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佛學教你治病

時間:2021-08-12 20:36:34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佛學教你治病

  導語:現代人越來越講究養生,那大家知道學習佛家思想還能養生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佛教認為,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二種:

  一、為四大不調。即地大病相為身體沉重,堅結疼痛;水大病相為飲食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則會全身發熱,大小便不通;風大會引起肺悶,氣急嘔吐;

  二、貪瞋癡毒,貪是對于自己的喜愛境生起染污耽著的心;瞋心起時,血脈賁張,容易引起高血壓、心臟病復發等疾病;癡是愚昧無知,不明事理。

  佛教認為一切物質存在常性、無我性,只有心靈是獨立的、自由的。永遠維持心靈的寂靜,保持與靈魂的一致,那么健康長壽、永葆青春不過是取恒河一滴水那樣簡單。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佛學是一門杰出的心理學。佛學修持心性是要達到智慧的圓滿,斷除一切煩惱,這樣一來平衡了心態,尤其是樂觀看待生、老、病、死。佛教“禪定”的理念與方法是佛教養生的一大秘訣,人人都可以通過修禪充分調動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潛能,從而實現祛病強身,悅情養性,延年益壽。

  佛教說身內外“四大不調”能生404種病,修禪定得法者,可以祛除和治療404病。智凱《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宗四說:“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瘥矣。”

  根據佛經中的說法,根據病因把疾病分為四大不調:一是勞累過度、二是飲食不節、三坐禪不得法、四是鬼魔所侵。另外還有“業病”六類。因過度勞累和飲食不節所致病,以藥物治療為宜,并須注意保養身體,調節飲食。因坐禪不得法所生的“禪病”,用藥物治療效果多不佳,還須通過修禪定,以正確的方法對治才能痊愈。鬼魔所致病,在癥狀上主要指癔病一類,這種病須得“深觀力及大神咒”才能治愈。深觀、持咒,實際上也都是坐禪中自修或由大法師給予治療。“業病”是指因不善的行為所引生的必然果報,指的是醫藥無法治愈及各種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所致的`病,這類病須內修觀,外懺悔:內修觀屬禪定,外懺悔,實際上是一種解除精神負擔的心理療法,也須由佛醫師或大法師給予特別治療。

  總的看來,佛學雖說禪定有治病之效,但主要還是傾向于用藥物治療。佛教認為病從根本上說是“業報”,是人生所難免的,甚至成佛也未必能完全無病。佛教史料并非忌諱說釋迦牟尼也有背痛等病。許多定功高深的高僧乃至如藏傳佛教認為是活佛的人有時也會有病,在佛教看來也是完全正常的。大乘佛經中說修學佛道,可以把今生后世應受的罪果報轉變為現前的小病小災,因此修禪者有病,完全可以被解釋為修得好的表現。漢傳佛教禪宗等,“以病苦為良藥”,作為磨練道力的良機,一般不專門修禪定去治病。當然,這種不以病為病的超脫態度,從另一意義上來說,正好是一種最高深的禪定治病法。

  佛教學認為坐禪修練者若長久入定,因生理活動的抑制與能量的消耗,會導致身體虛弱瘦損,必須依法補養。補養之法,不外飲食藥物與禪觀二途。《禪秘要法經》說,僧尼修“一門觀”時,“當乞好美食及諸補藥以補身體。”修“四大觀”時,“當學觀空故,身虛必勞,應服酥及諸補藥。”

  觀想補養,《禪秘要法經》叫做“補想觀”,觀法為:先觀自身空如皮囊,次觀項門洞開,有諸大神手持金瓶,盛諸“大藥”,灌入自己頭頂,充滿全身。此觀須修三個月,下坐后配合飲食藥物補養,就可使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佛學教你治病】相關文章:

佛學能治病?03-20

治病12-03

精選佛學經典語錄04-05

佛學經典愛情語錄08-15

關于治家的佛學格言04-05

佛學勵志經典語錄05-12

佛學勵志名言警句02-26

吳用治病04-27

給表弟治病04-2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性 | 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在线观看少妇福利 | 日本美女天天爽夜夜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