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暑習俗

時間:2021-08-14 09:55:20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2017年小暑習俗大全

  小暑時節,天氣變得炎熱,人們感覺不到一絲涼風,迎面撲過來的是一層又一層的熱浪。一年24個節氣,每個節氣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7年小暑習俗大全

  飲食的傳統習俗

  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

  天貺節

  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據史書記載,此節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貺節。

  不同地區小暑習俗:

  1、臺灣

  小暑時節是臺灣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黃熟的時候也是絲瓜、苦瓜、黃瓜、冬瓜的盛產期臺灣周圍的海域是屬于溫水海域,也是溫水魚群的群聚時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等漁獲,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臺南縣白河鎮的蓮田盛產蓮蓬和蓮子,素有蓮花之家的白河鎮每年都會舉辦蓮花節。

  2、山東

  另外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習俗】相關文章:

小暑的來歷與習俗07-04

小暑的飲食習俗大全07-04

小暑民間習俗大全07-04

小暑節氣的習俗大全07-04

小暑節氣的習俗活動07-04

小暑的習俗諺語大全06-27

小暑的習俗說明文作文12-11

今日小暑:古時有“食新”習俗舉行隆重祭祀儀式08-18

小暑的諺語05-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午夜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激情国产日韩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 伊人久久精品青青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