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渣是什么意思
“立秋之日涼風至”,熬過了漫長的炎炎夏日,人們有了食欲,所以立秋的民俗多與吃有關,尤其是吃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立秋吃渣是什么意思1
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今年立秋時間8月7日09:52:58
立秋由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以后,秋后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據《禮記月令》記載,每到立秋,周天子會親自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等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將開始操練士兵,以保家衛國。
而自唐宋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清朝,民間還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和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的話就叫“苦夏”。
紅燒肉、爆肚馮,解饞還養生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素有“貼秋膘”的習俗。伏天人們胃口差,不少人都會瘦一些(兆小維除外),但如果你瘦了,在立秋一定要吃肉補回來喲~在此,請接收兆小維羨慕的小眼神。
“貼秋膘”最早來源于周朝《禮記》的記載,但真正成為北京習俗則始于金朝的海陵王。海陵王占領北京之后吃到了新鮮的燉肉、醬肉,對于女真族的他來說,非常新鮮。在決定建都北京之后,他西建金陵,東通運河,中建金中都,但大量的徭役使得老百姓怨聲載道。于是,在立秋當天,海陵王仿效周朝天子,往西郊迎秋,迎秋之后大犒三軍。正好那年是乙亥年,也就是豬年,海陵王就用豬肉犒賞三軍。自此,在北京,立秋“貼秋膘”的民俗一直延續下來了。
這個習俗在北方尤其盛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在這天吃燉肉別提多講究了。立秋時多燉肉、燒魚、燉雞鴨,其肉多烹制成紅燒肉、白切肉或自制醬肘子肉,也有這天吃肉或螃蟹肉餡或瓜餡餃子的。
家里的主婦要到市場上買一大塊非常新鮮的豬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凈。在爐子上坐好了鍋,里面除了切成方塊的肉和水以外,還要放上蔥、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醬、鹽等,用文火燉。
在這里面的料包可不簡單,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葉、木香、涼姜、白芷、陳皮、豆蔻、砂仁、桂圓、小茴香、甘草等20多種中草藥香料組成的,燉出來的肉香味撲鼻。可以說在這一天里,整個城市完全沉浸在燉肉的香味里。
這天吃燉肉,除了久遠的風俗習慣以外,對養生保健也是大有好處的。(自我贊美——有文化的兆小維)
夏天太熱,人們會不自覺地偏食,這對人體的生態平衡是非常有害的,往往還會對人體的內分泌和生物機能造成影響。
人們用吃燉肉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體內既補充了必要的營養如脂肪、蛋白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強肌體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時,料包內的各種中草藥的中和,對人體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濕、平補平瀉的療效。所以說,立秋吃燉肉既解了饞,又起到了保健和養生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人類為了吃肉真的.是想盡了理由)
你吃桃、我啃瓜,也有人吃豆腐渣
清代張燾在《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除了“貼秋膘”,立秋時吃其他的東西,可以統稱為“啃秋”,有些地方也叫“咬秋”。
清朝時期,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西瓜有清暑氣祛積淤的作用,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
還有些地區立秋有吃雞蛋、吃秋桃子、吃豆腐渣的食俗。
杭州大人小孩子每人都要吃一個秋桃,吃完還要把桃核留起來,待到除夕那天晚上將桃核扔入火爐燒成灰燼,認為來年可免除瘟疫。
立秋吃渣是什么意思2
民間的節氣食俗,基本上可歸納為三類:
一類是時鮮,就是節氣前后的成熟的新鮮果蔬和主食;
第二類是口彩,有些節氣食俗與節慶食俗相通,以祭祀、祈福的口彩為主;
第三類是養生,即依據節氣和氣候的變化以食為藥起到對身體的補益之功。
在立秋食俗中,吃瓜咬秋當算是食鮮。從中醫的角度是不推薦吃秋瓜的,因為像西瓜這類瓜果偏寒涼,而夏秋之交,脾胃虛寒的人士很容易拉肚子的,所以就有“秋瓜壞肚”之說,而這咬秋的秋瓜當算是一年中最后的瓜宴了。當然,從預防的角度來看,夏至以后就該注意少食寒涼之物,但這也要視體質之別來區別對待,像外國人一年四季喝涼水都沒事,但若是一體質虛寒的人不用說涼水,就是溫度稍低的空調房多呆一會,說不定都要拉肚子的。從這一點說,秋瓜能不能吃?這決定因素不在節氣,還是要看各人的體質與吃的方法。
山東有個食俗說:“立秋吃渣,不嘔不拉。”說的是立秋前后吃幾碗豆腐渣可以預防秋季拉肚子等胃腸毛病,這也看得出民間的立秋食俗中對秋季腹瀉的預防意識有多強。秋季腹瀉是高發的季節病,夏秋之交開始,特別是老人、孩子和胃腸道易感人群,極易引起腹瀉、腹痛、發燒等癥狀。
預防秋季腹瀉的辦法就是管住嘴,首先要做到不吃生冷食物和飲料,例如生魚片、涼菜、冷面、冰鎮的瓜果和冷飲等都劃入忌食名單中。立秋后到冬至前,只吃熟食,喝溫熱的水及飲品。在冰箱內的食物,必須再加熱后才能食用。像山東食俗中的“秋吃渣”,當算是民間一種清潔腸胃的飲食菜肴。這“豆腐渣”和江南早餐中的豆花有點類似,但食材更粗一些。是做豆腐或豆漿濾除的碎豆渣,在山東的農村里,人們會把這些豆渣入鍋加點碎菜葉合著再煮,臨出鍋的時候會點幾滴醋,豆渣就會松散的結塊,像一塊塊的豬腦子,又叫豆腐腦,但這豆渣做的豆腐腦吃起來嘴巴里沙沙的,不像豆漿點出來的豆腐腦嫩。但恰恰是這種豆渣中因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具有清潔腸胃和預防腸癌的功能,現在被視為保健食品了。對于吃肉貼秋膘的說法,我是不怎么贊同的。從食俗產生背景來說,舊時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沒有像現在這樣一年四季魚肉不斷的,食俗中吃伏羊、貼秋膘都是針對舊時肉食偏少的前提下提醒應時進補實現葷素平衡的健康飲食搭配。而對于當下,以開胃飲食貼秋膘比大魚大肉貼秋膘似乎更合乎身心健康的需要。
秋日氣燥,學點粵菜的做法,多煲湯多吃粥,多補充水分,肌膚潤澤而豐腴,這或許是更適合當下的秋膘貼法。
【立秋吃渣是什么意思】相關文章:
立秋咬秋吃渣貼秋膘07-26
立秋養生多吃渣07-26
夢見渣男是什么意思03-08
立秋是什么意思07-25
夢見吃是什么意思04-01
夢見吃紅棗的意思是什么04-01
立秋忙打靛是什么意思08-13
夢到被魚吃是什么意思05-09
夢見吃芋頭是什么意思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