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隋煬帝楊廣-隋代詩壇領袖

時間:2021-08-13 09:22:33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隋煬帝楊廣-隋代詩壇領袖

  導語:由于隋朝時間較短,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不大。但對于前朝的文學傾向也有一點影響,特別是隋煬帝的詩歌創作對于初唐的詩歌發展有很大影響。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隋煬帝楊廣(569—618)是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重量級人物之一:消滅南朝陳、實現南北統一的戰爭由他擔任前敵總指揮;在他手里最后貫通的大運河不僅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而且至今仍在發揮實際的調水和運輸作用;運河兩岸的所謂“隋堤柳”則是一道秀麗的綠色風景線,歷代詩人歌詠不衰。

  作為皇帝、政治家的隋煬帝,人們已經討論得很多;而作為詩人、文學家的楊廣,至今仍然遭到冷遇,實際上,楊廣是一位重要的有成就的詩人,可以說是隋代詩壇領袖。《全隋詩》收錄40多首詩,李世民稱他“文辭奧博”。

  《擬飲馬長城窟》,開啟邊塞詩寫作序幕

  《隋書·文學傳序》云:“高祖初統萬機,每念斫雕為樸,發號施令,咸去浮華。然時俗詞藻,猶多淫麗,故憲臺執法,屢飛霜簡。煬帝初習藝文,有非輕側之論,暨乎即位,一變其風。其《與越公書》、《建東都詔》、《冬至受朝詩》及《擬飲馬長城窟》,并存雅體,歸于典制。雖意在驕淫,而文無浮蕩。故當時綴文之士,遂得依而取正焉。所謂能言者未必能行,蓋亦君子不以人廢言也。”高祖即文帝楊堅反對浮華文風,下詔令公私文翰并宜實錄,不準浮華,且將文表華艷的泗州刺史司馬幼之付所司治罪。但這樣采用行政手段來強制施行,只能改變官場的文風,不能根本解決文學問題。《隋書·李諤傳》載,御史臺的一個中級官員李諤上書言事,他一方面更嚴厲地批評南朝文風,一方面要求進一步加強行政糾察的力度。

  文帝將此書布告天下,要求進一步落實斥華返樸的政策,其重點在于政治,在于人才選拔,而非專對文學。但中國古代政治和文學之間從來都沒有明確的界限,在這樣反“文”尚“質”的空氣里,隋朝的宮廷文學里出現了若干正統儒家氣息甚濃而幾乎沒有多少詩意的作品。楊廣當然更必須擁護這樣的方針,所以他此時的詩文絕不去寫風云月露,而全部出之以“雅體”。好在他的文學修養要比那些御用文人高明得多,作品仍然比較可讀,甚至不乏優秀之作,其詩歌方面的代表作就是魏征在《隋書·文學傳序》里特別提到的《擬飲馬長城窟》: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臺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秉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摐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騎勁,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山月。

  緣巖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候,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方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二十二)云:“通首氣體闊大,頗有魏武(曹操)之風。”全文剛健質樸,確實是一首優秀的邊塞詩。但張認為此詩作于大業八年(612)煬帝征遼西時作則不確,這應當是他稱帝以前的作品,詩中有“秉武節”的字樣,就顯然不是帝王的口氣。此詩在某些版本里題下有“示從征群臣”五字,大約是誤解的根源,而據《樂府詩集》卷三十八,并沒有這五個字。

  按文帝楊堅上臺后曾多次組織壯丁修長城防突厥,每次時間不長,當是增補加固的意思,其時楊廣任并州總管,正在北方邊防線上,修補長城之役當有在其管轄范圍之內者,因發此詠,借以歌頌父皇領導下的`大好形勢,同時表達抗擊北方少數民族入侵的豪情。

  此外還有《白馬篇》大約也是楊廣在并州時的作品:

  白馬金貝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山虛空響徹,地迥角聲長。

  宛河推勇氣,隴蜀擅威強。

  輪臺受降虜,高闕翦名王。

  射熊入飛觀,校獵下長楊。

  英名欺霍衛,智策蔑平良。

  島夷時失禮,卉服犯邊疆。

  征兵集冀北,輕騎出漁陽。

  進軍隨日暈,挑戰逐星芒。

  陣移龍勢動,營開虎翼張。

  沖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湯。

  塵飛戰鼓急,風交征旆揚。

  轉斗平華地,追奔掃鬼方。

  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會令千載后,流名滿旗常。

  這首詩很容易讓人想起曹植那首著名的《白馬篇》,二者都充滿了青年戰士的忠誠、勇敢和漂亮;在此詩主人公的眼里,歷史上的名將(如霍去病、衛青)和謀士(如陳平、張良)全都不在話下,敵人在自己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全詩一氣呵成,神采飛揚,自是杰作。

  在南北朝時,因為南北對峙,大大小小的戰爭次數很多,南方的詩人們也頗有邊塞題材的篇什,甚至連全無心肝最為腐朽的陳后主陳叔寶(553—604)也曾經在詩里涉及邊塞,但這些詩人全都沒有到過真正的邊塞,不少人甚至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而且缺少內在的豪情,他們在詩里安排若干邊塞的地名,只是一些企圖引起讀者聯想的符號而已,這些詩篇往往在略寫幾句邊塞之后,迅即轉向后方的思婦并作比較細致的描寫,結果自然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與其說是邊塞詩,不如歸入閨怨一類更為合適。當然,這里也有個別比較優秀的作品,但未能形成什么氣候。楊廣真到過邊塞,也真打過仗,他青年時代又確實是朝氣蓬勃的,他的邊塞詩是重要的創作成果,為后來唐人大寫邊塞,開啟了先河,提供了樣板。這些作品的意義,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估價。

  《春江花月夜》 詠物寫景詩的示范之作

  在中國處于南北分裂的那些年代里,中國文學的重心在南朝。“五十年中,江表無事”(庾信《哀江南賦》),蕭梁中期以后,南方文壇興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宮體詩運動,詠物、寫景、歌唱女人以及同她們有關的種種成為詩歌的中心題材,剛健質樸的作品難得一見。

  陳被隋滅掉之后,作為前線總指揮的楊廣,在軍事上戰勝了陳后主,而在生活方式上倒是被后者戰勝了。當上了揚州總管以至皇帝的楊廣在生活方式上大力向陳后主學習,致力于興建宮室、羅致美女,而詩歌創作則走向宮體的軌道;由陳王朝過來的一批文人則改換門庭轉而在這里繼續他們幫閑文人的生涯,資深宮體詩人江總也到了揚州。

  楊廣這時用很多精力寫宮體詩,寫出初稿后讓一位由南朝陳轉過來的詩壇高手庾自直提出意見,反復加以修改,“俟其稱善,然后方出”(《隋書·文學傳》)。楊廣這一方面的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二首: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兩妃。

  《春江花月夜》原是后主陳叔寶時代創新的歌曲,原作已經失傳;從楊廣的這兩首看去,這個題目要寫的無非美景和艷情,而這兩者,正是陳后主陳叔寶以及隋煬帝楊廣所追求的東西。好在楊廣尚有英雄之氣,藝術感覺很好,寫景大有可觀,而又并無萎靡的肉感氣息。南北文化在這里有所交融,宮體詩由于楊廣的介入而增添了活力。仔細玩味,不難味出春江潮滿,海上明月的意境早已經蘊含在其中了,初唐大詩人張若虛的意境分明是源出于此!

  對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當時的資深文人諸葛穎(535—611)有和詩一首:“花帆渡柳浦,結纜隱梅洲。月色含江樹,花影覆船樓。”此詩當是和煬帝的前一首,專門寫景;下面應當還有一首關于艷情的,則已失傳。諸葛穎歷經梁、北齊、隋三朝,入隋后著有《鑾駕北巡記》、《幸江都道里記》等書,是一個跟得很緊的御用文人,同時也應當是促進楊廣走上宮體詩道路的前輩詩人之一。據《隋書·文學傳》之諸葛穎部分,煬帝曾賜給他一首詩,其中有“英華恣討論”、“傳芳導后昆”等嘉勉之句。隋王朝的宮廷里文學空氣甚濃,這一點深刻地影響了稍后興起的大唐王朝,預示詩國高潮行將到來。

  楊廣用南朝風格寫的詩現在還可以看到若干,如專寫宮中美女的《喜春游歌》二首,又如《錦石搗流黃》二首云:

  漢使出燕然,愁閨夜不眠。

  易制殘燈下,鳴砧秋月前。

  今夜長城下,云昏月應暗。

  誰見倡樓前,心悲不成慘。

  將邊塞因素納入閨怨詩的軌道,走的也是南朝宮體的路子。楊廣對南朝文化的欣賞可以說已經到了入迷的程度。他后來經常住在揚州,最后甚至打算遷都建康,都不是偶然的事情。

【隋煬帝楊廣-隋代詩壇領袖】相關文章:

如何評價隋煬帝楊廣06-15

隋煬帝楊廣的歷史評價06-15

隋煬帝楊廣修大運河06-15

楊廣是哪個朝代的04-14

隋代關于寫景的古詩03-18

唐代詩壇的帥哥03-25

楊廣的詩詞有哪些?12-02

楊廣和李世民的比較06-15

李淵和楊廣的故事06-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日本乱码视频免费播放性爱 | 亚洲超清中文字幕无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日本激情视频A∨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