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的故事 推薦度:
- 誠信的故事 推薦度:
- 雷鋒的故事 推薦度:
- 虎年的由來的故事 推薦度:
- 給女朋友講故事睡覺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立夏的故事(通用17篇)
立夏是我國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那么關(guān)于立夏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立夏節(jié)氣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立夏的故事 篇1
每到立夏,就是我們最高興的日子,那一天晚上,媽媽會煮一鍋茶葉蛋,我們就會讓媽媽別把所有的但打碎,好拿到班級里頂?shù)啊?/p>
第二天來到學(xué)校,我先拿出一個比較硬的蛋,和方科臻比。我握緊蛋殼,向方科臻頂了上去,只聽“咔嚓”一聲,我以為方科臻的蛋碎了,便拿起來一看,“哎呀!我的蛋怎么碎了?”我大聲叫道。方科臻驕傲地說:“你這個軟蛋當(dāng)然碎了。”我又拿出一個蛋和方科臻比,這次,我換了一個方法,直接打下去,又聽見“咔嚓”一聲,我的蛋又碎了,我想:“我媽煮的蛋也太脆了。”我抬起頭,看見講臺上有許多人圍著,我擠了進去,看見柯老師正在和黃翊展比賽,許多人都喊著柯老師加油,柯老師說:“千萬別把我的蛋弄碎了,我還要去三零二班比呢。”黃翊展卻說:“我一定會贏的!”他們便比了起來,一開始柯老師左躲右閃,過了一會兒,柯老師向黃翊展的蛋的邊上頂了上去,黃翊展的蛋碎了,“哈哈,柯老師贏了!”我們大叫道。
這次的頂?shù)氨荣惪烧媸怯腥ぐ?
立夏的故事 篇2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原來是過立夏節(jié)啦!我高興地手舞足蹈。我打了個“鯉魚挺”,一翻身,起了床。我和媽媽就到奶奶家吃荷包蛋,聽媽媽說了一個過立夏節(jié)的歇后語,“立夏不吃蛋,餓的含戰(zhàn)戰(zhàn)。”這句話可把我逗樂了,我急忙把荷包蛋吃了,還生怕自己會餓著呢!
吃完了蛋,奶奶說去買菜,我心想:過節(jié)了,我總不能拿奶奶的錢去買菜吧!于是,我在媽媽這里拿了20元,在我的儲蓄罐里拿來30元,湊成50元給奶奶,奶奶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奶奶和爺爺去買菜了,我們來到菜市廠,買了魚、鴿子和鴨子。最引人注目的可是那鴿子了!我們幾乎走遍了整個菜市廠,才找到兩處賣鴿子的,但是一處要15元錢一只,另一處要12元錢一只。我們來到了賣12元錢一只的那一處,只見她的鴿子有的精神抖擻,有的無精打采,正躺在那兒。奶奶剛打開籠子,那些躺著的鴿子各個都站起來了,那些鴿子都往開了籠子的地方擠,有的還拍拍翅膀,好象準備飛出去似的。奶奶精心挑了兩個,只見它們使勁地拍著翅膀,好象要掙脫奶奶的手似的。奶奶用繩子綁住它們的翅膀,它們想飛也飛不動了,真是成語中的“插翅難飛”。
過節(jié)真快樂!
立夏的故事 篇3
本周五,我們班隊課的主題是立夏的故事。
班隊課開始了,我們?nèi)鄽g呼雀躍,很是期待。
首先,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房碩熙媽媽給我們講了一個關(guān)于立夏的故事。
聽完這個故事以后,我們知道了立夏就是夏天的開始,了解了立夏的習(xí)俗有許許多多,比如稱人、碰蛋、吃茶葉蛋、喝七家粥等。
接著,葉芷函媽媽教我們做蛋套。先給每人發(fā)了一包五彩線,再教我們一層層打結(jié)。做的過程中,我一開始什么都不會,手忙腳亂,但通過反反復(fù)復(fù)的練習(xí),最終還是取得了成功。在我編織第三層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麻煩:彩繩一會兒跑到那邊,一會兒跑到這邊,很不聽使喚,搞得我眼花繚亂,急得團團轉(zhuǎn)。在困境之中,“救兵”來了:她就是房碩熙媽媽。她把繩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并幫我撐開,這樣我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了。多虧房碩熙媽媽,否則我的蛋套就泡湯了。
最終,在幾個媽媽的指導(dǎo)和幫助下,我親手做出了一個漂亮的蛋套,非常有成就感。拿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他們都驚呆了,直喊著要拜我做小老師,我別提有多自豪了!
我覺得今天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比如知道了立夏的來歷,會做了蛋套,還會打結(jié)了,今天的收獲可真大啊!
立夏的故事 篇4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jīng)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S在賦里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xiāng)有烹食嫩蠶豆的習(xí)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xí)俗。
嘗新活動
在后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jié)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咸蛋、螺、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diào)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腌鮮、鹵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斗蛋游戲
那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shù)分鐘之后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wǎng)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最后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jié)q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肴。鄉(xiāng)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yīng)該進補。嵊諺有旺生,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yōu)榱讼奂玻猿酝愣箒砥矶\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zāi)。
立夏“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xí)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稱人”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從小數(shù)打到大數(shù)),不能外打里。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斗的故事有關(guān)。據(jù)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后,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托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dāng)即去拜阿斗。從此以后,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shù)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斗。而孟獲不忘丞相囑托,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斗,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么本領(lǐng),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說,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立夏的故事 篇5
早上,馬馭榮拎著個小紙袋進來,徑直走到我身旁,神秘地說:“郭老師,給你!”
探頭一看,袋子里挨挨擠擠地躺著三個碩大的鵝蛋,發(fā)出白玉般的迷人光澤。
小馬說:“今天立夏,媽媽煮的,我,你,李老師,一人一個。”
立夏了?今天?
看看手機上的日歷,果然。
我推辭:“你留著吧,郭老師中午回家肯定有雞蛋吃的。”
小馬有些失望地說:“這是鵝蛋呀!你摸摸,還熱的呢!”
我摸摸,真的熱乎乎的。
于是,暫時留下孩子的一片真心,同時心中閃出了一個念頭,下午讓孩子們都帶著蛋來斗一斗。
小時候立夏算是一個比較隆重的節(jié)日了,那一天,無論家中的生活多么拮據(jù),家長都不會在吃雞蛋的問題上委屈了孩子的。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早早地到校,手中或網(wǎng)胸前都會有一個小網(wǎng)兜,里面裝著煮熟的雞蛋或鴨蛋,這些是平時舍不得的貴重葷菜。當(dāng)然,能吃到雞蛋僅僅是快樂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在吃之前會有一番熱鬧的斗蛋較量。
那時的斗蛋是不需要老師組織的,平日不能吃到什么零嘴,學(xué)校也沒有禁止帶零食的規(guī)矩。不像現(xiàn)在,提防著孩子們帶零食來比提防小偷還要慎重,即使是立夏了,老師不布置,也不會有孩子敢自己帶蛋過來斗。是組織紀律性強了呢,還是孩子們越來越不會玩耍了呢?
下午帶蛋過來斗!此言一出,一片沸騰。
下午第一課,我去聽小張準備的賽課試教,快下課時,小李打電話說:“你知道嗎?美術(shù)老師見孩子們帶了蛋就讓孩子們在蛋上作畫并把蛋也斗掉了!你怎么組織大家斗呢?”
我問:“他組織得有意思嗎?孩子們開心嗎?”
“我覺得還蠻好的,小家伙們很興奮。”
“那就好了!”
回到教室,一股子蛋黃的腥味兒撲鼻而來,還有一些小家伙正品嘗著自己雞蛋。
我說:“好可惜,剛才郭老師去聽課,沒能看到大家畫蛋和斗蛋的情景,誰能講給我聽聽呢?讓我也分享你們的快樂好不好?”
于是,一個個躍躍欲試,我便在傾聽他們訴說的時候,不動聲色地引導(dǎo)他們依照畫蛋、斗蛋的順序講述,間或為他們添上一些成語,暗示他們用上課文中學(xué)過的好詞好句,并盡量多用擬人、比喻和夸張的手法。
然后,我發(fā)下作文稿紙,讓他們趁熱打鐵,完成寫話,同時,我把一些好的詞語和短語寫在黑板上,供他們參考。
巡視時,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都進行得很順暢,因為動筆之前的交流和疏導(dǎo),就連那些平時寫話能力較弱的今天看起來也不是很費勁兒。我邊看邊進行個別指導(dǎo),對一些好的寫法,當(dāng)堂誦讀,提出表揚,也給其他不會寫的孩子一個示范和引路作用。事實證實了,寫中指導(dǎo)有時比寫前指導(dǎo)更有效,因為針對性更強了。
短短30分鐘,很多孩子都完成了自己的習(xí)作,紛紛要求我進行批閱。我則笑著搖搖手,回道:“自己把寫的東西多讀幾遍,要讀出聲來啊!記住,如果寫的東西你自己都不滿意,就不要希望老師欣賞了!好好讀,你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改得更好的!”果真,有幾個小家伙很激動地告訴我:“老師,我發(fā)現(xiàn)問題了!”
學(xué)會修改自己的作文,是非常重要的。要修改,就要學(xué)會不斷地審視和推敲,在這種推敲中學(xué)生的遣詞造句能力會迅速提升,關(guān)鍵問題是,學(xué)生要有修改的習(xí)慣和修改的方法,而最原始最管用的方法就是大聲讀出來,像讀別人寫的文章那樣讀出聲,反反復(fù)復(fù)幾遍,這樣,文章中的問題會很容易暴露出來。
學(xué)生如此修改之后的文章,我們老師可以無需動多少筆墨了,除非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句子,其它的都要給學(xué)生,特別是剛剛步入寫作之路的低年級學(xué)生應(yīng)有的尊重,說得不那么精彩有什么關(guān)系?說得有些啰嗦又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樂于說,只要有自己的話可說,相信他們會說得越來越好。
寫作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需要等待,它需要的情感和勇氣比需要的技巧更多一些。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語言才更加動人!
立夏的故事 篇6
從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年冬天睡覺,到第二年立夏才醒過來,一醒來后就帶上瘟口袋,偷偷到人間來傳播瘟疫,凡是染上瘟疫的人,輕的發(fā)熱厭食,身疲肢軟,重的日見消瘦,一病不起,民間稱這種病叫"疰夏"。
小孩子最容易得這病。人間做娘的最疼自己的小孩,她們就到女媧娘娘廟里去燒香磕頭,求娘娘保佑。
女蝸娘娘對瘟神說:"凡是我的嫡親子孫,今后不許你傷害!"瘟神曉得娘娘法力無邊,不敢作對,就問:"不知娘娘有幾個嫡親子孫?"娘娘說:"我手一翻就是五個,你看清了。"說完,兩手翻動如飛。瘟神看得眼花,嘆口氣說:"娘娘不用翻了,小神數(shù)不過來!"娘娘說:"這樣吧,我叫我的子孫到立夏這天在胸前掛上一只蛋袋,你見到掛蛋袋的孩子,不得傷害!”
第二年立夏,瘟神跑到人間一看,只見一個個孩子胸前都掛著小蛋袋,里面放著雞蛋、鴨蛋、鵝蛋。瘟神見都是女媧娘娘的子孫,不敢加害,只好走開。
從此,民間就傳下了立夏給小孩子胸前掛蛋的風(fēng)俗。
立夏的故事 篇7
水從噴頭上灑落下來,噼里啪啦打到地上,我沒敢直接站到下邊,用手接住下落的水,冰涼的感覺順著手指迅速傳遍全身,一個激靈沖到天靈蓋。讓身體慢慢適應(yīng)這種感覺,慢慢站進去,任水流沖刷身體,抬頭看,發(fā)現(xiàn)橘紅燈光下的水珠居然晶瑩剔透。看著自己的身體,肌膚在水的親潤下顯得生機勃勃,每一刻毛孔似乎都在跳動。一只蚊子飛到我的面前,是那么悠閑,一掌拍過去,它的飛行姿態(tài)永遠得定格在了潔白的墻磚上。打上檸檬味的磨砂膏,清新的氣味涌進肺部,我喜歡檸檬味,給我清新涼爽的感覺,白色泡沫細膩柔滑,讓身體倍感舒爽。
正洗著,外邊桌子上手機鈴聲響起,就穿上短褲跑出來,拿起電話看,是飛狗的。我一邊用毛巾擦頭發(fā)上滴下的水,一邊接電話:“喂,飛狗。”
飛狗在電話那頭有氣無力的:“橙子,喂,橙子。”
“恩,是我。”頭上的水順著脖子流到背上,癢癢的。
“還好吧?”
“恩,好著呢。”這時候聽到遠方朋友的電話,總是讓我感動。
“兄弟以為你都掛了!打好幾次電話沒打通。”飛狗是我最鐵的哥們之一,這幾天,一直都是他們幾個給我電話,讓我好受感動,上次虎子結(jié)婚我都沒回去,但這次他卻是第一個給我打電話的,讓我心里很是內(nèi)疚。
“廢話,老子還健在呢!”我站起來走動,好不讓水浸濕短褲,“哎,你那邊怎么樣啊?”
“還好啊,不過地震那天我在西安,當(dāng)時正在睡覺,就晃起來了,還沒等我清醒過來,就平息了。”我只聽林南說飛狗早就從西安去了廈門,不知道地震之前他返回西安了。
“沒事就好,那你現(xiàn)在在哪?”
“廈門啊,昨天上了一天網(wǎng),剛睡醒。”怪不得他說話懶洋洋的。
“哦,還干老本行?”飛狗的職業(yè),我們叫他“形象設(shè)計師”,其實就干理發(fā)這行的,我從他那里學(xué)過點技術(shù),偶爾還給自己設(shè)計下頭型。
“對啊,慢慢混唄!”聽他的意思,生意不盡人意,似乎這次又沒找到好搭檔,飛狗以前自己開過店,拉一幫人過來,卻不懂得如何經(jīng)營,結(jié)果慘淡收場,又轉(zhuǎn)戰(zhàn)青島,說想找個好搭檔東山再起,沒碰到,玩了一年,最后決定南下去廈門。
“努力,奮斗。”我總是喜歡用《喜劇之王》里這句話激勵自己,“兄弟伙要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需要時間。”
“對,等到那時候,我廈門,你成都,呵呵。”飛狗夢想著有一天可以稱霸他所在的那所城市,但換來換去,城市換了幾個,都未曾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對了,你記得小學(xué)的時候我們班那個吳琦不?”
我想了想,“哦,知道,班主任的兒子!”吳琦是我們小學(xué)四年級的同班同學(xué),他是我們班主任的兒子。那時候他不常跟我們玩,我們班主任對他特嚴格,動不動要體罰,我們背地里都說他不是班主任親生的,這話傳到他耳朵里,吳琦那段時間對我們總是冷冰冰的,沒事就一個跑到墻角,找個螞蟻窩,放一小塊饅頭,用皮筋把出來搬運饅頭的螞蟻打死,然后把螞蟻的尸體放到一起燒。
“對啊,聽說他也在成都,這次地震,把他給震死了。”
我根本不知道這事,自從小學(xué)畢業(yè)我就沒見過吳琦,所以也壓根不知道他也在成都,“不會吧,怎么死的?”
“從樓上跳下來,摔死的。”
“你怎么知道的?”我似乎有點不相信,不知道為什么,凡是有自己認識的人突然離開這個世界,我心理上都無法接受,不管這個人之前是否跟我保持聯(lián)系。
“我二媽現(xiàn)在跟吳琦他媽在一個學(xué)校任教,聽她說的。”
“哦,是這樣啊……好可惜。”我走到陽臺上,看著外邊陽光燦爛,藍天白云,似乎萬物都已恢復(fù)了常態(tài),這里剛剛發(fā)生過地震,可是從來來往往的人臉上看不出任何跡象,但確確實實,我們身邊少了很多相識的面孔,真不敢想像就是在這同一片天空下,自己的身邊,發(fā)生過那么多的故事。
和飛狗通完電話,我沒有擦身上的水,在這半會的時間,身上的水早就干了,夏天來了,氣溫?zé)o情地上漲,空氣中似乎有死耗子的臭味,惡心得我想吐。喝了杯水,感覺好一點,坐下來想找事情做,但又不知道該做什么,這種狀態(tài)似乎和所有地震后的人一樣。想寫點什么,但發(fā)現(xiàn)自己早就沒有了靈感,在內(nèi)心苦苦找尋,沒有結(jié)果,靈感源泉似乎在這場地震前就已經(jīng)枯竭,這才是讓我最為痛苦不堪的事情。感覺還是有點渴,拿起杯子又喝,但發(fā)覺根本無濟于事,體內(nèi)似乎裝滿沙子,喝進去的水滲透得片刻沒了蹤影。
于是,沖到衛(wèi)生間,打開噴頭,讓水流沖刷身體,讓水流灌注進毛孔,帶走那些沉積在體內(nèi)的沙土。看著水流順著身體淌下,一條條匯聚到下水管道,清晰的聲音,遠遠而去……想到一個人,不知道她在遠方過的可好……又是一個夏天。
立夏的故事 篇8
蛙類動物一般活動在有水的地方,尤以水稻田旁、池塘邊較為多見。蛙既可食用水中的小生物,又 可在稻禾下乘涼,抬頭還可以吞食飛行于田間的昆蟲,食飽后蛙鼓鳴叫,和著樹上昆蟲、鳥雀的奏鳴;田間濕潤的土地上還時有蚯蚓爬過,野草中已見到野生的王瓜 長大成熟,可以采摘食用了。如果說春是生的季節(jié),那么夏就是長的季節(jié),大地上的動植物都進入了旺盛生長期,全國各地區(qū)氣溫大幅度提高,雨水也 明顯增多了,南方的早稻已經(jīng)分蘗,油菜已經(jīng)結(jié)子,將要成熟了。北方地區(qū)的冬小麥也正在揚花灌漿。春播作物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已相繼出苗。農(nóng)作 物生長漸旺,田間管理日益繁忙。“立夏三朝遍地鋤”,這時鋤地既可給土地松土防止水分蒸發(fā),又可以鋤掉田中雜草,因此有農(nóng)諺說“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 了”。
“立夏種棉花,有柴沒疙瘩”,這時已過了種棉的季節(jié)。正值棉花小苗期,這時應(yīng)查苗、補苗、中耕定苗,并要注意及時澆水灌溉。對于小麥這 種主要糧食作物,此時應(yīng)特別注意田間管理,尤其是注意防止“麥秀寒”的發(fā)生。從種植上可以“立夏前后種地瓜”“立夏種稻點芝麻”,因為“到了立夏亂種田” —這時節(jié)種植了農(nóng)作物都會生長,應(yīng)及時播種宜種農(nóng)作物。
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因農(nóng)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也迅速滋長蔓延。客家人所居地方,立夏時節(jié),已經(jīng)完全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們食欲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但立夏過后,卻是農(nóng)耕時代,最需要人力的時候,人們希望借助于立夏“被養(yǎng)”,強身健體。另一方面,體質(zhì)較差、抵抗力較弱的人們?nèi)菀资艿讲【忠u而發(fā)生疾病。民間開始偷閑消夏,注意飲食補養(yǎng),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著祈福、保佑平安、發(fā)財致富的良好愿望。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茂盛時節(jié),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立夏時有制作與食用面食的習(xí)俗,其意在慶祝小麥豐收。客家人大部分來自河洛一帶,有吃面的習(xí)慣。來到偏遠的山村后,受到當(dāng)?shù)仫L(fēng)俗的影響,改吃大米為主食,吃面習(xí)慣也會發(fā)生一些變化,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面食。
立夏的故事 篇9
孫臏和龐涓本是同窗學(xué)友,都是鬼谷子的學(xué)生。兩人學(xué)業(yè)、智謀都不相上下,但孫臏為人誠實厚道,龐涓卻富有心計。兩人跟隨師父苦學(xué)三年,龐涓見學(xué)業(yè)已就,就要下山立功揚名,就拜別了師父,來到了魏國。孫臏認為自己尚未學(xué)成,繼續(xù)隨師傅學(xué)習(xí)。鬼谷子早就看中了這位老實忠厚的學(xué)生,就教他兵書陣法,期望他能拯救亂世,一展宏圖。
兩年過去了,一天,孫臏收到了龐涓的一封信,說是自己已當(dāng)上了大將軍,邀請他到魏國,共同輔佐魏王。孫臏很高興,就找老師商量。老師看了信沉默不語,但還是同意孫臏下山。
孫臏一到魏國,龐涓就把他推薦給魏王,很得魏王賞識。從此,二人經(jīng)常在一起共商國家大事,談?wù)摳粐鴱姳溃⒀杏戧嚪ê陀帽摺}嬩敢妼O臏高出自己許多,才知道先生已把兵書傳授給了孫臏。他想借兵書來讀,孫臏只好以實相告,先生不讓帶下山來。龐涓悶悶不樂。
突然有一天,孫臏被一群刀斧手綁架,用了一頓大刑,還被挖去了兩只膝蓋骨,然后拋進監(jiān)獄。孫臏痛得死去活來,不僅大聲責(zé)問士卒,士卒并不答話,只說是魏王的命令。孫臏感到自己冤枉,自己沒有任何過錯,卻不知為何受此大刑,他多么盼望龐涓能替自己說句公道話啊!龐涓果然來了,他抱住孫臏的廢腿哭得涕淚橫流:“魏王怎么干出這種事來呀!”孫臏也泣不成聲,請龐涓搭救。龐涓絕望地說:“若是旁人還成,可對魏王,我能有什么辦法呀!”
龐涓每天都到獄中來看望,還讓人送來好茶好飯供孫臏食用。孫臏非常感動,心想患難識知己,還是老同學(xué)好啊。孫臏自從兩腿殘廢以后,萬念俱灰,心想自己飽讀兵書,而今卻成廢人,不能建功立業(yè),活著還有什么用呢?幾次想自尋短見,卻被龐涓勸阻,并說愿意伺候他一輩子。孫臏聽后,感動得熱淚盈眶。
有一天,龐涓又來看孫臏,閑聊起來。龐涓說:“師弟啊,你要振作起來,你雖然殘廢了,不能統(tǒng)兵打仗,建功立業(yè)。但是,你還可以把自己的用兵之道寫下來,著書立說,傳之后世,同樣可以流芳百世啊!”聽著龐涓語重心長的話,孫臏感到很有道理,不禁點頭稱是。
自那天以后,孫臏起早貪黑,廢寢忘食,每天寫兵書不停。龐涓來得更勤了,噓寒問暖,察看寫兵書的進度,還勸他當(dāng)心身體。孫臏感謝龐涓深厚的友情,更加勤奮,心想寫成后送給龐涓,以答謝他的照顧之恩。
幾個月過去了,兵書很快就要寫成了。一天,看守孫臏的老獄卒熱心地對孫臏說:“先生的兵書寫成之后,我一定設(shè)法給你送回家去。”孫臏微微一笑,說:“老人家,不必了,兵書寫成之后我就送給龐大將軍。我們是同窗好友,交給他,我就放心了。”
獄卒一聽,驚訝得張大了嘴,半天說不出話來。孫臏驚奇地問:“你這是怎么了?”老獄卒長嘆一聲,悲涼地說:“先生,你太仁厚了,害你的正是龐將軍啊!是他嫉恨你的才學(xué),才設(shè)計陷害你的啊!”的確如此,龐涓雖然足智多謀,可是心胸狹窄,妒賢嫉能。他見孫臏熟讀兵法,惟恐影響自己的前程,就設(shè)計陷害,并用了刖刑,使他不能統(tǒng)兵上陣,并想法騙取兵書。
孫臏一聽老獄卒的話,猶如青天霹靂,驚的他目瞪口呆。他思前想后,終于恍然大悟,識破了龐涓的險惡用心。他憤怒已極,沒想到自己敬重的同窗好友,竟是一個奸詐小人。他把寫好的兵書全部燒毀,并想好了對策。
第二天,龐涓來到獄中,見孫臏蓬頭垢面,又哭又笑,瘋瘋癲癲,寫好的兵書也已燒毀,氣得他立刻命人把孫臏關(guān)進豬圈里,監(jiān)視起來,看他是真瘋還是假瘋。誰知,不一會兒,孫臏便枕著豬槽呼呼大睡了。
從此,孫臏不吃不喝,瘋瘋傻傻,整日與豬廝混在一起。老獄卒非常同情孫臏的遭遇,見他一天天消瘦下去,整天悶悶不樂。這事被老獄卒的老伴知道了,獻計道:“用烏樹葉子浸拌糯米,煮成飯后捏成小團子,跟豬糞的顏色、形狀差不多,既可瞞過龐涓,又可救孫臏的性命。”老獄卒聽后大喜,忙讓老伴快做。這天正好是立夏,老獄卒在值班時,就把烏米團子塞給了孫臏。
聰明的孫臏不點自明,等龐涓來看他時,就笑嘻嘻地順手抓起身邊的豬糞,“噼里啪啦”地朝龐涓扔去。龐涓左躲右閃,還是扔了一身豬糞。孫臏拍手笑道:“這豬糞這么好,你不吃,我可要吃了。”說著,他摸起一個個“豬糞”吃起來。龐涓看到孫臏吃豬糞,這才相信他是真瘋了,就這樣放松了對他的看管。
齊國早就聽說孫臏的才名。田忌就派人同老獄卒一起設(shè)計救出了孫臏。孫臏來到齊國,被拜為軍師,坐在輪椅上指揮打仗。后來,齊國和魏國交兵,在馬陵道這個地方,孫臏打敗魏軍,射殺了龐涓,終于報仇雪恨。
孫臏十分感激那位老獄卒,每到立夏,他就要吃一頓烏樹葉糯米團。人們欽佩孫臏的氣節(jié)才華,也在立夏時做烏米飯吃。立夏吃烏米飯的風(fēng)俗便形成了。據(jù)說,吃烏米飯還能祛風(fēng)敗毒,連蚊蟲也不會叮咬了。
立夏的故事 篇10
立夏“稱人”的第二種傳說與三國時的蜀后主劉禪有關(guān)。
三國末期,后主劉禪經(jīng)營的蜀國已是兵微將寡國力不繼。這一年魏國大將鄧艾奉命率大軍伐蜀,兵逼劉禪投降。蜀國有位忠臣叫正,他對鄧艾提出“劉禪乃一國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點虐待,不能瘦一星半點肉,不然寧死不降”。鄧艾答應(yīng)了這一條件。
劉禪投降后被帶到了當(dāng)時魏國的都城洛陽,魏國公封他為安樂公,賜給他住宅、綢緞萬匹、美女百名。劉[禪從此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竟沒有半點忘國之恥。第二年正叫人給劉禪稱了一下體重,這忘國之君不僅沒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國演義》里有詩說“追玩作樂笑顏開,不念危土半點哀。快樂異鄉(xiāng)忘故國,方知后主是庸才。”
立夏的故事 篇11
據(jù)說,烏米飯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那時叫“青精飯”,是道家求長生不死的食品。杜甫《贈李白》詩曰:“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清朝詩人屈大均也有“社日家家南燭飯,青精遺法在蘇羅。”蘇羅指蘇浮山。乾隆年間《本草綱目拾遺》載有“王圣俞云:烏飯草乃南燭,今山人寒食挑入市,賣與人家染烏飯者是也。”
關(guān)于烏米飯的來歷,各地也有許多傳說。流傳最多的就是戰(zhàn)國時期孫臏的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孫臏被迫害關(guān)在豬舍,老獄卒用烏樹葉煮出烏黑的糯米飯,再捏成豬糞樣的飯團,偷送給孫臏吃。孫臏不僅靠這個方法活了下來,身體還很健康,最終逃出監(jiān)獄。孫臏第一次吃烏米飯就是在立夏那天。
立夏吃烏米飯,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目蓮的母親在十八層地獄餓鬼道受苦受難,目蓮修行得道后,費盡周折,求得恩準,去地獄看望母親,但每次備了飯菜都被沿途的餓鬼獄卒搶吃一空。目蓮為了讓挨餓的母親吃上飽飯,百思不得其法,為此,經(jīng)常在山上徘徊。
有一天(其時為農(nóng)歷四月初八),目蓮在無奈、煩躁之中,不經(jīng)意地在山上隨手摘下身邊矮樹上的葉子,放入嘴中無聊地咀嚼,發(fā)現(xiàn)這種樹葉香潤可口,葉汁烏黑。目蓮心想,如果用這種樹葉汁浸米,燒成烏黑的米飯給母親送去,就不會遭獄卒搶吃。于是目蓮就將采摘的'樹葉拿回家搗碎,用葉汁浸米,蒸煮成烏飯后,再給母親送去。果然,餓鬼獄卒們不再爭搶,而目蓮的母親總算吃上了飽飯。目蓮也最終救母脫離餓鬼道。
另一說法是宋將楊文廣被奸臣陷害入獄,他姑婆楊八姐送飯,常常被獄卒扣下吃了,于是楊八姐想出辦法,用烏飯葉做飯送去,獄卒看到這種烏黑的食物就不敢吃了。
其實烏米飯的風(fēng)俗由來已久,古時叫做“青經(jīng)飯”,并且不只限于杭州,在浙江其他地方、江蘇和江西也有立夏吃烏米飯的風(fēng)俗。
立夏的故事 篇12
谷雨已過,立夏來臨。
立夏,意味著夏天就要到來,天氣也會越來越熱。植物生長繁茂,放眼望去,萬紫千紅,翠色欲滴,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立夏,我最喜歡也令我難以忘記的就是“撞蛋”。每年的這一天,學(xué)校都會給每名同學(xué)送上兩個茶葉蛋。于是乎,有趣的“撞蛋”活動開始了。
瞧著大家一個個昂首挺胸、胸有成竹的樣子,都對自己的蛋充滿了信心。我也是如此,看了看手里的蛋,打算尋找對手。但我轉(zhuǎn)念一想,前面還是要保存實力,等到中后期再出手,這樣勝算會高許多,畢竟別人在比賽中會消耗一定的實力,而我卻完好無損,勝算自然大了,豈不快哉?
我化身為“比賽觀察員”進入每一個賽場觀戰(zhàn),順便偷學(xué)點技巧。賽程過半,我有點耐不住性子了,決定不再觀望。我松了松手腕,加入了戰(zhàn)斗。我一路披荊斬棘,戰(zhàn)勝了兩三個同學(xué),但由于前面沒有參賽,缺少經(jīng)驗,最后我的兩個蛋還是光榮“犧牲”了。
最后的幾名同學(xué)開始為“蛋王”而戰(zhàn),參賽者比賽激烈,我們這些助威者也十分興奮,場面熱鬧非凡,時間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流過……
立夏,是春天的尾聲,是夏天的開始,也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立夏的故事 篇13
立夏來了,你托清風(fēng)攜帶一縷炊煙于我身旁。我與你在清晨的露水與塵光中站成一棵樹的姿態(tài),眺望遠方。天光云影,碧心蕩漾。就讓這一切變得重要。我與你度過的所有的白晝與黑夜,所有的感受,所有的細節(jié),所有的交流。
穿透始終的靜,覓來一聲刺耳的鳴叫。于是你慢慢地走近,輕撫我的衣袖,然后離開。我嗅到了新葉的純美,你讓窸窣的陽光灑在我的肩上、臉上、指縫間。交相輝映的光線仿佛讓我置身于歲月凝眸間,慢慢地走,慢慢地流。我讓草兒代我向你訴說心中的歡喜,說上蝶兒代我向你祝福。于是我低眉于塵埃之中,生生滅滅。
你帶來了收獲,帶來了欣喜。油綠油綠的麥田里有你的身影,叢林中你點綴了一整片綠,池塘里你掀起了一陣蛙鳴……你喚醒了沉睡著的大地,讓它開始自己的使命。梧桐花香,沁人心脾,淅淅瀝瀝的綿雨過后,滿花滿溪,云煙氤氳,好不氣派!
堤岸隨著水勢走,窄窄長長的,留下道道水的印痕。夕陽的余輝映照于水面,波光粼粼。撥開表層瀲滟波光,那些水底的油油小草心細如發(fā)。偶爾的海鷗啄了一下游魚的尾巴,心就被牽著,淺淺地疼,直到遇見你。你吹來了夜的明媚,月的皎潔,蟲鳥的和鳴。憩息于樹木中,不讓誰看見,獨自消受這份寧靜與優(yōu)美,獨自沉潛你帶來的深幽時光。于是我們就這樣靜靜地遠遠觀望著,微笑著,沉默著。讓我在你的沉默中,與你對話,你的沉默簡如一盞明燈,單純?nèi)缰腑h(huán)。你就像黑夜,擁有全部的星星,閃閃發(fā)光。你就是光,我心頭永遠不會消散的光,永恒的、不變質(zhì)的、刻骨銘心的光!
當(dāng)你望著我時,我的世界變得一塵不污。像山泉,叮咚作響,清澈蜿蜒;像銅鈴,隨風(fēng)擺動,悅耳動聽。我牽著你的手一起去日喀則,享受日照金山的大氣磅礴;去欣賞可可西里大戈壁上藏羚羊如疾的身姿;去采擷錯拉湖鮮艷的油菜花;去普羅旺斯尋找熏衣草的美妙……
立夏時節(jié),不冷不熱,像一杯溫水,就像我對你的態(tài)度,總是熱切期待未來,同時又害怕離去。就像當(dāng)初,我多么想挽留你于我身旁,而秋的蕭瑟與冬的嚴寒總將你絕然推開。畢竟,季節(jié)的輪回是的必然性,我只有在稍縱即逝的光陰里緬懷昔日的美好。你自身的美好,只與你的本真有關(guān),與形容無關(guān),與修飾無關(guān),與自身以外的世界無關(guān)。
我在晚風(fēng)漸起時對著一片紫藤蘿瀑布歇斯底里,我用整個夏天與你告別。
立夏的故事 篇14
萬物皆長,蛙聲蟬鳴的立夏有又悄無聲息地來到了我們身邊。在立夏有一個重要的習(xí)俗——斗蛋,近期老師們也準備在教室里舉辦一次激烈的斗蛋大賽啦!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些蛋,挑了幾個剛強無比的“蛋勇士”,在上面畫上了我心愛的恐龍。第二天我來到了學(xué)校,各式各樣的蛋映入了我的眼簾,有的“蛋勇士”穿上了“西瓜鎧甲”,有的“蛋勇士”系上了鮮紅的“頭巾”,還有的“蛋勇士”則變成了戴眼鏡的“小黃人”……
這時祁老師大聲宣布:“斗蛋比賽現(xiàn)在開始,請同學(xué)們先拿出雞蛋。”我趕緊請出小巧玲瓏的“雞蛋勇士”,只見“雞蛋勇士”,正舞動著拳頭,仿佛馬上要和對方打起來似的,祁老師一聲令下:“開始!”我抓起“雞蛋勇士”一步一步,緩緩地,小心翼翼地靠近對方的“雞蛋勇士”,“咔嚓,咔嚓”一聲接著一聲地脆響,在教室里此起彼落,我的對手睜大了眼睛使勁瞅了瞅,他嘆了口氣,搖了搖頭,把打碎的那頭對向了我,我看見了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大聲喊了出來:“我贏了!我贏了!”
我成功的通過了第一局比賽,來到了第二局比賽,我看了看對方的蛋比我大許多,我開始緊張起來,看著對方的“蛋勇士”一步步地逼近,我的心繃得越來越緊,“咔嚓”一聲,唉!我的“雞蛋勇士”最終還是壯烈犧牲了。我請出了我最有信心的“鵝蛋勇士”,“鵝蛋勇士”,像大猩猩一樣捶打著自己的胸膛,樣子挺英勇,“鵝蛋勇士”剛出一招猛攻,只聽“咔嚓”一聲,“鵝蛋勇士”也光榮犧牲了。看著對方在椅子上手舞足蹈,眉飛色舞時,我心里小聲埋怨:“鵝蛋呀鵝蛋,你怎么這么不爭氣呢?”
雖然兩次都輸了,但這并不影響我斗蛋時獲得的快樂!
立夏的故事 篇15
如果把立夏比作一幅季節(jié)的版畫,那么鄉(xiāng)村的五月,就是畫面上最具活力的一部分。那不是用淺淺的線條勾勒出來的簡單圖案,而是用一塊一塊青綠的菜園,一片一片金黃的麥地,一樹一樹鮮紅的石榴花,還有日趨成熟的梅子,嫩綠的小荷,窈窕的茄子,豐滿的豆莢……季風(fēng)飽蘸這些充滿生機與色感的顏料,恣意揮灑,來突出鄉(xiāng)村五月的風(fēng)韻。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蔭初密,簾櫳暑尚微。”谷雨之后,氣溫漸高,燕子呢喃,柳樹成蔭。陸游的《立夏》,就像一幅鄉(xiāng)村的寫生圖,淡淡的筆墨,描繪出鄉(xiāng)村進入立夏時的情景。其實這花是沒有盡的,桃李雖然謝了,米蘭、茉莉含苞待發(fā),但鄉(xiāng)村的五月花,依然綻放得那樣美麗,引得蝴蝶翩翩,蜜蜂纏綿。季風(fēng)拂過鄉(xiāng)野村落,月季怒放,杜鵑盛開,還有鳶尾、石榴花、南瓜花……姹紫嫣紅,爭芳斗艷。房前屋后,河流路邊,一樹一樹素雅的槐花,盛開在和煦的陽光之下,那是鄉(xiāng)村特有的風(fēng)景,紫的、白的,陣陣襲人的花香,令人心曠神怡,襯托出鄉(xiāng)村五月詩意的美。
走在鄉(xiāng)村的五月里,到處洋溢著勞動的氣息。田間地頭,越冬的小麥金黃一片,暖風(fēng)中垂下飽滿的穗。農(nóng)諺云:“立夏三朝遍地鋤,鄉(xiāng)村五月多勤勞。立夏麥苗節(jié)節(jié)高,平田整地栽秧苗。”進入立夏起,鄉(xiāng)村的農(nóng)事日漸繁忙,布谷鳥的歌聲在田野上縈繞,棉花、玉米開始旺盛的生長,施肥、鋤草、除蟲、播種,犁耙水響間,油菜地已急不可耐地等待響起開鐮的回聲。看到這一幕情景,便仿佛走進了宋代詩人范成大的《村居即事》:“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采了蠶桑又插田。”是啊!季風(fēng)飄過四月的阡陌,田園日益豐腴,農(nóng)人用汗水滋潤著五月,烘托出立夏燦爛生動的主題。
鄉(xiāng)村的立夏是一首抒情的詩,小橋流水,鵝鴨嬉戲,環(huán)繞著一衣帶水的村莊,艄公的槳聲,將鄉(xiāng)村五月的風(fēng)情擺渡。池塘和溝渠間,水草拱出泥土,小荷露出綠色的尖尖嫩角,在水面上盡情嫵媚。不知從何時起,仿佛一夜之間,蛙聲陣陣,敲響五月的鼓點,伴隨著雞鳴犬吠,為鄉(xiāng)村的立夏,譜寫一曲激情的旋律。我愛鄉(xiāng)村的立夏,自在,樸實,那種寧靜安然中孕育的火熱情節(jié),滲透著鄉(xiāng)村的原生態(tài)氣息,令人酣然而醉,為之神往。
鄉(xiāng)村的立夏蘊藏著一種綿綿的情愫,一旦開啟這扇門扉,所有的鄉(xiāng)情會隨著夏天一涌而來,彌漫成裊裊的炊煙,在五月的艷陽下,流動著鄉(xiāng)土生活暖人的潮汛。
立夏的故事 篇16
甜甜樂幼兒園里面的臭椿樹去年八月被“利奇馬”吹倒了,所以往窗外張望時,只看到兩棟白墻灰窗樓房中間一棟土黃色水泥外墻的爛樓。以正下雨的灰色天空為背景,倒也相當(dāng)別致。
去年五一,臭椿樹還立著,枝繁葉茂,一副生機勃勃的樣子,大概沒有想到被臺風(fēng)吹倒;網(wǎng)易云音樂里面The Cure低吟淺唱《Lullaby》,使人不思進取;因為棋臭,在“弈城”上再也找不到梁實秋先生的棋樂。今年,“疫”滿全球,幾乎一切人類活動都停擺,電視里轉(zhuǎn)播的球賽都是從前的錄像。田里的蠶豆比以往早熟,本想連殼一并吞下,卻不得不去殼而食。連一直喜歡的看書都著魔一樣停止了。思考也停止了。唯有不停的是不用燒腦的運動。
不能飛,不會游泳,只能借助環(huán)城水系公園的硬跑道或跑或走。一刻不停被KEEP監(jiān)督,都起了“反心”。不過還好,淀浦河南岸的小綠地里總有幾個人和四五條不同的狗溜達,呼兒喚女,讓原本枯燥的跑步一下子有了意思。
一個年近四旬剪著毛碎頭的年輕人,一米六出頭一點,七十五公斤上下,天庭飽滿,面白須凈,白T恤,黑短褲,手拿狗繩,每次在我跑第三圈的時候,隨一條泰迪一條馬林諾斯出來,溜達一圈就不見了。可是,當(dāng)一位牽著一條薩摩耶一條比熊三十歲左右的少婦——七分牛仔褲,右大腿后側(cè)破著一厘米寬十厘米長的洞——出現(xiàn),毛碎頭和他的狗至少要溜達三圈。一來幾匹犬互相交流,二來和少婦聊聊養(yǎng)犬心得,在死氣沉沉的口罩期盡顯盎然春意。
立夏的故事 篇17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全家團圓的中秋節(jié)、熱鬧非凡的端午節(jié),今年的5月5日是我們的立夏節(jié)。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做茶葉蛋,燒立夏飯。早上,我吃了茶葉蛋就去了外婆家。外婆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一桌菜,筍、大豆、還有豆腐……聽外婆說,吃筍可以使腳骨強健,吃了豆腐夏天就不會長痱子,皮膚也會像豆腐一樣光滑柔嫩。
下午,我和爸爸媽媽斗蛋。我先和媽媽比,我拿著蛋,用力向媽媽的蛋撞去,只聽“啪”的一聲,我的蛋“壯烈犧牲”了。我很疑惑,媽媽告訴我:“斗蛋時,手要握住整個蛋,只露一個尖尖頭。”我又拿了一個蛋向爸爸“進攻”,爸爸嘲笑我的蛋肯定會輸。不比比怎么知勝負?我握緊蛋,向爸爸的蛋撞去。這次又是“啪”的一聲,爸爸吹牛吹破天啦!我贏了,樂得一蹦三尺高。
晚上,我們做了立夏飯,里面放了粳米、糯米、豆、筍、咸菜、火腿肉。一開鍋,香味撲鼻而來,真讓人垂涎三尺。在歡聲笑語中,我們又飽餐了一頓。立夏真快樂,我希望整個夏天都很快樂!
【關(guān)于立夏的故事(通用17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立夏的謎語05-05
關(guān)于立夏的詩句05-07
關(guān)于立夏的諺語大全05-06
有關(guān)于立夏的詩詞04-22
關(guān)于早春立夏的詩句04-16
幼兒園語言故事立夏的故事教案(精選8篇)05-07
立夏游玩的詩句(通用100句)05-06
有關(guān)于立夏詩詞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