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在胡同里尋找過往的輝煌

時間:2021-02-21 18:03:24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在胡同里尋找過往的輝煌


  柳泉居飯莊

  “木瓜北京黃”與柳泉居

  1990年北京亞運會期間的一天深夜,筆者從工體看完球賽后騎著自行車回家,從東向西穿過一條又一條胡同,路經新街口時,筆者一回頭,看到了路西的老字號“柳泉居飯莊”。筆者停下來欣賞著,夜色中的飯莊建筑很漂亮,“一定要畫下來”,筆者下著決心。

  第二天,筆者約好友來到柳泉居飯莊吃飯,趁著等客人時,筆者站到對面馬路用速寫本畫完了柳泉居飯莊全景,準備回去后在4開紙上精致繪就。朋友趕到后,對筆者說:“柳泉居豆沙包很有名,你吃過嗎?”“沒吃過,咋啦?”他開玩笑說:“沒吃過柳泉居豆沙包不配來這里吃飯。”這句話被坐在旁邊的一位老者聽到了,他轉過身來插話說:“小朋友,柳泉居黃酒很好喝哦,可惜我看柳泉居再過十年就沒了。”

  筆者好奇地問老者:“為什么?”這位慈眉善目的老者神秘地說:“噓,小點聲,別讓服務員聽到。我最近看了北京市總體規劃圖,柳泉居所在的位置肯定要建一個大工程,我敢斷定柳泉居飯莊十年內肯定被拆除,也許移地重建也許就沒有了,你們信嗎?”我們一聽:“啊?您說的有可能。我剛畫了柳泉居房子呢。”老者說:“很好,畫的好,將來柳泉居飯莊沒了,你這幅畫就成為歷史了。”這時候,服務員端上了我們點的冷葷大拼菜“荷塘秋蟹”,啊,真像一只在荷塘之中活蹦跳躍的大螃蟹,服務員說:“這是我們用最好的香菇雕刻而成的蟹形,歡迎品嘗。”

  老者回頭又說:“你們真幸福,在這年代能吃上風味獨特的蟹菜,吃對了路哦。”飯后出來,我們覺著這位老者不是一般人,對柳泉居飯莊的歷史了如指掌,倒像個是學者或者專家。

  根據明朝歷史的一些文獻記載,柳泉居飯莊始建于明朝隆慶年間(1567年),由山東人出資開辦的,掌柜和伙計都是來自山東的。在開設的三間門臉店堂院里有一顆像搭了天蓬似的大柳樹,樹下有一口水質清澈甘甜的泉眼井,店主正是用迸珠濺玉的清泉釀制出醇香撲鼻的黃酒,被食客們稱為“玉泉佳釀”。到柳泉居喝黃酒的客人,大多數是文人墨客,當然也有酒性大發的.醉鬼和神態反常的酒鬼。清代《陋聞曼志》書中稱這里為“古都酒店”。

  與北京很多黃酒館如紹興黃酒、山西黃酒、山東黃酒不同的是,柳泉居除了釀制普通北京黃酒外,還特別釀制了一種專門用來根治風寒腰腿疼頑癥的“木瓜北京黃”藥酒,受到熱烈歡迎,療效高,銷路廣。

  另外,“柳泉居”三個字出自明朝奸相嚴嵩的手筆,據說明嘉靖年間,世宗皇帝寵信奸臣嚴嵩,曾對他說這“世上沒有殺你的刀,斬你的劍”這樣的話。明穆宗繼位后心想要除掉奸臣,又因太上皇有言在先,無法下決心取其性命,只好罷免了嚴嵩官職并抄了他家,沒收了他的財產,留下一只銀碗給了嚴嵩,讓大奸臣走上街頭以乞丐要飯為生。有一次,潦倒落魄苦伶仃的嚴嵩來到柳泉居酒館門前,看到了桌上冒著熱氣的菜肴,杯里斟滿的佳釀,再也走不動了,就央求店主給他酒喝。掌柜一看他拿著銀碗就知道他是嚴嵩,早就聽說過嚴嵩寫有一手好字,便取來筆墨紙硯對他說:“給您酒喝可以,您得給我這個小店題幾個字。”嚴嵩揮筆濃墨渲染地題寫了“柳泉居”三個字。過了不久,難耐寂寞的嚴嵩餓死在街頭。嚴嵩的“柳泉居”墨寶便成了絕筆,使這家小店名揚京城。

  新中國成立后,柳泉居參加了1956年公私合營并點,在遷至新街口南大街路西的地址后改名為柳泉居飯莊。柳泉居飯莊以鮮、嫩、酥、脆為北京特色的云片鮑魚、油燜大蝦、鳳尾銀耳等精美菜肴和各種風味的豆沙包,受到廣大食客們喜愛。最后還是應驗了老者二十四年前對我們所說的判斷,今天的柳泉居飯莊因擴建北京四號線平安里地鐵工程而消失,但留給人們的記憶是難以抹去的。

  又一順飯莊

  東來西去又一順

  1994年秋天的一個傍晚,來自臺灣的大表哥請我們一家人吃飯,選在了西單南大街路西(宣武門內大街11號)的又一順飯莊。大表哥說:“我在臺北開會時聽說過北京有家老字號清真飯莊很有名,早就想來北京嘗一嘗,選在又一順飯莊請你們吃飯,也算是了我的一樁心愿。”我看了看精巧雅致的又一順大門,雪白的門臉在柔和燈光照射下很像摩登的西洋建筑,覺得是一種成熟的色調,顯得蒼郁、豐富和深沉。我對大表哥說:“我一定找時間把它畫下來”。大表哥開玩笑地說:“再不畫它,恐怕就沒了。”大家面面相覷,只有苦笑。

  進了又一順,光線柔和的餐廳包間里涮肉香味四溢。在飯桌上大表哥對我說:“我們在這里就餐不錯呀,又一順好像是東來順一家子,以前我聽說過,現在忘了,回去你幫我查一下又一順的來歷,然后寫信告訴我吧。”

  后來我查閱有關書籍時發現,老北京餐飲圈里有句老話“東來西去又一順,”表明又一順與東來順和西來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據說東來順飯莊的創始人是清真教徒丁德山,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他和兄弟三人到東安門外清八旗練兵場做豆汁生意,開張第一天,豆汁全賣出去了。三年后,丁德山在東安市場北門不遠的地方蓋了一間低矮簡陋的小屋,開設了“東來順”,經營餡餅、小米粥及幾個小菜生意。

  1914年,丁德山在東安市場大火兩周年時將平房改造為樓房,改名為“東來順羊肉館”。東來順羊肉館開辦多年后,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丁德山又于1930年前后開設了天義順和永昌順,生意越做越大。

  1948年8月8日,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丁家在西長安街開辦了又一順,與“前三順”合稱為京城“四大順”。

  又一順有一道原名叫“塔斯蜜”的清真名菜,傳說乾隆皇帝在品嘗從新疆來的廚師烹飪菜肴時,對其中一道“塔斯蜜”叫好,賜名為“它似蜜”。還有一種說法,傳說慈禧太后當政時,宮中御膳房的廚師用羊的精肉、甜面醬、白糖三種組成的菜肴,顏色澤紅,質地軟嫩,甜香如蜜。慈禧太后吃后非常高興,給了說法“此菜甜而入味,它似蜜。”流傳到今天,這道菜已經成了中國北方清真菜館中的一道名菜。

  《舊京竹枝詞》中曾經寫道:“東來順及又一順,羊肉專家誰與競。”當時的又一順由四代為庖、曾入清宮當過御廚的褚祥掌灶,被稱為清真西派菜系。褚祥以高超的烹飪手藝使又一順成了社會名流、達官顯宦聚集之地。褚祥50歲病故后,又一順生意逐漸下降。東來順掌柜想出妙招,集東來順和西來順長處創造出爆、炒、涮三種清真菜肴,讓又一順重新火了起來。

  又一順還有一道菜品叫全羊席,據說1968年,周恩來總理為歡迎巴基斯坦貴賓設宴招待時,專門點名約請又一順大廚師楊永和主勺,做出的全羊席味道獨特,贏得高度贊賞。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尚小云、荀慧生、李萬春等經常光臨又一順用餐。1972年首次訪華的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松也曾到過又一順用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女士到又一順后,以輕松的筆調寫下了“飯香菜美,三江客滿意。桌潔杯凈,四海人稱心。”的對聯。

  1996年,又一順飯莊重新裝修后,在一樓增加了燒鵝脖、炒散丹、燒牛尾等500余種清真菜品和海味菜,二樓也開設了100多種清真自助烤涮美食,受到了前來用餐的賓客們熱烈歡迎和喜愛。由于1998年西單大街整體拆遷改造,又一順搬到了今天的西城區德勝門外黃寺大街28號營業。


【 在胡同里尋找過往的輝煌】相關文章:

小胡同里的故事散文04-29

貴顯胡同里的童趣經典散文隨筆04-29

貴顯胡同里的童趣散文隨筆04-18

抒情散文:記憶里的胡同04-10

不經意間的尋找過往的痕跡日志05-06

尋找童話里的世界05-27

在雨里尋找散文05-11

正午沐浴在北京胡同的陽光里散文11-28

過往09-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在线综合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一级日本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