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寒節氣的由來和傳統習俗介紹
小寒,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每年1月5日至6日交節。雖然冬至過后白晝漸長,但氣溫并沒有因此上升,反而是進入一年最寒冷的階段。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小寒節氣的來歷和民俗,供大家閱讀參考。
小寒節氣習俗
小寒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顧名思義,小寒,冷也,因為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就在小寒和大寒之間,而且與春節前的臘八節也“連”在一起。所以說,到了小寒,就說明春節快到了。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進入小寒年味漸濃,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為春節作準備。飲食上,涮羊肉火鍋、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為小寒時尚。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調養身體的做法。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后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而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制一點,吃到春節前后。
居民日常飲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為常見,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姜羊肉湯,近年來,一些傳統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現餐桌,再現了南京寒冬食俗。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墻壁相互擠)、斗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這個節氣年輕人注意不要因過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長出痤瘡。到了小寒,廣州傳統在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小寒時節的由來
小寒這個名字的由來,得追溯到古代的民俗傳統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釋:“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是冷氣積久而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還沒有冷到極致。冬至之后,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持續降低,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小寒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二個節氣了,寓意著我們已經進入寒冷的季節。
小寒為什么是最冷的
有些人可能會疑惑,小寒為什么是最冷的時候?小寒時節,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于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于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北半球的氣溫還在持續降低。冬至之后,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持續降低,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但對于南方部分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所以小寒是不是最冷的,具體也要看當地的氣候變化。
小寒的具體介紹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冬天寒冷的程度。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之內。但這只是一般性的規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一些。
古時候對小寒是非常看重的,例如到了小寒時節的時候,北方人就會吃煮菜,主要是一些偏暖性的食物。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已經慢慢的淡化,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注意適當的養生和保暖。
并且一般到了小寒的時候,也將接近一年的尾聲了,這個時候的年味也會變得非常的濃。大家已經差不多在準備過年要用的東西了,大街小巷也能夠聽到喜氣洋洋的新年歌,而小商小販也開始賣起了各種各樣的年貨了。
古人時候在意小寒的,還因為這個節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小寒到了,寒冬臘月也就即將來了,這個時候的古人特別注意保暖和保健。小寒后冬天的棉衣全都會上身,牲畜也要加料,“人到小寒衣滿身,牛到大寒草滿欄。”
而小寒和大寒之間,也有氣候上的相互對應關系,諺稱“小寒不寒寒大寒”。類似說法還有:“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凍土,大寒凍河”。這些諺語,都是在提醒人們注意早做準備,防凍防災,可見小寒在農事上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小寒時節的寒冷并沒有阻礙一些耐寒植物的生長,二十叫番花信風中的前三信開放了,“一信梅花開”,梅花因為在寒冬臘月開放,所以又稱臘梅。
伴隨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在橫斜的枝枝椏上,梅花頂著寒風綻放了,也會時不時的散發出香氣,這種不畏嚴寒的高貴品格引得世人大加贊頌“梅花香自苦寒來”。
天氣寒冷滴水成冰的季節,是人們賞冬景的大好時間。北國冰城哈爾濱的冰雕巧奪天工,松花江上的霧凇堪稱一絕,林海雪原呼號的朔風及不畏嚴寒的野生動物,把個寒冷的冬季給攪動得栩栩如生。
人們耐不住長夜的寒冷和寂寞,大家都紛紛開始了豐富多彩的廣外運動,參加體育鍛煉。“冬練三九”是說冬季適合人體熱量的散發,是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的最佳時機。
【小寒節氣的由來和傳統習俗介紹】相關文章:
小寒節氣詩句02-08
節氣小寒的詩句01-06
小寒節氣的詩句01-04
小寒節氣的詩詞01-04
節氣小寒詩詞02-04
關于節氣小寒的諺語11-17
關于小寒節氣的諺語01-04
描寫小寒節氣的經典詩詞03-03
小寒節氣優美句子01-03
關于小寒節氣的詩句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