中。晉文公去綿山找不到他,就下令放火燒山,想用這種辦法逼他出來。沒想到介之推還是不肯出來,最后抱著大樹被燒死了。晉文公看到這悲慘的一幕,既后悔又悲傷。無奈,他只好叫人用被燒的這棵大樹制成了一雙木鞋,說:“悲乎,足下!”“足下”一詞便由此而來。因為介之推是晉文公所尊重的.人,所以“足下”一詞逐漸演變成對表示敬重的人的稱呼。后來,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還將介之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這一天吃冷食,不準動煙火。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為什會敬稱別人為“足下”】相關文章:
為什會孕婦夢見自己在哭10-23
為什夢見腳趾受傷06-05
盤點古代對他人的敬稱大全04-15
我們為什要寫命題作文01-17
以別秋為題的散文04-11
媽媽為什嗎不要我玩電腦06-21
堅守足下的土地02-29
足下的英文及造句10-05
什的組詞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