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教師的稱謂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而在古代,這個職位又有著怎樣的稱謂呢?下面小編來為你一一陳列
師長:老師與長者。《周記·地官》載:“三日順行,以事師長。”后用“師長”為教師的尊稱。
師傅:教師的通稱。封建社會東宮太子的教師即稱太子師傅。
師父:教師的尊稱。《白虎通·封公侯》載:“人有三尊,君、父、師。”師父含有教師如父母之意。
教習:明代翰林院學官兼教師,清末興辦學堂,其教師沿稱教習。
教授:宋以后學官名稱,掌學校課試等事,現作高等學校教師職稱。
講師:古為講解經籍的教師,今為高等學校教師職稱。
助教:學官名,始于晉,協助博士教授學生,其后各代均在國學中設助教,近代成為高等學校教師職稱。
先生:按《禮記》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學士年長著,故謂之先生。”用作教師的尊稱。
經師:漢代指儒學學官,后指傳授儒家經典的教師。《王文憲集序》載:“經師人表,久資復實。”
西席、西賓:唐以前,俗以東向座為尊。賓客至必請入西席面東而坐,故尊稱私塾教師為西賓,亦稱西席。
祭酒:在古代是掌國學諸生訓導政令之官,相當于現在國立大學校長。
司業:協助祭酒管儒學訓導方面工作,相當于現在國立大學副校長。
博士:秦時官職,掌古今史事侍問及書籍典章,漢代始稱太學中的教師,唐宋時有專業學校,故而有算學博士、書學博士、律學博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