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時間:2021-08-13 10:23:56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導語: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沾滿了獻血,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唐太宗李世民奪位殺兄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李世民決定采用軍事手段奪得權力,計劃的核心是玄武門設伏,殺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在什么地方設伏,在什么時間設伏,這當然是關鍵的。但是,如何引導太子和齊王上當呢?這當然也很關鍵。兵不厭詐,李世民的沙場經驗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六月三日,李世民向皇帝告發太子和齊王淫亂后宮。這“后宮”所指為誰呢?有一種說法是尹德妃。告發太子和齊王與父親的嬪妃有不正當的關系,這個罪名是很大的。高祖得到消息,反應是“愕然”,然后答復李世民:明天開會調查,并通知李世民參加會議。

  李世民與太子的關系李淵當然知道,但是李世民的這次告發非比尋常,因為其中牽涉皇帝,涉及皇帝的名譽。李世民要搞垮太子,李淵是知道的,但是,他竟然不顧父親的榮譽,這不是太過分了嗎?李淵與其說是驚愕,不如說是憤怒更為貼切。李淵是一個優柔寡斷、處事謹慎的人,但這一次很果斷。開會就要有結果,李淵對于會議結果一定有把握,不然就不會立刻決定開會。這個會議,一定對李世民不利。此時的李淵,一定是下定決心要徹底解決李世民的問題。

  齊王李元吉對這個事情有所懷疑,建議太子不要上朝,先觀察一下再說。李建成看來胸有成竹,堅持親自到場。齊王李元吉沒有再堅持,否則,歷史一定是另外一種局面了。當太子和元吉按時前往皇宮,接近玄武門的時候,李世民伏兵突然發動襲擊,兩人當場斃命。

  原來,李世民告發太子、齊王淫亂后宮,其實是他玄武門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如此就不能調動太子和齊王。中計的不止是太子和齊王,中計的還有高祖李淵,他成了李世民調動太子和齊王的工具。

  “淫亂后宮”不過是一種說法,這個說法是李世民調動太子和齊王的.計策,并非確有其事,理由有二:

  第一,一貫傾向李世民的《資治通鑒》里有個說法值得注意:“宮禁深秘,莫能明也。”這種曖昧不明的態度,表明《資治通鑒》對此并不認同。

  第二,李世民根本沒有想利用此事搞垮李建成,否則他真有確鑿證據,就不用冒險搞什么玄武門政變了,靜待皇帝和大臣的調查豈不更加簡單?

  這是政治斗爭,誰下手狠誰就可能贏得先機。也許李淵已經有了如何處置李世民的方案,但是他不知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包括他的憤怒本身,都是李世民計劃的一部分。這是計中計、謀中謀,李世民賣了一個破綻,是為了下一個更大更狠的計劃。

  這樣,玄武門事變大概經過兩個階段:首先是引蛇出洞,通過皇帝的手,引出太子和齊王;然后玄武門設伏,殺掉太子和齊王。

  玄武門事變,是否到此一切都結束了呢?李世民還有進一步的計劃嗎?事情自然沒有那么簡單,通往皇帝寶座的路上還有一個李淵,如何對付他,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玄武門戰斗基本結束以后,李世民沒有親自去拜見高祖李淵,而是派出尉遲敬德見李淵。關于此事,《資治通鑒》和《兩唐書》的《尉遲敬德傳》均有記載。讓位說也好,奪權說也好,都離不開對這些文字的理解。

  《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載的: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驚,問曰:“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對曰:“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

  上謂裴寂等曰:“不圖今日乃見此事,當如之何?”蕭瑀、陳叔達曰:“建成、元吉本不預義謀,又無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復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時宿衛及秦府兵與二宮左右戰猶未已,敬德請降手敕,令諸軍并受秦王處分,上從之。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自東上閣門出宣敕,眾然后定。上又使黃門侍郎裴矩至東宮曉諭諸將卒,皆罷散。

  這段記載,大概講了三件事情。第一,玄武門戰斗結束后,李世民擔心父親的安全,派尉遲敬德前往保護。但是,尉遲敬德擐甲持矛直接到達皇帝身邊,把皇帝嚇壞了,一問才知道發生了重大變故。這第一件事情可以叫做武裝保衛。

  第二,面對如此情況,李淵詢問身邊的大臣,事已至此,當如何處置?本來詢問的對象是裴寂,因為他是宰相,裴寂此時沒有出聲,反而是蕭瑀和陳叔達出來說話了,他們認為本來李建成就沒有什么功勞,現在又搞陰謀;李世民功勞大有威望,應該讓李世民當太子,把國家的事情全部委托給李世民。李淵的反應很有意思,李淵說,哦,這正是我的夙愿啊。這怎會是他的夙愿?這第二件事情可以叫做決議讓權。

  第三,因為零星的戰斗還在繼續,尉遲敬德提出讓皇帝下手敕,把軍權交給秦王。皇帝同意了,讓宇文士及和裴矩分別出面宣布。戰斗很快就平息了。這第三件事情可以叫做交出兵權。

  《資治通鑒》的這個記載,順理成章。李淵看到事情已然如此,沒有回天之術,也就心灰意冷,識時務地交出了軍權。后來李世民管理庶政,當太子,當皇帝,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一切都已確定。

  那么,滿身血污的尉遲敬德,來到高祖面前,其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尉遲敬德自稱是來保護高祖的,這可信嗎?我們知道,皇帝正和宰相們在一起,那可是大內深處。平日里,不用說外人,就是侍衛也不能到這里來。尉遲敬德忽然來保護陛下,那么,陛下受到誰的威脅了?李建成他們嗎?顯然不是。他們要么被殺,要么被阻擋在玄武門外,很多人都開始逃離長安。皇帝這里很安全,根本用不著什么保護。所以,尉遲敬德的這個說法顯然是掩耳盜鈴。

  那么,尉遲敬德到底所為何來?

  尉遲敬德來見皇帝的真正目的,不是保護陛下,而是替李世民索要兵權。你也許會問,也不一定啊,戰斗不是還在繼續嗎?他來是為了讓皇帝制止戰斗的吧。

  這個說法不正確。第一,尉遲敬德明確地說出了讓秦王處分所有軍隊,如果僅僅是為了制止戰斗,他可以說,請陛下下令,各處停止戰斗,而不必要請秦王處分諸軍。

  第二,當時情況下,真正能夠下令停戰的只有皇帝,而不是有權力的秦王。我們設身處地地想,戰斗的雙方,特別是對于已經喪失領袖的一方而言,不過是在負隅頑抗,此時除了自衛已沒有了其他目標。這個時候,他們最希望皇帝來拉架,不可能信任秦王府。

  第三,真正宣布停戰命令的是宇文士及(時任中書侍郎)和裴矩(時任檢校侍中),而兩宮人馬也就聽從了命令。宇文士及和裴矩代表的是皇帝,而不是秦王。他們宣布的命令應該包含聽從秦王指揮,但也有停戰的內容,估計還有放下武器、既往不咎之類的承諾。

  第四,李世民獲得軍權,不等于停止屠殺。李建成的五個兒子和李元吉的五個兒子都在這天被殺掉,他們被殺只能是在李世民獲得軍權、東宮放棄抵抗之后。所以,現在我們可知,李世民派尉遲敬德來索要的是軍權,而不是什么停戰的結果。而奪取軍權,是李世民獲得權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同一天,以李淵的名義下達了《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伏誅大赦》,其中宣布:國家庶政,皆取秦王處分。這是以皇帝名義下達的赦免令,其實表達的都是李世民的立場。李世民因此獲得管理國家的最高行政權力。

  有意思的是,在大赦令中劃分的時間界限是申時(下午四時左右)以前。很可能,那就是發布大赦的時間。玄武門政變,李世民軍隊在清晨開始設伏,從戰斗打響到最后結束,即李世民全面奪取權力,到申時也已大功告成。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相關文章:

為什么李世民會發動“玄武門之變”07-25

玄武門之變04-22

玄武門之變01-09

玄武門之變的贏家06-17

李世民喋血玄武門的故事06-26

唐代詩人:唐太宗李世民03-21

唐太宗李世民很不厚道06-26

唐太宗李世民賣馬糞06-26

唐太宗李世民三征高句麗06-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曰本va欧美va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四区五区 |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 性午夜AV在线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