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撰原與姓杜的人有關(guān)
“杜撰”這一詞義,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沒有根據(jù)的編造;虛構(gòu)。但是,“杜撰”這個詞語與姓杜的人有關(guān),而且還是姓杜的人撰寫出來的東西。
“杜撰”這一詞起源于唐五代,與杜光庭有關(guān)。杜光庭(850—933年),字圣賓,號東瀛子,浙江縉云人。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后到天臺山入道。杜光庭精通儒、道典籍,在四川做道士時,出于維護道教的目的,編撰神話故事闡揚道教,存世的有《靈異記》、《神仙感遇記》、《墉城集仙記》等;對道教儀則、應驗方面的著錄有《道德真經(jīng)廣圣義》、《道門科范大全集》、《廣成集》等!兜啦亍肥珍浧渲27種,200余卷,其中有很多是神仙怪異的內(nèi)容,屬于胡編亂造。由于是杜光庭所編撰,因此后世對于沒有事實根據(jù)而胡湊的著作,叫做“杜撰”。
還有一個姓杜的'人撰寫出來的東西稱“杜撰”也頗為流行,這個姓杜的人叫杜默。杜默(1019—約1085年),字師雄,安徽和縣人,北宋著名歌豪,他與詩人歐陽修、石延年相處甚密。其師石介作詩曰:“曼卿豪于詩,永叔豪于詞,師雄歌變豪,三人宜同稱。”故有“三豪”之稱?墒呛烙诟璧亩拍蚕矚g詩,有一次,石介和歐陽修在開封為再次名落孫山的杜默設宴告別,席間詩酒唱和。杜默在答謝詩中寫道:“一片靈臺掛明月,萬丈詞焰飛長虹;乞取一杓鳳池水,活取久旱泥蟠龍。”詩句可算豪放。但有人說此詩后兩句重復用了“取”字,犯詩家忌諱。杜默對此不接受,他說那是死守陳規(guī)陋習,而詩貴在意境,決不能以詞害意。因此,人們以后見到他的詩就說:“這是杜默所撰。”南宋王楙《野客叢書·杜撰》曰:“杜默為詩,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為杜撰……然仆又觀俗有杜田、杜園之說,杜之云者,猶言假耳。”
再后來,人們把不著邊際、胡編亂造的東西都稱為杜撰。盡管有些東西不是姓杜的人撰寫,但是“殊途同歸”,與杜光庭、杜默的“杜撰”堪稱“一脈相承”。
【杜撰原與姓杜的人】相關(guān)文章:
杜姓的起源與家譜03-16
英邑杜姓現(xiàn)狀日志04-29
杜撰的近義詞12-02
杜撰的詞語典故04-30
杜撰的近義詞是什么01-14
我敬佩的人——杜怡然04-22
杜秋娘是哪個朝代的人04-14
高考作文何必杜撰虛假故事04-02
杜杜先生的噴嚏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