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狀元之最”
自隋唐開始科舉制以來,每個時期都有許多驚才艷絕的狀元出現。小編整理了中國歷史上的“狀元之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古代有多少狀元
據史籍記載,唐代共有狀元139人。五代十國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有狀元11人。宋代有狀元118人。元代的蒙、漢狀元共32人。明朝有狀元90人。清代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廢科舉制時,其間有狀元114人。總計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狀元504人。
狀元之最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
歷代狀元中,最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寶祐四年狀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被譽為“狀元中的狀元”。
歷代狀元中,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是清咸豐六年狀元翁同龢。他一生兩次為帝師,在晚清帝、后兩黨之爭中為帝黨首領。甲午中日戰爭后,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的主張,并密薦之于光緒皇帝,最終促成“戊戌變法”,使當時政局發生重大變化。
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開元初年武狀元郭子儀。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歷代狀元中,詩、畫成就最高的,是唐開元十九年狀元王維。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白)杜(甫)而下,當為第一”。
歷代狀元中,書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狀元柳公權。他精于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一大書法家顏真卿并稱“顏柳”。
拓展:最后一位狀元
劉春霖(1872年1944年),字潤琴,號石云。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劉春霖之中狀元,實屬偶然,在他的背后還有一段趣事。
公元1904年7月,清朝照例舉行了一次殿試,主考大臣經過認真挑選,把入選的試卷按名次排列,呈請慈禧太后欽定。
當時內外交困,憂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準備做七十大壽,想從科舉之中得到一點吉兆。她首先翻開主考官列為頭名的試卷,字跡流利清秀,文詞暢順華麗,內心頗喜。但目光一投向落款時,一股陰云陡然開起。奪魁的舉子是廣東人朱汝珍,一見珍字便想起了珍妃,因為珍妃支持光緒皇帝改良,使慈禧太后十分不悅,后來將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所以一見珍字便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廣東人,更使慈禧火上澆油。想起太平天國洪秀全,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高舉反清大旗的孫中山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廣東,在慈禧看來廣東人是她的克星,是無法容忍的,于是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到一旁。當慈禧翻開第二份試卷時,心頭又不禁高興起來。因為第二份試卷是直隸(今河北省)肅寧人劉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之意,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場春雨。加之直隸地處京畿,肅寧又象征肅靜安寧的太平景象,這對烽火四起、搖搖欲墜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筆圈定,名列榜首,發榜時劉春霖由原來的第二名而成了頭名狀元,經過主考官的保奏,為照顧社會輿論,朱汝珍的名字雖然沒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劉春霖之后了。
但是歷史是無情的,劉春霖中狀元后的第二年就廢除了科舉考試。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科舉制度被徹底取消,劉春霖便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狀元之最”】相關文章:
中國文學之最詩歌篇07-31
中國文化“四大”之最02-09
國學常識之中國文學之最07-31
中國世界之最手抄報文字素材08-30
水果之最06-24
春晚之最06-20
中國歷史上的十個遺憾04-18
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是誰?11-24
中國古代妃子真實照片盤點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