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油條的產(chǎn)生相傳與痛恨秦檜
“油條起初的名字叫做“油炸檜”,據(jù)說最早是臨安人發(fā)明的。南宋高宗紹興 十一年,秦檜一伙賣國賊,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南宋軍民對此無不義憤填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油條的產(chǎn)生相傳與痛恨秦檜,歡迎大家分享。
油條的產(chǎn)生
中國人很早就在北方種植麥子,在南方種植水稻,依靠著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天恩賜的陽光雨露,以及自己的勤勞與智慧,發(fā)展出遙遙領(lǐng)先于世界的農(nóng)耕文明。但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麥面與大米只是充當(dāng)滿足口腹之需的主食。兩宋時代,隨著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的增加,人們的飲食需求開始從胃的低層次上升到舌尖的高層次,麥面與大米逐漸被開發(fā)成口味更加豐富的風(fēng)味小吃。
宋朝的面食點(diǎn)心花樣繁多,面條類有晻生軟羊面、桐皮面、鹽煎面、雞絲面、插肉面、三鮮面……;饅頭類有羊肉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蟹肉饅頭、糖肉饅頭、裹蒸饅頭……;燒餅類有千層餅、月餅、炙焦金花餅、乳餅、菜餅、胡餅、牡丹餅、芙蓉餅、熟肉餅、菊花餅、梅花餅、糖餅……
油條,一種利用油炸的高溫將面團(tuán)迅速膨化的小吃,相傳產(chǎn)生于南宋。它的誕生,跟宋人對一個奸臣的痛恨情緒有關(guān)。秦檜,南宋的主和派宰相,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抗金名將岳飛,宋人以一種特殊的烹飪方式對此表達(dá)義憤:用面條捏成秦檜的模樣,放入滾油中炸,借此解恨。所以油條又稱“油炸檜”。從庖丁解牛,到油炸檜,飲食之于中國人,從來就富含情感,蘊(yùn)藏著人們對于人生的頓悟、對于人間的愛憎。
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就如一個人每一天都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熱量,以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飲食也提供了歷史推進(jìn)的驅(qū)動力。人類社會的文明,正是從我們的祖先學(xué)會生火燒熟食物開始的。兩宋時期,中國人的飲食發(fā)生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美國漢學(xué)家安德森在他的《中國食物》中描述說,“中國偉大的烹調(diào)法也產(chǎn)生于宋朝。唐朝食物很簡樸,但到宋朝晚期,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調(diào)法已被充分確證!1998年,美國《生活雜志》曾評選出這一千年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yuǎn)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飯館與小吃入選第五十六位。對此,我們不必大驚小怪。
油條與秦檜之間有什么淵源?
豆?jié){配油條是很多的早餐搭配。油條,又被稱為“油炸果”、“油炸燴”“油炸鬼”等,是中國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但是很少人知道油條與賣國賊秦檜還有一段淵源。
話說在南宋高宗在位的時候,在秦檜的挑撥之下,岳飛父子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百姓聽聞這件事之后,全都悲恨交加。秦檜和他妻子也成為了百姓心中最痛恨的賣國賊。
在當(dāng)時臨安城最熱鬧的集市上,有兩個面攤。一家是做芝麻燒餅的,另一家則是賣油炸糕的。攤主閑下來的時候,就喜歡聚在一起聊聊天。有一天,兩家的生意都 非常好,太陽還沒落山,東西就賣光了,于是兩家都準(zhǔn)備收攤回家。在閑聊的時候,說到了大奸臣秦檜謀害岳飛一事,倆人都憤恨不平。芝麻燒餅的老板搓著手里的 面團(tuán),感覺手中的面團(tuán)像秦檜一樣,就狠狠地將面團(tuán)摔在面板上。賣油炸糕的攤主看到被摔成餅的面,拿起來放到了油鍋里,嘴里罵道:“真應(yīng)該把他們?nèi)拥接湾?里,受油煎火烤的懲罰!睙灷习逡宦,更加憤恨,就把剩下的面團(tuán)捏成了人形,全都扔進(jìn)了油鍋里。但是很是不解恨,就把倆面人捏到了一起,意思是說出餿主意的秦檜老婆也該如此。
倆人邊做邊吆喝:“油炸燴了,油炸燴了!甭愤^的百姓一聽,好奇的聚了過來,知道其中的寓意之后都拍手叫好。后來為了簡單,人們就把面團(tuán)做成了條狀,由此油條就流傳開來。
秦檜與油條的民間故事
南宋年間,賣國宰相秦檜和他和老婆王氏,在東窗定下了毒計(jì),把精忠報國的岳元帥活活被燒死在風(fēng)波亭里。消息傳開來,老百姓個個不服氣,酒樓茶館,街頭巷尾,都在討論這件事。。
那時,在眾安橋河下,貼隔壁有兩個吃食攤;一家賣芝麻蔥燒餅,一家賣油炸糯米團(tuán),這一天,剛剛散了早市,做燒餅的王二能通通火爐,理好灶上賣剩的一迭蔥燒餅,看看沒有買主,就坐在條凳上休息。這時,做糯米團(tuán)的李四,也已收拾好油鍋,蹲在那里咂旱煙啦。
彼此打招呼,李四便走過來,兩個人對面坐起來談天。一談兩談,不覺又談到秦檜害死岳飛的事情上來了。李四講到氣頭上來,不由得捏起拳頭在條板上用勁一敲:“賣國賊!我恨不得把你……”王二聽了嘻嘻笑,說:“李四哥別性急,你看我來收拾他們!”說著,從條板上摘了兩個疙瘩,捏捏團(tuán)團(tuán),團(tuán)團(tuán)捏捏,捏成兩個面人;一個吊眉大漢,一個歪嘴女人。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大漢的頸項(xiàng)上打橫一刀,又往那歪嘴女人的肚皮上豎著一刀,對李四說:“你看怎么樣?”
李四點(diǎn)點(diǎn)頭,說:“不過,這還便宜了他們!”說完,他跑回自己攤子去,把油鍋端到王二烤燒餅的爐子上來,又將那兩個斬?cái)嗲虚_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對背地粘在一起,丟進(jìn)滾油鍋里去炸。一面炸面人,一面叫著,“大家來看油炸檜羅!大家來看油炸檜羅!”
過往行人聽見“油炸檜”,覺得好新鮮,都圍攏來。大家看著油鍋里有這樣兩個人,被滾油炸得吱吱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們心里很痛快,都跟著叫起來;“看呀看呀,油炸檜羅!看呀看呀,油炸檜羅!”
就在這時候,只聽一陣鑼聲響,正巧,秦檜坐著八抬大轎,從皇宮里退朝回府,經(jīng)過從安橋。秦檜在轎子里聽見吵雜的喊聲,覺得這聲音不對,就叫停下轎子,立刻派出親兵去抓人。親兵擠進(jìn)人群,把王二和李四抓來,連那油鍋也端到轎前,秦檜看見油鍋里炸得焦黑了的面人,氣得一根根絡(luò)腮胡子都朝上,走出轎來大吼道:“好大的膽子!你們想要造反?”
王二裝作沒事人似的,笑嘻嘻地回答說:“我們是做小生意的。哪里造得了反呢?”
秦檜說:“既然如此,怎敢亂用本官的名諱?”
王二說:“啊呀,宰相大人,你是木旁的‘檜’,我是火旁的‘燴’哩!“
這時,大家都叫起來,“對呀,對呀,音同字不同!”秦檜無話可說。他看看油鍋里浮起的那兩個面人,喝道:“不要羅唆!這炸成黑炭一樣的東西,如何吃得!分明是兩個刁民,聚眾生事,欺蒙官府!”
聽秦檜這么一說,人群中立刻站出兩個人來,說:“就要這樣炸,就要這樣炸!”一面把油鍋里的面人撈起來。還連聲說:“好吃,好吃!我越吃牙齒越癢,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哩!”這一來,弄得秦檜哭笑不得,他只好瞪瞪眼睛,就往大轎里一鉆,灰溜溜地走了。
堂堂的宰相當(dāng)眾吃癟,這件事情一下哄動了臨安城。人們紛紛趕到眾安橋來,都想吃一吃“油炸檜”。李四索性不做糯米團(tuán)了,把油鍋搬了過來,和王二并做一攤,合伙做“油炸檜”賣。
原先,“油炸檜”是背對背的兩個人。但面人要一個一個捏起來,做一個“油炸檜”得花不少工夫,實(shí)在很費(fèi)事。后來,王二和李四想出了一個簡便的法子,他們把一個大面團(tuán)揉勻攤開,用切面刀切成許多小條條,拿兩根來,一根算是秦檜,一根算是王氏,用棒兒一壓,扭在一起,放到油鍋里去炸,仍舊叫它“油炸檜”。這樣,做起來就方便多了。
老百姓當(dāng)初吃“油炸檜”是為了消消恨的。但一吃味道不錯,價錢也便宜,所以吃的人越來越多。一時間臨安城里城外所有和燒餅攤,都學(xué)著做起來。以后,就傳遍了全國各地。
從此 ,“油炸檜”便成為一種人人愛吃的食品。后來人們看看“油炸檜”是根長條條,就叫它“油條”。因?yàn)橛蜅l最早是在燒餅攤上做出來的,所以直到現(xiàn)在,各地都還保留著原來的習(xí)慣,燒餅和油條總是合在一個攤子上做。
【油條的產(chǎn)生相傳與痛恨秦檜】相關(guān)文章:
秦檜07-13
油條的來歷07-21
賣國賊秦檜09-15
秦檜的人生故事02-02
秦檜陷害忠良的故事05-01
賣國賊秦檜的故事05-11
秦檜的下場怎么樣?10-30
岳飛和秦檜的歷史故事11-11
童年的油條大餅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