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李白參加過科舉嗎

時間:2023-08-02 08:36:05 毅霖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白參加過科舉嗎

  唐代詩人李白參加過科舉嗎?李白終生都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呢!有人說是因為李白心高氣傲看不上,但有人說是因為李白沒有考試的資格,對于這兩種說法我們保持中立,接下來一起分析唐代詩人李白為何不參加科舉考試?

李白參加過科舉嗎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創舉,甚至對全世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法國大革命前夕,那些啟蒙思想家對中國的科舉推崇備至,因為它打破了貴族對政府的壟斷,使所有人都獲得了參加政治活動的權利。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講科舉制也是現代文官制度的基礎。

  李白參加過科舉嗎

  科舉制起自于隋,大行于唐,尤其是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參加科舉已經日漸成為知識分子重要的仕途門徑,全天下的知識分子無不以考上進士為榮耀。唐代進士科科舉考試主要是考經學和雜文。雜文即文學作品,李白文采甚高,這對于他來說應該是優勢。

  而且唐代科舉不實行糊名,也就是說考卷上考生名字是不用遮掩的,考官對考生的信息一目了然。也正因為如此,考生在科舉前有沒有社會名望是很重要的。所以當時的很多考生考試前常常去考官家呈送自己得意的文章,期待留個好印象,這也就是所謂的行卷。李白詩名遠揚,社會名望大,朝中很多人都知道他,這對于李白來說也是個優勢,那么為什么李白不參加科舉呢?

  這不是李白不愿意,而是他沒資格。關于李白的家世,目前歷史學界還沒有定論。

  李白家族的身份,其家族為何流落到西域碎葉,李白是不是出生在碎葉,甚至他是不是有外族血統,都是眾說紛紜的。這些問題我們暫且不去追究,單說李白家以何為業這一點。在李白小時候甚或是出生前,李白家就已經從西域碎葉遷居到了四川江油。西域農業不發達,最發達的是商業。

  李家是以商為業

  而且古時重農抑商,商人往往被視為游手好閑者,被士大夫們瞧不起,加之李白對自己的家世諱莫如深,只說父親督促其讀書云云,因此學者們認為李家是以商為業。另外,李白很有錢,那時有錢人要么是官,要么是商人,李家肯定不是官,那么是商人的可能性就極大了。

  李白終生不參加科舉,估計就是受到這個家世的拖累。《唐六典》規定: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親,自執工商,家專其業,皆不得入仕。

  《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也說:工商之家,不得預于士。意思是商人家的孩子和商人近親,皆不得入仕。這樣李白便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了。他最后當了翰林待詔,還是皇帝特批的。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先世隋時因罪流徙中亞,他出生在安西都護府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境內),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他在少年時期即“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好游俠。25歲時,抱著“四方之志”,出川東游,“南窮蒼梧,東涉溟海”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天寶初年曾進住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貶去職。

  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六十二歲病死在當涂縣令李陽冰家。李白幼時,他的父親對他進行過傳統教育,青年時接觸過道士和縱橫家,也受過儒家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他性格豪邁,渴望建功立業,但對當時的黑暗社會現實極為不滿,他熱愛祖國山川,同情下層人民,蔑視權貴,但也有一些飲酒求仙、放縱享樂的思想。他的詩現存九百多首,都收在《李太白集》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樂府詩約占四分之一,其代表作為《蜀道難》、《梁父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義詩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也是五七言絕句的圣手。五絕含蓄、深遠,只有王維可以相比;七絕則韻味醇美,音節和諧流暢,感情真率,語言生動,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標舉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標準,和王昌齡的七絕,被評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李白參加過科舉嗎】相關文章:

李白:“不屑仕進”背后的科舉棄兒05-21

古代科舉知識03-16

蒲松齡科舉中秀才的故事03-28

科舉制是哪個朝代的07-06

參字的組詞02-08

古代科舉考試童生試07-27

國學常識之科舉四宴05-22

憶李白09-14

采訪李白06-0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sa | 日本一区喷水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 先锋成在线人资源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