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恨賦》原文及鑒賞

時間:2021-08-15 14:52:37 國學(xué)常識 我要投稿

《恨賦》原文及鑒賞

  恨賦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1斂魂2。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3,諸侯西馳4。削平天下,同文共規(guī)5,華山為城,紫淵為池6。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7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8。

  若乃趙王既虜9,遷于房陵。薄暮心動10,昧旦神興11。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至如李君降北12,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13,心留雁門14。裂帛系書15,誓還漢恩。朝露溘至16,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17去時,仰天太息。紫臺18稍遠(yuǎn),關(guān)山無極。搖風(fēng)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19兮異域。

  至乃敬通20見抵,罷歸田里。閉關(guān)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21,顧弄稚子。脫略22公卿,跌宕文史。赍志23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中散24下獄,神氣激揚(yáng)。濁醪25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云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26。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27。遷客海上28,流戍隴陰29,此人但聞悲風(fēng)汩起,血下沾衿。亦復(fù)含酸茹嘆,銷落湮沉。

  若乃騎疊跡30,車屯軌31,黃塵匝地32,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fēng)驚,秋風(fēng)罷兮春草生。綺羅33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恨賦》作品分析

  試望平原

  第一部分,這部分就是賦作第一段: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這一段意思是:眺望原野,雜草纏繞尸骨,大樹聚斂魂魄。人生到了這種境地,難道還有什么吉兇禍福可言嗎?我本來就是個含恨之人,看到這種情景,便抑制不住心中的驚懼,因此更想到古時那些飲恨而死的人。這段是開篇序言,作者直接點(diǎn)出主題,一開篇就給人一種十分蒼涼悲憤之感。接下來從第二段到第九段,是賦作的第二部分,也是整篇《恨賦》的重點(diǎn),這一部分分別列舉了秦始皇、趙王遷、李陵、王昭君、馮衍、嵇康這六個人,以及類舉了其他幾種不同的人,他們各自的不同的恨:

  秦始皇

  第一個是秦始皇:“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guī),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yuán,tuó)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這段意思是秦始皇用武力統(tǒng)一天下,諸侯都到西方來朝見,平定天下,統(tǒng)一文法,秦王朝占有有利地形,易守難攻。而他又雄心勃勃,武力并未用盡,宏偉的戰(zhàn)略并未完全實(shí)現(xiàn),因此他更勾畫遠(yuǎn)圖,希望征服海外,然而藍(lán)圖并未實(shí)現(xiàn),他便魂斷西方,此為始皇壯志未酬之恨。

  趙王遷

  第二個是趙王遷:“若乃趙王既虜,遷于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這段意思是,趙王做了俘虜,被遷徙到了房陵。整天心神不寧,失去了美麗的姬妾及富麗堂皇的車馬。置酒欲飲之時,悲憤首先填滿心胸。最終死去,怨恨依然無盡無窮。此為趙遷亡國辱身之恨。趙王遷,戰(zhàn)國時期趙國國君,是為趙幽繆王,名叫遷。秦國俘虜趙遷之后,趙國逃亡的大夫們共同扶立趙嘉(趙嘉是趙遷同父異母兄,其父趙悼襄王的嫡子,悼襄王因為寵愛趙遷的母親,所以廢了嫡子趙嘉而立庶子趙遷為太子),在代地(今河北蔚縣城東一帶)稱王。六年后,就是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滅趙。

  李陵

  第三個是李陵:“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kè)至,握手何言!”這段意思是,李陵投降匈奴,漢武帝殺其全家,他名辱身冤。李陵在投降后,郁悶如狂,孤獨(dú)心慚,無從發(fā)泄和排解。但是他雖身在匈奴,但卻心懷故國,欲報漢恩。然而生命短促,無話可說,遺憾終身!這是李陵名辱身死卻又含冤莫白之恨!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他投降匈奴,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另外這段中還有一句“裂帛系書”,這四個字的意思,其實(shí)就是作者化用蘇武的故事來說明李陵欲報漢恩。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出使匈奴被扣,迫降不從,被徙至北海無人處放羊,蘇武執(zhí)漢節(jié)、飲冰雪、吃草籽,堅持19年。昭帝年間,常惠教漢使者對單于說,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只鴻雁,足系帛書,書上說蘇武在某澤中,單于才放了蘇武,使其得以歸漢。

  王昭君

  第四個是王昭君:“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yuǎn),關(guān)山無極。搖風(fēng)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這段意思是,王昭君離漢北去,遠(yuǎn)嫁匈奴,仰天深深嘆息。離王宮逐漸遠(yuǎn)去,一路將要經(jīng)過關(guān)隘山巒,行程遙遠(yuǎn),似乎沒有盡頭。邊塞荒漠,風(fēng)沙陣陣,白日西沉,孤雁零落,云色慘淡。明妃心中雖然想念盼望君王,但最終死在異域。這是王昭君遠(yuǎn)居塞外,愁死他鄉(xiāng)之恨!關(guān)于王昭君的故事,歷來就有西施沉魚、昭君落雁、貂蟬閉月、貴妃羞花之說!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南郡姊歸(今屬湖北)人。晉朝因避司馬昭諱,改稱為明君或明妃。

  馮衍

  第五個是馮衍:“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里。閉關(guān)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儒人,顧弄稚子。脫略公卿,跌宕文史。赍(jī)志沒地,長懷無已。”這段的意思是,馮衍當(dāng)罪,被罷免歸田。他閉門謝客,不與外界往來,關(guān)上門庭,不再出去做官,在家陪伴妻兒。他輕慢王侯公卿,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放蕩不羈,敢想敢言。他雖然胸懷大志,但已經(jīng)無從實(shí)現(xiàn),徒然死去,飲恨不止。馮衍,《后漢書》中有傳,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馮衍之恨,就是心懷壯志,報國無門,郁郁而終之恨!

  嵇康

  最后一個是嵇康:“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yáng)。濁醪(láo)夕陽,素琴晨張。秋日蕭縈,浮云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yáng)。”這段的意思是,嵇康下獄,氣概激昂。每天喝劣質(zhì)的酒,彈普通的琴,蕭條冷落,沒有生機(jī),他心中郁結(jié)著那種高邁不俗的情懷,夜不能寐,以盼天明。嵇康,字叔夜,譙郡铚縣(今安徽宿州)人。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詩人與音樂家,有《琴賦》等。“竹林七賢”的領(lǐng)袖人物。嵇康之恨,是為世道黑暗,清流難容之恨。

  孽子墜心

  接下來兩段:“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風(fēng)汩起,血下沾衿。亦復(fù)含酸茹嘆,銷落湮沉。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這兩段的意思是,還有那些孤立無助的遠(yuǎn)臣,不是嫡出的庶子,掉淚擔(dān)心,惶惶終日。以及貶謫流遷、流放邊遠(yuǎn)地區(qū)的官員。他們這種種人,一旦聽見風(fēng)聲迅猛而起,便滴泣為血,沾滿衣襟。他們嘗盡辛酸,最終還是落得個飲恨吞聲,消散湮滅的結(jié)果。邊關(guān)眾人,平時雖然車騎繁多以致黃塵漫天,亦或歌樂四起,舞樂喧天,最終還是一死,尸骨埋于九泉之下”。

  結(jié)論

  寫到這里,作者不再一一列舉單獨(dú)的'個體,而是類列了其他幾種不同類型的人,由個體而及大眾,舉出他們雖然各自恨所不同,但卻人人飲恨的結(jié)果。最后再把前面列舉的六個歷史人物結(jié)合起來得出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賦作最后一部分的結(jié)論。

  《恨賦》的藝術(shù)成就

  江淹是中國歷史上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xué)家,《恨賦》是他最為膾炙人口的名作。《恨賦》主要寫的是人生命短暫、飲恨而終的感慨;賦作通過各種不同的藝術(shù)形象來表達(dá)心愿不能實(shí)現(xiàn)的現(xiàn)實(shí)性以及對此至死不悟的悲哀。在寫作手法上,江淹運(yùn)用其高超的概括能力,通過列舉多個不同類型的歷史人物來進(jìn)行典型性概括,其目的是要通過典型表現(xiàn)一般。雖然賦作中列舉的各個人物的苦衷各不相同,但最終卻還是通過他們表達(dá)出了一種人們的普遍情感,這也是人們贊頌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

  《恨賦》讓人頗有愁悶難抒之感。這篇文章層次清楚,條理明晰,文辭雋麗,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形成了一種慷慨悲涼的氣氛,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及藝術(shù)感染力,所以長久以來,為人們所傳誦不止。但是讀者也應(yīng)該看到,《恨賦》全篇充滿消極情緒,甚至頗有些萬念俱灰的感覺。江淹這個人,通過讀他的作品,以及從史書上讀他的傳記,他不僅具有優(yōu)秀的政治智慧,也具有出眾的文學(xué)才華。然而在文學(xué)上幫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卻是《恨賦》、《別賦》這樣具有悲憤蒼涼之氣的作品,大概不僅僅是因為他早年仕途不順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該是他心理悲觀所造成的。而之所以說他心理悲觀,這主要是因為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江淹生活的南北朝時期,是一個由門閥士族掌權(quán)的社會,等級制度極其森嚴(yán),和他并稱的鮑照,很多詩篇就是諷刺當(dāng)時的門閥制度的。而江淹出身寒微,13歲喪父,靠砍柴養(yǎng)母為生,出身的低微,加上幼年的不幸,該是造成他心理悲觀的重要原因。心理悲觀加仕途坎坷,才造就了這一篇傳世佳作。今天人們有幸再讀這篇作品,除了作者,還應(yīng)該感謝那些把它保存下來的人,因為一篇不朽的文學(xué)佳作的得來,是多么不容易!

  齊梁文章善于在題材與風(fēng)格的處理上翻新出奇,各競新巧。在齊梁前期筆力健爽的作家,以江淹和任昉為代表。江淹的《別賦》與《恨賦》構(gòu)思新穎,是南朝抒情小賦的名篇。《恨賦》描繪了帝王、列侯、名將、美人、才士、高人等各種人的遺憾,既充分發(fā)揮賦體空間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勢,又能以情感主線加以貫穿,因而有縱橫排宕的氣勢。賦中的藻飾恰到好處。


【《恨賦》原文及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洞簫賦》原文及鑒賞09-07

洞簫賦原文及鑒賞08-28

《思舊賦》原文及鑒賞03-18

高唐賦原文及鑒賞08-20

《高唐賦》原文及鑒賞03-06

思舊賦原文及鑒賞03-23

鸚鵡賦原文及鑒賞09-29

《鸚鵡賦》原文及鑒賞03-14

《恨別》古詩原文及鑒賞01-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另类中文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Ⅴ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 一本色道久久鬼综合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