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元宵節的文化意義

時間:2021-04-07 19:10:38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元宵節的文化意義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元宵觀燈的盛況,在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文里,留下了眾多令人神往的記載。它以熱烈喜慶的民俗意蘊和團圓浪漫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歲時文化中大放異彩,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文化意義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此時一元復始,大地回春,同時國人歷來重首尚新,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比如唐《兩京新記》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同時,元宵節還突破了長安宵禁的限制,使得民眾社會娛樂空間和時間大大拓展。與此相對應的`,是女性這一歷來為禮教所束縛的群體,也暫時獲得自由,可以盡興參與到元宵節狂歡中。在唐朝,不僅平常深鎖宮闈的宮女們可以參加元宵節的盛裝游樂,長安郊縣的少女少婦們,也可以在燈輪下踏歌三日夜,“歡樂之極,未始有之”。這狂歡喜慶的習俗,隨著明清市民社會的發展,不僅日趨極盛,還增加了舞獅子、鬧龍燈、猜燈謎等新的習俗。小說《鏡花緣》里記載多九公在智佳國猜了一個出典于《孟子》、謎面為“萬國咸寧”的燈謎,謎底為“天下之民舉安”,可見元宵節還有祈求國泰民安的寓意。

  說到祈福,這也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文化主題。清代蘇北地區,元宵夜要引火燒田,祈求豐收,童謠唱:“燈籠亮,火把紅,正月十五炸麻蟲,場邊田邊都炸到,炸得害蟲影無蹤。”陜西一帶還有掛燈籠“照黑角”的習俗,寓意把家里所有黑暗角落都照亮,以示驅邪納福。另外,清代廣東還有婦女元宵節祈子的習俗。

  元宵節還是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節日。有情人在元夕夜或初盟月下,或終成眷屬。前者有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里所載的“東風夜放花千樹”,“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浪漫描寫。后者有《太平廣記》所記載的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其妻樂昌公主,飽經世亂而忠貞不渝,最終破鏡重圓的溫暖故事。這些,都為元宵節注入了溫馨的文化氣息。

  元宵節是中國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之一,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意蘊,鼓舞和溫暖了我們千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精神家園,我們一定要把它珍惜好、傳承好。

【元宵節的文化意義】相關文章:

古代關于春天的文化意義04-15

《文化苦旅》中有意義的句子大全07-16

四大名著的文化意義12-14

關于元宵節的文化經典故事04-17

傳統文化元宵節作文03-30

葡萄酒包裝和酒文化之間的意義09-06

元宵節社區文化活動方案02-22

元宵節文化活動方案(精選6篇)01-05

小區元宵節系列文化活動方案02-1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自拍vr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精品 | 午夜福利93波多野结衣 | 在线看黄Ⅴ免费网站免费看 | 在线人成网站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