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區別
導語:《三國演義》根據《三國志》改編而成,因此具有頗大爭議,那么兩者的區別在何處呢?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區別,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性質與視角
《三國志》是一部正史,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了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的歷史,采用紀傳體斷代史的形式。它較為客觀地呈現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情況,注重歷史細節和史實。
《三國演義》則是一部歷史小說,由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創作,后來經過毛宗崗父子的修訂。它以小說家的視角來創作,更加注重人物的塑造和情節的渲染,采用生動的描寫手法和形象的語言,增加了許多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場面。
描寫手法與人物形象
《三國志》用平淡的文筆,注重記敘和理性分析,對人物情感、性格描寫較少。
《三國演義》則突出了小說的文學性和藝術性,通過生動的描寫手法和形象的語言,展現了三國時期的各大名將以及他們之間的爭斗和奮斗,形象豐滿、塑造生動。
內容比重
《三國志》中,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對蜀、吳之帝稱“主”,其傳為“傳”,采用紀傳體“本紀”編年記事體例。
《三國演義》則有將近五分之三的回目是有關蜀國及其人物故事,強調了戰爭和政治的斗爭,以此為主線來展現三國時代的歷史巨變。
內容不同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
創作年代不同
《三國志》創作于280年-290年(西晉時期),《三國演義》創作于元末明初洪武年間。
思想傾向與藝術加工
《三國志》在敘述視角上,以北魏的視角來寫,對吳和蜀進行了一定的往低里邊的描寫。
《三國演義》則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正統,也以其為故事的主線,對曹操的形象進行了較大改動,將其描繪得更為負面。
背景介紹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是中國歷史上兩部重要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是由明朝作家羅貫中在14世紀創作的章回體歷史小說,而三國志則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史書,兩者在創作背景和目的上有明顯的差異。
創作背景
三國演義的創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中葉,當時社會文化繁榮,小說創作日益興起。羅貫中以歷史為背景,通過藝術化的改編和創作,將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以小說的形式呈現給讀者。而三國志則是在三國時期結束后不久,陳壽以本朝人的身份撰寫的史書,其目的是為了記錄和保存當時的歷史事實。
題材差異
雖然兩者都以三國時期為背景,但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在題材上存在明顯的差異。三國演義以描繪歷史人物、事件和故事情節為主,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和藝術化的手法,展現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而三國志則更加注重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畫,為后世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資料。
敘事風格
在敘事風格上,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也存在明顯的不同。三國演義采用章回體的形式,以敘述故事為主線,通過情節的起伏和人物的塑造來吸引讀者。而三國志則以史書的體例進行創作,注重歷史事件的完整性,對人物的描述簡潔明了。
影響力
盡管兩者在創作背景、題材和敘事風格上存在差異,但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在文學史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對后世小說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創作手法和敘事技巧,而且通過藝術化的處理,使得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深入人心,成為了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三國志作為史書的代表作品,其客觀真實的記載方式為后世史書的撰寫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同時,三國志也為后世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資料,為研究三國時期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聯系:
《三國志》是一部史書
《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的史料而再度創作的文學巨著長篇小說。
故事內容的區別
1、桃源結義∶正史并無寫到三人有結拜 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齡:關羽要比劉備大)
2、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刀下,三演反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孫堅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戰呂布∶呂布實被孫堅擊退.. 破呂布,斬其都督華雄。(公孫瓚沒有參加討董聯盟,所以劉、關、張三也未曾參加,也就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4、斬顏良,誅文丑:斬顏良確有其事,誅文丑的卻是曹操的部下所為。
5、張飛鞭督郵∶實乃劉備所為
6、徐州誅車胄、古城斬蔡陽:此乃劉備所為。
7、土山約三事:那次戰役關羽是戰敗被擒,并非有“土山約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8、曹操獻刀殺董卓:曹操認為卓終必敗,不領董卓情~逃歸鄉里..曹操獻刀,不見正史..應是虛構
9、連環計∶無記載有貂蟬之人 呂布與董卓爭奪一婢女而起
10、關羽降曹∶無特別記載 應為自愿(在三演所編造的關羽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二皇嫂”,但這是與史實不符的。根據史書記載∶劉備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關羽守下邳。劉備的妻子應該隨劉備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進攻小沛時,劉備戰敗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隨關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說,關羽在投降時,身邊并沒有什麼“二皇嫂”。)
11、過五關斬六將∶ 此五關相距甚遠 也無聯系 虛構劇情(關羽離開曹操后,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并未發生過五關、斬六將之事。)
12、被斬的六將∶三演說被斬的六將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這幾個人都不見史書記載,連名字也是虛構的。他們的出場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挨關老爺一刀。
13、孫堅之死∶孫堅死於硯山...由於單騎輕出,只帶幾名隨從遭黃祖設伏以落死及流失射死
14、孫策之死∶實乃遭刺客暗算 不治(在攻打陳登的途中亦是單騎輕出,不過更夸張…只有自己一個人去打獵...無巧不巧被許貢的三名家客給盯上(許貢死於孫策之手)即做孫策曉勇,但臉上一箭,受創極深雖有黃蓋等人后來極力搶救但仍回天乏術)
15、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記載太少。。。演義中的破八門金鎖純屬虛構。
16、徐庶進曹營:曹操南征,劉備和諸葛亮、徐庶等南逃,亂軍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別劉備,進曹營;
17、火燒博望∶非諸葛實乃劉備手筆.. 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18、長板坡七進七出∶趙云護送家小撤退 十分平淡
19、怒吼長坂橋∶曹軍夏侯杰因此肝膽俱裂被嚇死= =|| 是小說的夸張手法..
20、苦肉計∶正史上確有黃蓋詐降曹操一事..但苦肉計置疑..
21、舌戰群儒∶無此事 諸葛面見孫權而已..諸如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群英會、苦肉計、連環計等均為虛構。
22、龐統連環∶并無記載 連環是曹操之決策,龐統未曾參與過赤壁之戰。
23、草"船"借箭∶無此事,此乃孫權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公瑾。)
24、乞求東風∶純屬虛構(借東風——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之天災,非人為;)
25、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這是作者為丑化曹操,樹立關羽的高大形象而虛構的。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26、戰長沙:劉備南征荊南四郡,四郡守望風而降,黃忠便隨長沙太守韓玄同降,并未發生戰斗。
27、刮骨療傷:此時華佗已經死了很多年,(華佗死于公元208年)因此并非華佗所為,似乎只是一般的軍醫所為。
28、諸葛三氣周瑜∶周瑜當時并未注意過諸葛亮。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后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國吊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29、征漢中:征漢中時的前線總指揮是劉備,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0、賠了夫人又折兵∶單純的政治婚姻。無他
31、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 操勞過度
32、計借荊州∶實乃魯肅之計 以劉抵曹
33、馬騰討董卓∶馬騰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馬,不但沒有參加討董聯盟,而且還幫助董卓鎮守長安。
34、馬超興兵∶實乃背父 叛亂(至於馬騰之死,并非馬騰謀誅曹操被殺,馬超起兵報仇,而是馬超起兵反曹,所以馬騰被殺。)
35、張松獻地圖∶劉備入蜀后,拉攏法正與張松,并詢問蜀中的兵馬糧錢等情況,于是張松繪制了《西蜀地形圖》。
36、喬國老應是"橋國老",還有和喬玄并不是同一人
37、貂蟬∶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確有個導致董卓與呂布反目的侍女
38、劉岱∶正史有兩個劉岱,反董卓聯盟的劉岱和曹操手下的劉岱并不是同一人
39、韓遂幾歲∶演義中,曹操問韓遂幾歲,韓逐答四十,此處錯誤,此時韓遂已經七十多歲了
40、關羽與同僚∶關羽與同僚的關系很不和諧
41、劉封、孟達∶二人鎮守上庸,關羽在襄樊之戰中請二人發兵相救,二人坐視不救。
42、關羽麥城凜然拒降:孫權使人勸降,關羽詐降,在城頭虛插旌旗,從別門撤退,被呂蒙算到,半路截殺之。
43、五虎將:劉備并沒封什麼【五虎大將】,只不過上面五人在三國志中并為一傳,并且官職都較高(魏延官位高于趙云,但是結局問題,并未成“六虎”),關羽(前將軍),張飛(車騎),馬超(驃騎),黃忠(后將軍),趙云(翊軍將軍,最低),而且自從關羽伐魏,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間,關張馬黃都死了...
44、追命呂蒙,玉泉顯圣:不用說也知道是子虛烏有,不多說。
45、七擒孟獲∶虛構 并無此事(歷史上確有諸葛亮南征之事,也確有孟獲其人。但七擒孟獲《三國志》上沒有記載,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漢晉春秋》時說了一句“七擒七縱”,但具體過程沒有記載。孟獲后在蜀國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46、孔明伐魏∶并無七次 實伍次 輸的沒演義那麼漂亮
47、火燒上方谷∶即是孔明差點燒死司馬懿和魏延那回,純熟虛構
48、六出祁山: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49、木牛流馬:其實,木牛就是獨輪車,流馬就是今天很常見的四輪小拉車。一說木牛是四輪車,流馬是一種頭部比較尖的船。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區別】相關文章:
三國志閱讀短文09-21
關于三國志閱讀理解09-21
三國志成語故事09-01
三國志的主要內容11-02
三國志的主要特點12-22
《三國志12》新手攻略08-04
《三國志》魏書閱讀筆記09-12
區別的近義詞11-16
沙與金的區別06-21
放暑假的區別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