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羋月
電視連續劇《羋月傳》轟轟烈烈地播放以來,頗牽動了億萬觀眾的心。但你可知道歷史上真正的羋月是誰,她的生平事跡是咋樣的?且聽筆者為你道來。不過,電視劇畢竟是演義,是戲說,史書上記載的這個人物雖也大名鼎鼎,卻沒有那么多的傳奇色彩。
羋月姓羋,但她的名字是否叫月,不好說,因為筆者資料有限,不知道是《羋月傳》的編劇給她起的名字,還是有所出處,反正史書上稱她為羋氏。這個不重要,那個時代,除了她的生身父母或許叫過她的乳名,沒人叫她的名字,原因是,她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太后,沒有人敢稱呼她的名字。
在戰國時期,羋是楚國的國姓。羋氏出身于楚國的貴族家庭,及笄后嫁給秦惠文王為妾。惠文王死后,由王后所生的一個兒子繼位,叫秦武王。武王在位僅三年就薨逝了,由他的弟弟繼位,即秦昭襄王。昭襄王是羋氏的兒子,羋氏就成了王太后。因羋氏逝世后謚號曰宣,便被稱為宣太后。
宣太后最初嫁給秦惠文王的時候,被封為八子,地位并不高。秦國的后宮共分八個等級,依次是: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但惠文王寵愛羋八子,使她接連生下了三個兒子,母以子貴,羋八子的身份自然也就日益尊貴了。惠文王死后,他的王后與繼位的武王,為了削弱對王權有威脅的羋八子的勢力,就將她最能干的一個名叫贏稷的兒子送到燕國去當了人質。羋八子的地位急劇下降,她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然而,貴人多磨難,天必賜良機。好勇尚武的武王在攻下東周的首都洛陽后,急不可耐地直奔周室太廟,觀看大禹留下的九鼎,力大過人的`他不顧身邊將軍的勸阻,要舉起其中的一鼎,結果力不能及被掉落的大鼎砸傷了右腳,當夜就氣絕身亡了。武王沒有子嗣,其兄弟們便紛紛爭奪王位。羋八子也蠢蠢欲動,在其擁有兵權的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的支持下,使用武力,強行擁立在燕國做人質的贏稷登上王位,即秦昭襄王,羋八子自然成了王太后,并臨朝稱制,開始了她掌權長達四十一年的政治生涯。
宣太后秉政之后立即封弟弟魏冉為將軍,控制了秦國的軍政大權,于秦昭襄王二年(公元前305年)平息了國內爭奪王位的季君之亂,接著又封弟弟魏冉為相,并封穰侯,同時又封同父弟弟羋戎為華陽君,封兒子王子芾為涇陽君,封另一個兒子王子悝為高陵君。至此,宣太后形成了黨親專政的格局,威震天下。她以獨具的膽識、強有力的政治手腕,維護了國家內部達三十余年的持續穩定。
至于宣太后執掌大權以后的作為,史書評價她殺伐決斷,不拘小節。
譬如,義渠國君來朝賀,宣太后見他年輕力壯、桀驁不馴,出于國家利益考慮,就與他私通,而且這對姐弟戀竟然長達三十多年,還為義渠王生下兩個私生子。后來秦國強大了,宣太后便首先發難,將義渠王以及她與義渠王的兩個私生子一并殺掉,一舉滅了義渠國,足見她的殺伐決斷。
又譬如,韓國被楚國圍攻五個多月,情急之下向秦國求救。宣太后對韓國來使尚靳說:我服侍惠王時,他把大腿壓在我身上,我感到疲倦不能支撐,可他把整個身子壓在我身上時,我卻感到很輕松,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感到舒服。你們要求我們解救你們,這是費人費糧費錢的事,你們總得給我們一些好處吧。兩國外交大事,本來很嚴肅,宣太后卻拿夫妻生活作比喻,足見她的不拘小節。
隨著兒子昭襄王的長大、成熟,他對母親宣太后獨攬朝政愈來愈不滿,在一個叫范雎的人的勸說、慫恿下,堅定了排除太后黨親勢力的決心。昭襄王封范雎為相,大力改革,嚴明朝綱,采取非常手段,終于將太后一族在朝中的勢力肅清,結束了宣太后的統治。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宣太后被廢;次年十月,宣太后逝世,葬于芷陽酈山。
【歷史上的羋月】相關文章:
羋月的朝代解析04-14
羋月傳的經典語錄精選03-07
羋月傳的經典臺詞12-14
觀《羋月傳》有感04-23
羋月是哪個朝代的任務04-14
羋月傳是哪個朝代的03-30
羋月傳經典臺詞03-08
《羋月傳》經典臺詞03-31
羋月的演講稿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