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立春”解讀:“咬春”求福 “打春”祈豐

時間:2024-02-02 22:50:04 賽賽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立春”解讀:“咬春”求福 “打春”祈豐

  立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立春”解讀:“咬春”求福 “打春”祈豐,供大家閱讀!

“立春”解讀:“咬春”求福 “打春”祈豐

  “立春”解讀:“咬春”求福 “打春”祈豐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2月4日11時58分,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民俗專家表示,“立春”不僅是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被百姓格外看重的民俗節日,中國民間將其稱為立春節,有“迎春”“咬春”和“打春”等頗富意趣的民俗活動。

  “迎春”,是中華先民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春天、對農業的重視,也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的祈盼。

  專欄作家、天津市民俗專家由國慶介紹說,立春前一天需要迎春,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出現,《禮記·月令》中就有相關記載。迎春禮俗中還要迎春神,人們要穿青色服飾,布置青色旗幡等。

  除了“迎春”,我國民間有“咬春”的說法,即吃個生蘿卜消食防病。由國慶解釋說,因為蘿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現在“咬春”多是吃春餅和春卷。

  民間還有“打春”習俗,又叫“鞭春牛”“鞭土牛”。由國慶介紹,據史料記載,在漢代時,我國民間有祭春牛的習俗,就是用泥土捏成一個象征農事的耕牛。塑制春牛時,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當牛被打爛時,五谷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現如今,在一些農村仍有“鞭春牛”的風俗。

  有意思的是,立春時節,民間藝人還要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墻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后來人們根據歷象推算當年立春的時間,在春牛圖上表示出來,幫助農民了解立春的早晚。

  咬春的意思

  咬春,咋一聽以為是趙雷的歌?其不然,咬春是立春日吃春餅稱呼。立春這一日,漢族民間講究要買個蘿卜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講究時令吃食,立春這天要吃春餅,吃春餅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盤的,這一日從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胡同里吆喝:蘿卜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卜給孩子咬咬春。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漢族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搟成薄餅,烙熟后可揭成兩張。

  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

  清人專有《咬春詩》:“暖律潛催臘底春,登筵生菜記芳辰;靈根屬土含冰脆,細縷堆盤切玉勻。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響動牙唇;帝城節物鄉園味,取次關心白發新。”可以想像,那時咬春的風俗還是非常濃郁的。一個“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種韌勁兒,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風俗。

  咬春就是吃一些新鮮的野味,立春時節吃一些新鮮的野味,感受春天的氣息,據說“咬春”以后,整個春天不會犯困呢。咬春的食物,多以白蘿卜為主,而以薺菜為最佳——約三、五好友,去郊外麥田邊、向陽處尋找,有嫩綠的薺菜已經耐不住寂寞,鉆出地面迎春來了。輕輕的挖了出來,回家擇洗干凈,或沾甜面醬吃,或者炒雞蛋吃。廚藝好的,把它做了春卷,更多的是把它剁細了,與豬肉混合做餡包餃子,那才叫一個鮮美!故漢族民間流行著“寧吃薺菜鮮,不吃白菜餡”之說法。

  薺菜等營養價值很高,薺菜又名護生草、菱角菜,營養價值很高。據測算每100克薺菜含蛋白質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鈣420毫克,磷73毫克,鐵6.3毫克,核黃素0.19毫克,維生素攝氏度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營養要比一般種植蔬菜高得多。特別是胡蘿卜素的含量可與胡蘿卜相當,維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西紅柿還要高。薺菜藥用價值也很高,是中國傳統的中藥,藥用價值很高,全株入藥,性平,味甘,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藥效。其花與籽可以止血,治療血尿、腎炎、高血壓、咯血、痢疾、麻疹、頭昏目痛等癥。

  適宜各種內出血之人,諸如內傷吐血,咯血,產后子宮出血,月經過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潰瘍出血,視網膜出血者均宜食用;適宜乳糜尿,泌尿系結石,腎炎,水腫,高血壓之人食用;適宜胃潰瘍,胃痙攣,痢疾,腸炎,腹瀉,嘔吐之人食用;適宜眼病之人,如目赤腫痛,結膜炎,夜盲,青光眼,眼底出血,目生翳障者食用;適宜小兒麻疹,流行性感冒在流行傳染期間食用。

  打春民間傳說故事

  立春的習慣叫法是“打春”,打春的前一天叫“迎春”。要說這迎春、打春還有點來歷呢。

  神農氏嘗百草分五谷,開始了農業,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視,到周朝的時候把務農的事提到朝議上,一面制歷,一面責令地方官每年要舉行迎春的儀式。農為百業之本,春為一歲之首嘛,當然要隆重。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洗洗澡,穿上素服,不坐轎子不騎馬,步行到郊外,聚集鄉民,設桌上供,燒燒香,磕磕頭,在供桌前做一個土牛,讓扮作“勾芒神”的人舉鞭打土牛,把這土牛稱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

  把土牛當春牛,也不知鞭打了多少年,后來開始打紙牛了。用紙糊條牛,里面裝著五谷,就把這條紙牛叫“春牛”。在打春的前一天,叫“勾芒神”舉鞭狠打。牛倒了,紙爛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豐登。

  又過了不知多少年,把打紙春牛變成了真春牛。據說,一個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貶下去做小官。上任的那天,正是立春,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眾舉行迎春儀式,“勾芒神”正在用勁鞭打紙春牛,他覺著可笑,提筆寫了《春牛榜子》詩半首:

  不得職田饑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后,不再做那種可笑的事了,真心地關心起農事來,常常脫去官服,走到田間,和老農談桑論麻。有時,他還從農夫手中拿過鞭,扶著犁把學犁地。上任的第一個春天,他就把迎春的儀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也不壘土牛,搬來了犁子,拉來了黃牛,讓衙役們弄個竹筒子扎在地上,里面裝個絨雞毛,看看究竟是什么時候立春。常言說立春時刻陽氣升,他守著竹筒等啊等啊,等到了立春的時刻,只見那絨雞毛輕輕地飄出竹筒時,他迎天扯了個響鞭,牛走了,犁動了,春耕開始了。他犁了一遭又一遭,直犁到日頭落山的時候才回衙去。他回到衙里,有了詩興,提起筆,在上一年寫的《春牛榜子》下邊又添了兩句:

  歲首常思盤中餐,脆鞭一響打出春。

  就從這兒,人們把立春那天叫打春。也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出了些光顧享樂、不問國事的朝廷,不把農事放在心上,對農事不管不問。下邊的地方官看皇上都不問農事了,也就鉆在衙門里吃酒享樂,就是打春那天也懶得走出衙門。起初還有一個半個謹慎的地方官到時出來應付一下,后來,你看我不出衙門,我看你不出衙門,也就都不出衙門了,一來二去這周朝興起的迎春儀式全扔掉了。可是,迎春、打春的叫法依然在,打春牛的事兒在民間代代相傳。

【“立春”解讀:“咬春”求福 “打春”祈豐】相關文章:

打春05-09

風清春不老 谷聚歲常豐06-30

第十八章-西緒福斯和柏勒洛豐09-16

豐的組詞03-18

初一敘事優秀作文之打春09-06

07-03

06-22

知在福中不知福04-19

知在福中不知福04-19

希臘神話故事第18章:西緒福斯和柏勒洛豐06-0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不卡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丝袜 | 亚洲日韩首页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