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通用6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1
據說這部影片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那就讓我們看見估計是原型人物!
《摔跤吧!爸爸》故事主要講述一個印度爸爸培養了自己幾個女兒成為摔跤世界冠軍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這樣的故事,
Mahavir曾是印度知名的摔跤手,自己年輕時拿過印度全國摔跤冠軍,不過自己的最大夢想是成為一個世界冠軍,可是自己沒有兒子作為接班人,在自己退休后開始培養優秀的男摔跤選手,后來發現自己的女兒很有這方面的天分,隨后便開始培養幾個女兒摔跤,雖然一開始沒有人可以接受,但是最終Mahavir克服了所有困難,四個女兒其中的三個成為了世界冠軍。簡直不要太勵志啊,說到這部電影,大家可能會想到只是一部單純的勵志電影,但是如果網友知道印度女性的地位和摔跤里缺乏女選手就明白這部電影為什么這么優秀了。
我們這部電影的男主是印度國寶級的演員,他就是阿米爾汗,曾經出演過無數的經典電影,其中就有《三傻寶大鬧寶萊塢》!
最后不知道各位小伙伴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呢?
看了以后我的感想是:付出了努力,不一定會成功!因為配齊成功公式的變量實在是太多了,但是付出努力了一定有回報,或大或小,或悄無聲息。可圈可點!
離開了領路人的自我判斷和獨自戰斗是最后的圓滿,伯樂再怎么重要路得自己跑!所以要自己努力!最后男孩因為父親的指引走向了成功!有時候,父母的教育往往是為了讓你少走歪路。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2
上映13天,票房4.6億元(人民幣,下同)(時光網票房數據),豆瓣得分9.2,熱評刷爆社交網絡——賣相“普通”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此間意外收獲票房與口碑,成為近期內地院線“最大的驚喜”。
盡管有印度國寶級明星阿米爾·汗的領銜,但《摔跤吧,爸爸》既沒有驚險大場面,又沒有吸引人的熱點噱頭,甚至沒有所謂“像樣”的前期宣傳。
就是這樣一部貌似談不上“競爭力”的影片,還在上畫首日與延續好口碑、正經實力派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撞了個正著。
首映當日,《銀護2》以44%的排片票房破億,而《摔跤吧!爸爸》排片僅13。3%,票房1461萬元。
然而這場貌似無懸念的碰撞隨即展現令人意外的軌跡——看似不堪一擊的《摔跤吧!爸爸》很快收獲良好口碑,而這迅速在票房上有所體現,影院排片也隨之從漸進變為陡然上升。這部單場票價大約僅為《銀護2》三分之二的影片在5月10日竟然實現了單日票房的反超。
到17日,《摔跤吧,爸爸》排片已經高達30%以上,業內人士預期,其最終票房將突破8億。這部講述勵志逆襲故事的電影,勢必在此間銀幕之外畫就另一番勵志逆襲的精彩。
《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人物和事件改編而成。國家級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為生活所迫,放棄了為國爭光的夢想,偶然間發現自己的女兒們有運動天賦和潛力。他不顧家人和社會的反對,開始對女兒們進行斯巴達式的高強度訓練,最終培養出了能在國際競賽上為印度取得榮譽的一流女性摔跤運動員。
助力《摔跤吧,爸爸》在票房上取得“不可能”的勝利的,無疑是其一直在發酵中的良好口碑。
不難看出,這部創造此間5月院線“最大驚喜”的影片,在故事情節上并無新奇之處,然而觀眾看過后卻無不為之感動,“不是體育迷但仍感受到強烈的體育精神”,“非常燃,我能猜到每個情節的發展,但還是被牢牢吸引”,“把一個老套的故事娓娓道來,并引人入勝”,“印度風情的音樂歌舞出現得恰到好處,難得地走心又讓人易于接受”。
這部印度小成本主旋律電影的取勝之道,在于頗有誠意的主創團隊,以及他們奉獻的上佳敘事節奏。
此間有業內觀點認為,盡管《摔跤吧,爸爸》本身在人物構建的情理與邏輯上都存在著矛盾的地方。但觀影過程中,電影創造出的氣氛和情緒是持續的、不間斷的,它精準地拿捏了一部體育競技題材電影的度。能把主流價值觀電影拍得熱血而動人,能夠以電影的形式打動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性別的觀眾,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盛贊這部印度影片的同時,不少中國觀眾和影評人開始反思,“我驚訝于如今印度電影的水準,我們似乎跟其距離不小”,“滿滿套路,滿滿感動,我們的電影很久沒有這樣的作品了”,“再一次說明,電影的最根本任務是把故事講好”。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產電影盡管投入越來越大,噱頭頗豐,題材上也一路推新推奇,但走心的經典之作卻難覓蹤跡。
編劇的薄弱,演員的不敬業,投資和創作團隊對于利益的片面追逐,對于國產電影創作的種種質疑不曾中斷。
近來,中國電影人對此情形亦頗多反思,“不忘初心”“講好故事”的呼聲愈發響亮。
此番《摔跤吧,爸爸》的璀璨勝利,或許正是對這一反思結果的最佳注腳。而接下來需要做的,正是“思”后之“行”。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3
吉塔進專業的國家隊,有專業的國家級教練指導時,初次接觸外界的她是欣喜的,和一般姑娘一樣,她愛美也希望自己除了摔跤之外,能夠有其他的業余生活。
所以她慢慢放松放縱自己,變得驕傲,膨脹,在那個只想拿“銅牌”的教練的訓練下,開始瞧不起父親的技巧,挑戰父親的方法。
她的追求降低了,再加上教練的錯誤指導,所以她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遭受打擊,幾乎麻木。妹妹巴比塔兩次和姐姐吉塔說的話,都讓我深有感悟,第一次,是吉塔和父親摔了一次贏了之后,她堅持己見,認為自己贏是因為得到一些新鮮的技巧,而巴比塔一針見血的指出,不是方法的問題,是體力不對等,她們的父親,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老去,不像從前那樣了,但是他的方法沒有問題。
讓人深感這妹子不僅層次高,而且善解人意,對父親的良苦用心,比姐姐更先領悟到。
姐妹倆見到之后,在姐姐的宿舍里,吉塔一邊畫著指甲一邊和妹妹聊天,巴比塔覺得姐姐變了,她說:“我記得你小時候第一場比賽輸了,你難過的一夜都睡不著覺;現在你剛剛輸了一場國際比賽,但是看你好像沒事人似的,我覺得你變了”。
巴比塔看問題,遠比吉塔來的深,或許是太快得到太多榮譽的原因,吉塔一路太過順風順水,所以沒有耐心靜下來反思。
這也導致她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接連輸掉幾次國際比賽。
好像又扯遠了,我想要說的'是關于“目標”的界定,吉塔的新教練,并不如她父親那么了解她的優勢,他自大而且要求低,遇到問題一心找別人的麻煩,成天想著搗亂,他對吉塔的要求僅僅是拿到“銅牌”就夠了,所以在他的帶領下,吉塔甚至比賽都贏不了。
而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不一樣,他深信女兒有拿“金牌”的實力,在各種干擾之下,以金牌的標準要求她,訓練,飲食一樣不落。實踐了幾次,果然取得不凡的成績。
《孫子兵法》中有句話“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欲求銀牌,必求金牌,欲求金牌,要求必須更高。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和教練的不同之處在于,一個全心全意輔佐一個人;一個只是順帶著;一個一心想贏,一個只想不丟人;一個能看得更長遠,一個只注重眼前。
最后,自然是真心付出那個人有收獲。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4
電影里,印度曾經的全國摔跤冠軍——馬哈維亞在萬眾囑目的“摔壇”中退役了。退役在家的他找不到工作,只好幫著照看懷孕的妻子,但他的心里一直有“為國爭光”的理想。于是,他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還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可老天卻讓他失望了——他的四個孩子,無一例外,全是女孩。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哈維亞竟發現,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有摔跤的天賦!在他的精心培養和她們的n次失敗后,兩個世界冠軍誕生了。
電影即將結束,看著馬哈維亞的大女兒吉塔獲勝的情景,我的心激動不已。是啊,印度女摔不就像是我們中國女排嗎?中國女排不就是有那種堅定的信念嗎?
正如題目所說:成功=n次失敗+勇敢的心,設想一下:假設在吉塔的摔跤道路上沒有那“n次失敗”,她會不會驕傲起來呢?假設她真的驕傲了,還會取得最后的成功嗎?
在“n次失敗”的困境里,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卻一觸即潰。沒有一顆勇敢的心,就算是天才,也不能成功。
朋友,在成功路上,你失敗過嗎?人生像是一張考卷,成功是對的題,失敗是錯的題。你不可能全對,也不可能全錯。可如果你面對的是吉塔的考卷,你會怎樣作答呢?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5
看一場好的電影,就好像是經歷了一場不同的人生。有的電影娓娓道來、扣人心弦,平淡中蘊含著驚喜,回歸中展現著人性溫暖,比如《歸來》;有的電影畫面開闊唯美,心里刻畫細致入微,故事絢爛無比,比如《一條狗的使命》;有的電影節奏緊湊激烈,讓你心情激蕩,看得你熱血沸騰,比如《摔跤吧,爸爸》!好的電影千萬不要宅在家里用電視機看,一定要去電影院看,你所看到的場景、配音、逼真的畫面,活靈活現,帶給你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你更真切的理解電影中的人物和情節。
昨天晚上開車去電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幾次都忍不住淚崩,那種為了夢想不顧一切的努力與付出,最終沖破層層阻力,走向勝利的巔峰,我作為一個觀眾,忍不住為他們幾次鼓掌,好希望她們能贏!
一個世界冠軍,兩代人的夢想。電影故事情節并不復雜,講的是在男尊女卑、女性受人歧視的印度,兩個女孩,在他爸爸(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的魔鬼訓練下,艱苦努力,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
兩姐妹吉塔與巴比塔,在爸爸的陪伴與監督下,每天五點起床,減去心愛的頭發,戒掉她們最愛吃的煎辣食物,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艱苦訓練。打破世俗的禁忌,不顧多少雙嘲笑的眼光,就是為了實現為國爭光,爭奪世界冠軍的夢想。他們在困難的時候,兩個女孩身體虛肉,連雞肉都吃不起,歷盡艱難險阻,一直戰斗到全國冠軍,才受到國家隊的專業訓練。可惜又遇到了一個只顧虛名的國家教練,在吉塔爭奪世界冠軍的關鍵時刻,因為教練忌恨吉塔在記者會上說了一句話,今天她取得的成績都是他爸爸的功勞,那個教練把他爸爸關在一個封閉的房間里,不讓他陪賽。
最后一場比賽更是讓觀眾無比揪心,吉塔始終看不到爸爸的身影,當然也給不了她及時的作戰指導,她一連失利,在最緊要的關頭,吉塔想起了爸爸對她說的話:
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負責教你戰斗,最后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自我拯救。
吉塔力量倍增,咬牙堅持,冷靜調整比賽策略,來了一個最佳回合,憑著一個漂亮的彩虹摔,得到5分,最終戰勝了對手,一舉奪得了世界冠軍。
決賽前一天,爸爸給吉塔的是信心,是精神力量的支持。他對吉塔說:
如果你獲得了銀牌,你總會被遺忘,如果贏了金牌,你會成為典范。你的勝利不是你一個人的,是所有不愿意一輩子面對鍋碗瓢盆的女孩子的榜樣。
這部電影有很多看點,有的人看到的是扯不斷的父女深情,上一輩與下一輩的夢想與付出,矛盾與糾隔,有的人看到的是女權在印度的翻身與標榜,有的人看到的是民族豪情,赤誠的愛國情懷,有的人看到的是勵志與奮斗,還有的在罵中國導演,像這樣的勵志故事,在中國到處都是,中國精英知識階層是多么的勢利與無能,對自己的同胞苦難熟視無睹,為什么就沒有一個中國導演拿這樣類似的題材來拍出這么好看的電影。
人生終究是一場戰斗,不是和別人的戰斗,是與自己的夢想的戰斗。有的人,一生就是為自己的夢想而活。這部電影對我而言除了震撼以外,還有鼓舞和感動。走出電影院,坐在車里,回味良久,還不過癮,再到樓下慢慢繞一圈,邊走邊思考。生活不只有風花雪月,也不只有柴米油鹽,別一頭鉆進自己的煩惱與憂郁里,多走進電影院看看,去經歷一下別人的人生和故事,從你當前繁忙的生活中暫時抽離,或許會有新的收獲與啟示。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6
昨日端午節,女兒和同伴一同去看《加勒比海盜五》,回來我問如何,她說就那樣,我說要不你寫個影評如何?她不答應,我說,這樣吧,你寫《加勒比海盜五》,我寫《摔跤吧,爸爸》。
我這樣與其說是套女兒寫影評,其實是逼自己寫,因為自從看了《摔跤吧,爸爸》受到感動后就想寫點文字,二十多天過去了,還沒動筆。
也是在女兒的帶動下,我先前陪她去看了《摔跤吧,爸爸》,她明年就要高考了,學習這么忙,還要閑心去看一部印度電影,我起了好奇心,問她為什么,她說,她的同學都在談論這部電影好看,已經有很多同學看了,自己也想去看,我說,我陪你去看吧。
上周末,晚上十點多,正好和鄰居一家三口乘電梯,問他們為何這么晚回家,是不是去培優了,他們回答說是看電影《摔跤吧,爸爸》,看樣子很滿意,熱情地介紹我去看,我笑說早看了。都過去這么久了,電影還這么賣座?好奇地回家上網搜索,《摔跤吧,爸爸》的票房居然都上十億了,至今還在繼續熱播。
過去的不說,近些年,印度電影在中國如此賣座,還是頭一遭,在我看來,完全托阿米爾汗的功勞,年初,看過一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同樣是阿米爾汗的主演,看來,這個阿米爾汗了不得,我這個不愛看電影的人一年之內,就只看過兩部電影,都是印度的,又都是阿米爾汗主演的。
電影中見一個發福的中年男子,我問女兒,這是誰,是阿米爾汗嗎?她說是呀,我說不像呀,我記得《三傻》中的是一個瘦精的年輕人呀,女兒說,阿米爾汗很敬業,為了演戲,故意增肥的,戲演完后,又減肥減回去了,咋樣?沖著這點,就應該來看。
我不禁暗暗佩服,就是這樣一個中年發福的形象,演盡了摔跤冠軍辛格遲暮之年的滄桑,壯心不已的情懷,培養女兒的辛勞,不滿印度體育現狀的憂心。
這是一個為體育強國夢而奮斗的勵志片,故事把摔跤冠軍培養女兒的歷程放在一系列背景下,一個重男輕女落后又充滿偏見的鄉下,自私貪婪而又充滿惰性的體育官員面前,充斥庸才的體育學院里,更充分詮釋了女兒冠軍獲得的艱辛,辛格矢志不渝的難能可貴。
雖然是真人真事改編,情節卻異常緊湊,富有戲劇性,充滿想象的張力和懸念,摔跤場面也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內容情緒飽滿,淚點很多,尤其是辛格在沒有獲得資金支援后的獨白,以及在體育官員面前為女兒爭取機會的據理力爭,充滿了對印度體育現實的不滿,發展的強烈愿望和愛國情懷。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勵志篇(通用6篇)】相關文章:
摔跤吧爸爸勵志觀后感02-16
《摔跤吧爸爸》勵志臺詞08-10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通用15篇)03-10
摔跤吧爸爸老師觀后感04-02
最新摔跤吧爸爸電影觀后感02-16
摔跤吧主人公原型侄女奪金勵志故事11-08
《荒島余生》勵志電影觀后感(通用5篇)02-25
爸爸的習慣勵志故事06-08
爸爸去哪兒觀后感(15篇)12-28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