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精】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
今天上午,我們全體五年級師生一起聚集在五樓報告廳里舉行“孝心是一種美德”主題大隊會,我們在那里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綜藝節目。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是由全國選出十名最孝順長輩的孩子們上臺領獎,并分享他們的故事。大隊會的時候,只選出了四位。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個六歲的小女兒,名叫王安娜,別看她年紀小小,洗衣服、做飯、割菜都會做,并且接下了照顧92歲的老奶奶和行走不便的奶奶的艱巨任務,她的媽媽在她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當記者采訪他的時候,當得知她六歲就會做家務的故事時,也驚嘆不已,她從五歲手里就拿起了鋒利的菜刀,洗衣服洗得干干凈凈,后來,在政府的資助下,她順利到了學校,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
看完她的故事,我更是羞得無地自容,我生活在一個溫暖而又和諧的家庭,而家里的事情,卻是爸爸媽媽幫著我做,自己也只不過只疊個被子,刷刷碗,連洗衣服也不會,可是,她呢?我會的她都會,我不會的她也會,她比一個十一歲的人還能干。
看完這部片子,我被她的故事所感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2
我今日觀看了《孝心少年》,里面都是十三到十五歲的少年,雖然他們每頓吃不飽,雖然他們很窮苦,買不起想要的衣服,玩具,但在他們家人生病的時候,他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不是選擇放棄。
《孝心少年》的主持人也說到“孝”這個字,“孝”上頭是“老”字旁,表示老人,下頭是“子”表示孩子,這個字告訴我們小孩要孝敬老人,古人發明了這個字不僅僅告訴我們了道理,也立下了規矩。
徐沁燁是其中一位孝心少年,她的媽媽得了大病,她說了一句話讓我感到她的樂觀:以前的幸福是有吃的,玩的,此刻的幸福是,還好,媽媽還在我的身邊。
還有兩位孝心少年,他們的名字叫:林章羽和何秀巡,林章羽是姐姐,何秀巡是弟弟,他們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他們一齊照顧風燭殘年的奶奶。
他們每一天起來,去采茶葉,中午摘玉米,這是弟弟說:“看,看飛機。”就在姐姐抬頭的一瞬間,弟弟從姐姐的筐里拿了幾個玉米放進自我筐里,上坡時,姐姐在后面,她總是說:“慢點!”說完就從弟弟筐里拿了些玉米扔進自我筐。
觀看了《孝心少年》后,我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也明白要孝敬長輩。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3
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我很受感動。
在四川省雅安市,有一位名叫鄧天蘆的孝心少年,它才15歲,卻承擔起家庭重擔。
他的媽媽得了關節炎,生活不能自理。它一出生就被送到外婆家寄養,直到3歲時才被領回家。從此,他就學著照顧媽媽:給媽媽穿襪子、穿鞋子。
現在,他是家的頂梁柱,缺他不可。他每天早晨,要幫媽媽編辮子,他編起辮子來,就像小女孩那樣熟練,編完辮子,還要幫媽媽梳一下劉海。媽媽本來只是短發,但在他的精心照顧下,短發變成了長發。他每天放學回家,還要做飯。不到半小時,一桌豐盛的飯菜就端上來了。
雅安市余震過后,他還和幾個朋友一起獻出了愛心,一起幫助難民。他們吧一箱箱方便面以及被褥裝到大客車里,一車一車送往災區。
正是他的這種孝心和愛心使他獲得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稱號。
想想鄧天蘆,再看看自己,我們雖然都是少年,但我和他比真是天壤之別。我要以鄧天蘆為榜樣,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好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4
10月29日,由中央電視臺和教育部聯合主辦的“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該臺綜合頻道和少兒頻道播出,來自古丈縣苗族少女向小康因其感人事跡,成功入選“全國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此次入選的10位“全國十佳最美孝心少年”,是從全國各地推薦的300多位少年之中推選出來的,獲此殊榮,十分不易。現年11歲的向小康,就讀于古丈縣第二完全小學,是古丈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合唱團領唱隊員。
這個眼睛會說話、歌聲很動聽的小女孩,在的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當中表現優異,被網友稱為“又一個未來的宋祖英”。向小康成績優異,一直是班級里的學習委員;生活當中的向小康乖巧懂事,善良孝順。
向小康的媽媽身體不大好,父親靠打零工維持家里生計。家中一切大小事務全部落在了小康稚嫩的肩上,同時她還需幫助爸爸照顧病情日益加重的媽媽。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地呼喚媽媽。媽媽病情穩定時,是她最幸福的時光。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和媽媽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看電視、一起做作業,牽著手一直走。她是一個學習刻苦認真,成績優秀而又富有孝心的少年。
據悉,向小康是古丈縣繼成功推出向娜后的第二位獲評“全國最美孝心少年”的古丈青少年。頒獎典禮后,中央電視臺還將組織愛心企業及愛心人士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捐獻資金及物資,解決他們學習生活的困難。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5
今天下午,我們的肖老師說:"今天晚上cctv少兒頻道和cctv新聞頻道。演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請大家觀看最好和爸爸媽媽一起看。"老師剛說完我們教室里非常吵。下學了,我立刻排著隊,今天下著雨我們都站在雨棚下不站隊。老師很長時間才來。
我們等急了。老師來了,老師先讓男生站下去,排好隊,再讓我們女生站下去。我們排好隊了。就走了,我回到我回到我住校那里,等候爸爸,等了好久,爸爸才來,我給爸爸說:"爸爸我們肖老師說今天晚上8時在cctv少兒頻道和cctv新聞頻道演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我們要走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很緊張,我不一會就問爸爸,爸爸幾點了?爸爸說:"還早呢"到家了我連忙打開電視。但是現在才晚上6時,我等了好久才開始了。我連忙叫爸爸過來看。
第一個是:黃鳳的小姑娘,不幸的是,在他六歲時爸爸從樓上摔下來,媽媽離家出走,還有奶奶雙目失明,沒有回應,小黃鳳很傷心,他下定決心撐起這個家。
第二個是:趙文龍一個帥氣的小男孩,爸爸媽媽分手了,媽媽得了勁椎病,小文龍每天都自己每天去菜市場買菜,給媽媽按摩,把每一個捐錢的人都寫在本子上。還有每天下學撿塑料瓶。
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你一定被里邊的哥哥姐姐所感動了,你也要向里邊的哥哥姐姐一樣。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6
在今天觀看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上,我見到了許多與我們一般大小,但是家境貧寒,父母或殘疾或離異,有的還需要挑起照顧爺爺奶奶的重任。
比如,剛剛十二歲的土家族女孩劉倩,母親因患腦癌離世,父親靠回收廢品養家糊口,但不幸的是,父親因長期過度勞累,患上了鼻竇炎,每當發病的時候,就會痛徹神經,小劉倩不僅要照顧年邁的奶奶,還要為爸爸熬藥,她說過,那藥真的好苦,做女兒的只有嘗了那樣苦的的藥,才能感受到父親的痛苦。
小劉倩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她上山的時候,會把鞋子脫在山下,她說,穿鞋子上山不好走,滑腳。她每天都要砍很多柴,那柴重得讓人想不到是一個十二歲的花季女孩背得動的。她說,只要爸爸和奶奶幸福,我受再多苦也沒關系。
小劉倩的拖鞋已經爛得看不出樣子了,但她說,家里的錢是爸爸辛苦賺來的,還要供我們一家老小吃飯呢,哪里能用來這樣揮霍?我看到,小劉倩將每天出去買菜的價目一一列出來,顯得有條不紊,這些實在不是一個十二歲的女孩應該做的事啊!
聽了小劉倩的故事,我感動了。我們城市里的孩子十二歲的時候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來照顧我們。可鄉里的孩子不一樣,他們不僅沒有父母的疼愛,反而還要照顧父母和爺爺奶奶。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7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看完后,我深受感動,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些個名字猶如美麗的花朵,綻放在我的心間。
這個節目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14歲的小男孩錦錦和她媽媽的故事。他的媽媽遭遇了一場意外,有變成植物人的危險。錦錦在床前一直叫著媽媽,他的媽媽醒過來了,但是他的媽媽卻再也說不出來話了,他說要重新來開始,但是每一次回報他的只有斷斷續續的語言,他又氣憤、又傷心。但是這并沒有磨滅他的信心!終于他的媽媽說出了一句完整的話: “錦錦,你真棒,媽媽愛你! ”
我潸然淚下,當我還乳臭未干,跟媽媽撒嬌時,他們早早經受了厄運的考驗,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當我們無憂無慮的背著書包,走向學習的時候,他們卻背著木柴在山里艱難的行走。當我們在教室里,沐浴知識的陽光時,他們卻做著與自己年齡不符的活計。
我們身為炎黃子孫,更應該明白“百善孝為先。”這個道理。讓我們用行動孝順父母吧!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而傷心悔恨呀!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8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20xx最美孝心少年。這里面感人的孝心故事,深深地打動著我的心,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五歲的梁蓉。小梁蓉3歲起就開始照顧生病臥床的媽媽。媽媽每天要喝藥,可是記性又不好。剛認識拼音的小梁蓉就用a,o,e分別代表早、中、晚的藥,幫媽媽做標記。她很愛媽媽:一個雞蛋,她和媽媽一人一口,要吃十幾口才能吃完。有時候媽媽剝土豆,手用不上勁掉在地上,她就搶著吃掉在地上的土豆。她承擔了家里所有的家務:洗衣服、煮飯、掃地、給媽媽梳頭穿衣等等。她每樣都做得那么精心,那么好,對生病的媽媽不離不棄。
在苦難扼住命運的時候,她沒有選擇屈服和放棄,而是用自己最善良的心,去愛著愛她的人。在我們衣食無憂、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卻毫不知足的時候。在我們享受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里,梁蓉卻早已用她稚嫩的肩膀撐起了整家庭。
對于父母,我們做的太少。也許,只要一杯水、一句暖心的問候,甚至一個安心的微笑,他們都能滿足地欣慰。而我們又多少次忽略他們,將他們的關愛拋之腦后。雖然我們沒有遭遇家庭的變故,但我們依然要承擔起我們的家庭責任。我們要趁著短暫的光陰多孝敬父母,讓父母少為我們操心。
小梁蓉,謝謝你那么勇敢善良,你讓我學會了知足和感恩,謝謝你在我們好多人迷茫的時候給了我們一盞燈:這個世界,惟有愛,能沖破一切阻礙。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9
今天,我們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節目里,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吳林香了。
吳林香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媽媽得了癌癥,奶奶渾身癱瘓,弟弟妹妹年幼,13歲的吳林香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這個年齡本來應該在溫暖的家庭里,享受父母的疼愛,可是,現在這個家庭沉寂在痛苦的世界里。洗衣服、做飯、照顧弟弟妹妹等等一切家務活都落在了吳林香的身上。但是,她從來沒有抱怨,也沒有消極,每天都堅強的用微笑來面對這些困難。
后來,媽媽胃癌復發,一度不想活了,吳林香就鼓勵媽媽說:“你一定不要放棄,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我們需要你,這個家離不開你”。媽媽都感動的哭了。
看看吳林香他們,再看看自己,從小爸爸媽媽對我疼愛有加,我幾乎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時為了一點小事就和媽媽頂嘴,心里非常慚愧。我今后一定要多孝順父母,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還要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健康快樂的成長,這也是我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0
周五晚上8:00觀看了中央少兒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
“孝”在現代兒童眼里來說,是一種回報,是對父母的一種愛。是在自己心中樹立一個美好的期望;回報父母,孝敬父母。是以后、長大后的行動,付出。但是,看完《最美孝心少年》,不得不心存敬佩。
至今我的腦海里還清晰地記著一個名字:路玉婷!
路玉婷!路玉婷,她被中央電視臺《向幸福出發》欄目主辦的“身邊好人·溫暖中國”全國征集推薦活動評選為“身邊好人”.
路玉婷的父親很早就離開了她們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她、她媽媽和年近70歲的外婆。她小時候沒有條件上幼兒園、學前班,五歲開始就能幫媽媽做飯,甚至洗衣服。
看到這個,心里很不是滋味兒,她們這樣艱苦的生活環境,一般人怎么會受得了呢?路玉婷平日里要學習還要照料母親和外婆,周末為了自己的媽媽和支撐起家庭,她依然堅持上班,風里來雨里去,穿梭在城市里給人送機票。
她說,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媽媽和外婆身體健康就很幸福!至到這里,我眼睛里的淚悄然落下,這種難得的精神是很難堅持的!
她,路玉婷,15歲,15歲的她撐起一個家!向她學習百折不撓,孝敬父母這精神,難道不對嗎!?也衷心祝福路媽和路外婆身體健康,路玉婷學習進步,生活越來越美好!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
孔融四歲讓梨,黃香九歲溫席,王祥臥冰求鯉,我們從小聽著這些傳美德故事長大的,多多少少都懂得人應該孝敬父母。今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十名孝心少年震撼了我的心。
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孝心少年黃鳳卻是父親的大衣、天和地;十三歲的趙文龍有一個小小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幫助過他的人名,他想長大后報答他們;重慶女孩黃林香六歲就成了一家五口人的'頂梁柱,她不管再苦再難也要微笑面對媽媽,她說笑會給媽媽力量;徐慶燁賣掉媽媽給她繡的“旭日東升”,一心想救媽媽;既暈血暈針的邵帥捐出骨髓救媽媽,他說我不救媽媽誰救媽媽;八歲女孩王芹秀照顧患病的養父和奶奶,她上山砍柴,一次能背回三十多斤的柴,她還用省吃儉用攢下的十五元錢給她的養父買新鞋,她的行動證明了親情超越血緣關系;還有奔跑女孩路玉婷、賣燒烤的小女孩、河北大山深處的姐弟倆……他們每個人用自己堅強、自信和那最美的孝心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
我哭了,就像一位孝心少年所說,幸福不是有了好吃的那么簡單,只有和親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幸福。我懂了,孝心不是對父母說兩句好聽的話那么容易,而是用行動來表達才是真正的孝心。現在就行動吧,盡一份孝心,添一份希望!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2
今天我在學校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影片里面講了一個小朋友叫李子銅,還有一個小朋友叫李子軒,他們兩個是親生姐弟,爸爸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媽媽因為腿里面有骨刺不能站起來,他們兩個擔當了家里所有的家務,并且在放學的途中會很熱心的去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
看了這個影片我覺得李子銅姐弟的家庭非常貧窮,家里都沒有什么家具,還經常搬家,我的家庭環境比他們姐弟倆好多了,我住一個大房子里,有很多電器,還不用搬家;在生活中他們不僅要做家務還要寫作業,照顧生病的媽媽,在我的生活中爸爸媽媽身體都很健康,還在外面賺錢,給我買了很多玩具,也給我創造了好的生活;李子銅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卻非常努力,而我在學習和寫作業的時候卻沒有那么認真。
李子銅姐弟倆孝敬媽媽的故事感動了我,他們不僅照顧媽媽還很努力的去學習,每天都還要做家務,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要努力學習,來回報我親愛的老師和爸爸媽媽。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3
今天下午,看了中央電視臺“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會, 這是一個讓人看著就揪心的節目,讓人忍不住流淚的節目。一個個在磨難中成長的孩子,都是非常懂事的。
最使我感動的是一個叫邵帥的十二歲的男孩,為了挽救患有白血病的媽媽,捐獻了骨髓和造血干細胞,我為一個孩子的反哺之愛所打動。
十名最美少年,都是用行動表達著對父母的執著的愛。面對困難,他們都是用笑容面對,是那么的堅強。他們的愿望大多是:渴望學習,感恩社會。
一份感動,一份感慨,感慨后情不自禁的痛恨那些不負責任的家長,家中的苦難憑什么都壓在小小少年的肩上,你該擔當的的責任憑什么不去擔當。
我們總是埋怨大學生分配不合理,大學畢業即失業,讀書白讀,我們可以想像,孩子失業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為學的知識太多了,還是因為做人不健康?像這些“最美孝心少年”他們能不能失業?現在就業機會很多,沒有知識的文盲每個月還能掙幾千元,而經過多年教育的大學生卻“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這一方面是對“知識脫離實際”的諷刺,一方面是對“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注解。革命先行者梁啟超早就提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要想讓“中國夢”成為現實,讓中國人不僅富而且貴而且強,就必須讓少年強大。“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官人也好,富人也罷,都應從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成長上總結點規律,一定要讓孩子勞動、實踐、鍛煉!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4
趙文龍、黃鳳、吳林香、徐泌燁、林章雨、何秀巡、高雨欣、路玉婷、龍花、邵帥、王秀芹,這十一顆閃閃發光的紅星,從黑龍江亮到湖南,從北到南,到處都有這11位最美孝心少年的身影。
趙文龍的母親身患尿毒癥,每周兩次透析,這是維持他母親生命唯一的辦法。趙文龍每次把母親送到醫院再去上學,放學再把母親接回來 。如今,他已經走了3000多公里,磨破了二十多雙鞋。
古人云:“烏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板車女孩黃鳳。他的父親外出打工的時候,不慎落到了樓下,脊椎骨粉碎性骨折。她偶然聽到了上海一家醫院能治這種病,她就推著一個板車,帶著父親去治病。
看看我們,基本上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洗個襪子都是一件大事,就不用說幫父母打掃衛生、做飯,甚至于送父母去醫院治病。
我們沒有他們的坎坷,但是我們依然要孝敬父母,不惹父母生氣,不隨意亂花錢,不大吵大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孝心一直在我們的身邊繼續。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5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這是“最美孝心少年”的開頭歌。第四節課,陳媽和我們一起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舞臺上的每個少年,都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故事。
一段思念和憂傷,一點違心和笑一段離別往事,可恨的病魔無情地撕咬著人類,痛楚迷茫,時時牽絆著幾十個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為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生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于內心的震撼。
再來看看自己,真是自嘆不如,總是讓媽媽為我擔憂。曾經也想讓媽媽每天笑口常開,卻總是弄得她眉頭緊鎖。每當看到媽媽失望的表情,心里只有難過,想想自己身為學生,常常的抱怨作業太多了,考試太難了,學習太累了,玩得太少了。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這幾句話完美詮釋了溢于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今后我應該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生氣,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相關文章: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03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09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11-19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2-22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0-07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2-12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8-09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1-08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17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