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精選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
五歲時,爸爸突遭飛來橫禍,因家中沒錢治療導致雙目失明。面對這一嚴重后果,媽媽選擇了離開,從此他與爸爸相依為命。六歲時,他帶著爸爸穿過人群和街道,坐車去鎮上買菜;十歲時,他給爸爸做飯洗衣,儼然是一個家庭小主人,每天,他都給爸爸洗腳、按摩……家門口的長沙四大名校——永州日升學校今天帶您認識藍山的黃勝軍,一個善良堅強的小男孩。他像一盞小小明亮的燈,引領著爸爸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
初冬時節,家里橘園的橘子都熟了。近段時間鎮上趕集的日子,一大早黃勝軍都會牽著爸爸坐車趕往鎮上把家里摘的橘子拿到街上賣,順便買回來一些生活必需品。
從集市回來已經是上午九點,黃勝軍馬不停蹄的趕往學校,因為要照顧父親,請假成了黃勝軍的家常便飯。去年父親中風后,黃勝軍請假照顧父親就更加頻繁了。
盡管家庭情況特殊,黃勝軍在學校表現照樣優秀,一直都在努力做一個優秀的孩子。臨近中午,黃勝軍又接到鄰居的電話,爸爸因為身體不適,又被送進了鎮上的衛生院。
爸爸剛剛失明的時候,媽媽曾想過帶黃勝軍一起離開,但是他卻堅持要留下來陪爸爸。在爸爸內心最痛苦的日子里,是黃勝軍用自己小小舉動,溫暖著爸爸的心。多方治療無效,絕望的爸爸想要結束生命,以減輕親人的負擔。黃勝軍多次懇求爸爸:不要離開家,不要離開親人。機智的黃勝軍,藏起家中所有的利器,他用心靈在呼喚:爸爸,你不能走!孩子的一顆孝心,感動著爸爸,也給了爸爸信心和勇氣。
提起爸爸,黃勝軍有些欲言又止,白天爸爸在家,因為眼睛看不到,總是有些煩躁。為了緩解他的焦躁情緒,黃勝軍也一直嘗試教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現在,爸爸已經可以獨自做一些日常的家務。平淡艱難的日子在父子倆的相伴之下,不只是有辛勞。而令黃勝軍最開心的事,就是每天放學回家陪父親看電視。
畫畫是黃勝軍最愛的課外活動,在他的筆下父親總是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他說希望父親的眼睛能夠再一次看見,現在就由他來當爸爸的眼睛,他要把自己看到的美麗的世界畫下來,讓爸爸以后能夠看到。
家庭的過往也許經歷了坎坷,但黃勝軍用自己的方式撫慰了生活的傷痕,未來如何雖不能確定,但只要一家人相互扶持,也總會充滿光明。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2
星期五的晚上,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活動,我被那XX位孝心少年的孝心事跡所感動,里面有許多和我同齡的孩子,在他們的童年里沒有巧克力、漢堡包……全都是在辛酸和痛苦中度過的,讓我看完后淚落如珠,但令我印象最深使我最感動的還是那位16歲的姐姐——XX。
XX今年16歲,五歲時,媽媽不堪清貧離家出走,過了不久,弟弟因青霉素中毒而變成了一個聾啞人,又過了三年,爸爸在一次勞作中不慎摔倒在懸崖下,造成了高位截癱,年僅八歲的小XX,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厄運戰勝她的單純,也沒能擊毀她的執著,她毅然頑強的承擔照顧全家的重擔,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她每天起早貪黑,早上要上學,放學回家要洗衣服做飯,還要給爸爸喂飯、按摩,周末打零工掙錢給爸爸奶奶買藥,盡管日子過的很辛苦,但她非常滿足。她有三個愿望:
一、希望和全家人在一起吃家常飯也覺得是甜的;
二、希望爸爸能下地干活;
三、希望他的弟弟能聽見別人說話。這是多么樸實的語言,可想而知她的坎坷和艱難是成年人無法承受和面對的,更何況是一個小女孩,她是多么地堅強啊!
當我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后,再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慚愧。我被父母捧在手里,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真像個小公主。爸爸下班回家,讓我給他倒杯茶就不愿意,媽媽弄飯稍微遲了一點我就發脾氣,爺爺奶奶叮囑我放學過馬路要小心點,就埋怨他們太啰嗦,那就更談不上“孝心”二字,這是多么地不應該啊!我想:今后一定要向小XX姐姐學習,學習她不怕苦,不怕累,自強不息,懂得感恩,孝敬長輩,關愛弟弟的精神,爭做一個最美的孝心少年!
孝心不論貧富,不分大小遠近。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播撒孝心的種子,讓孝心之花處處開放。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3
孟郊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把孝心傳承下去。
今年已經是“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第八個年頭了。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中,我們認識了一位茶園女孩——王夢佳。在20xx年她的爸爸因車禍去世母親改嫁。媽媽想把她接到縣城,但王夢佳拒絕了。她說她無法想象爺爺奶奶在爸爸的房子里孤獨終老的樣子。
每當天剛亮的時候王夢佳已經在茶園里采好茶葉了。長時間的彎腰和數萬次重復的動作讓王夢佳成為了茶園女孩。王夢佳說她希望努力讓一家人感受生活的甘甜。還有一位女孩因風濕免疫疾病左腿嚴重變形但卻十分熱愛跳舞,她叫楊峻熙。她兩歲患病,醫生說病很難治。楊峻熙的父母外出打工年幼的她經常和奶奶住在一起幫奶奶做家務。樂觀的峻熙聽說跳舞可以緩解腿部肌肉萎縮,所以她每天和奶奶一起去廣場跳舞并把視頻發到網上,希望可以有熱心的人幫助治療。
終于鄭州的某個醫院說可以矯正小峻熙的左腳。峻熙說,她希望幫助以前幫過他的人幫助殘疾人。還有一對姐弟照顧身患重病的母親,他們是徐佳琦和徐圣杰。自從小圣杰出生后母親就患有嚴重心臟病且被其他病魔纏身,父親出門打工。由于母親患病家里的事一般都是姐弟倆承擔的。比如說幫母親掃地,拖地,洗衣服,陪她去看病。佳琦和圣杰說,雖然生活很困難但仍然很幸福!
在此次頒獎典禮中還有許多孝心少年,他們被他人幫助過也在幫助著他人,他們努力把孝心和愛傳遞給整個社會!我們被他人幫助過但很少幫助過他人。有句老話叫“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們都受過“”滴水”的恩惠但卻忘了以“涌泉”作為報答。我們的年齡和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年齡相仿,我們不用為生活而發愁,但他們卻處于困境中,即使如此他們也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身處在困境中他們樂觀積極的心態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被他人幫助過要幫助他人的心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我們要將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為榜樣,像他們學習,傳遞美好,傳遞孝心,將孝心發揚光大!魯迅說過,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恨的人!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身為一位中國青少年,我們應該把孝心傳遞下去,發揚光大。以這些少年為榜樣,爭做最美孝心少年!作者:李欣語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4
這個周末注定是與眾不同的,因為我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觀看央視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將近兩個小時中我的眼淚始終沒有停止,內心的震撼無法言表。
你瞧,他們的事跡震撼著每一個人。十三歲的“男子漢”趙文龍,由于他的母親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癥。趙文龍為了照顧母親,他幾乎沒玩耍的時間,天天背著母親去做透析,他做的家常菜,讓母親吃著十分欣慰;賣燒烤的母女倆,母親的右手不好使,女兒高雨欣不讓媽媽太勞累,自己烤了香腸給媽媽吃,自己賺錢。把手燙了也不叫,因為高雨欣不想讓母親擔心,替她操心;
看完一個個感人的畫面,我不禁潸然淚下。“捐髓救母”這個事跡讓我震驚不已,它足足可以感動整個社會。十六歲的邵帥,陽光帥氣,超級癡迷畫畫。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厄運降臨了——邵帥的母親患有急性白血病!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傳到了邵帥的耳邊。他著急不已,但白血病必須骨髓移植,否則就會產生生命危險。邵帥不想讓母親離開自己,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自己捐贈骨髓!母親聽了,連忙搖搖頭,說:邵帥太小,捐贈骨髓對自己的身體不好。但邵帥堅決不同意,要讓母親好好地活下去。母親聽了邵帥堅定的話語,只好勉強同意。
可能是邵帥的孝心感動了老天爺,他的骨髓竟然捐贈成功了!雖然曾經是母親給了他生命,但是他“捐髓救母”的事情感人至深,這個善良懂事的兒子又給了母親第二次生命。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雄鷹感恩蒼穹,因為蒼穹讓它自由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高聳立;魚兒感恩大海,因為大海讓它有了生命;鳥兒感恩樹林,因為樹林讓它有了棲息地。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么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后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5
最近,《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我看了之后,感受頗深。
在這次頒獎中,有一位來自包鋼八中的初一學生趙文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媽媽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癥,不能下床,他每天需要承擔一般學生雙倍的責任。12歲,正是一個男孩頑皮、叛逆的年齡,可在趙文龍身上,這些特質都沒有,很多時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都陪著媽媽去醫院透析。雖然只有12歲,趙文龍卻幾乎會做所有家常菜。這么多年,他幾乎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雖然家庭負擔如此沉重,可趙文龍在同學和老師的眼中卻是開朗、幽默的孩子,學校里的開心事,他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媽媽,母子倆總會開懷大笑。當主持人歐陽夏丹說他的成績很好,有望沖擊北大清華時,而他卻打算考一所自己心儀的軍校,當軍人是他的夢想。“省下一分錢,媽媽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聽著兒子這番言論,趙文龍的母親沉默了,生活讓兒子過早地承擔了太多的沉重。小小的趙文龍用雙手支撐起了這個家!“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看完頒獎典禮,我深受啟發,再想想我們自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過著幸福的生活,卻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不能為父母分擔些家務活,甚至有時對他們還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慚愧。
主持人白巖松在節目里說道:“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個字的結構說明了孝的內涵。它是一種承擔,當初古人創造的何止是一個字,簡直是給中國人定下了一個規矩。孝就成了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沒錯,孝,是對老人的尊敬;孝,是對弟弟妹妹的關愛;孝,就是報答父母。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何孝敬?——買房子,汽車?不,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最美孝心少年的朋友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楷模,我們今后也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安徽宣城宣州區實驗第一小學四年級:徐雅旋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6
有個字,它是大千文化中最美的字。個幼小的孩子背著位年邁的老人,雙稚嫩的手呵護著個彎曲的背,堆小小的肩膀扛起切重重的責任。眾里尋你,尋的是個“孝”字。
有段畫面,它是大千世界中最美的風景。雙滄桑的手正剝著土豆,不小心土豆溜走了,掉在了地上。雙稚嫩的手,馬上撿起染上塵埃的土豆,送進張櫻桃小口。滄桑的手想拿過來,但那雙小手緊緊抓住土豆。只見那渾濁的雙眼,泛起層層淚花……
有個孩子,她是XX位孝心少年中最年幼的女孩。五歲的XX,與患病的母親相依為命。小小的她,不像我在學校里透析“百善孝為先”,卻用自己的孝去溫暖了母親的心,也讓我真正明白什么是“百善孝為先”。古人常說“言傳身教”,XX這個小小的女孩沒有講出大道理,卻用她的孝行與孝心,讓我明白什么是“孝”,怎樣做才算“孝”……
有扇門,它曾經傷痕累累,那是母親的心門。我不懂得“孝”,其實“孝”很簡單,只是我太愚昧。我只會對母親惡語相加,只會對母親大吼大叫。我不知道,自認為不嚴重的話語為母親帶來多少的傷害。可能幾句“你煩不煩!”“你走開!”就已經把母親的心折磨得死去活來。我不懂的母親對我的關心,擔心,以及許多許多愛。在我的印象中,母親是個愛生氣的人,每次都用話語來發泄憤怒。而我就是個受氣包,我不是把母親看得很重。我缺乏雙發現愛的眼睛。母愛像雨滴,而我就在這傾盆大雨中,可我撐開把“怨恨”的雨傘,把愛都擋住,最后只能落在地上,化為烏有……
有句話,它可以把厚厚的冰雪融化。我的冷漠,我的怨恨,我的惡語相加,成為心門上顆又顆的鐵釘,成為母親心上厚厚的積雪。我只希望母親能諒解以前的我,原諒我的無知與過錯。媽媽,對不起,我依然愛你,很愛很愛你……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7
中國人都說:“百善孝為先。”感恩慈孝,一直是中華傳統美德,更是做人之基本準則。父母,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溫暖著我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今天,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儀式,我被深深地打動了,那一雙雙稚嫩的小手、肩膀,都承受著家庭里多少重擔啊,這些孩子在原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里,經受了那么多苦難,卻依舊堅強,依舊燦爛地笑。看完視頻,不禁讓我熱淚盈眶。
影片中,這些孝心少年,他們與我的年齡相仿,但是我的能力遠遠不及他們。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與我年齡差不多,一個僅有十歲的小女孩——王薺悅。她的媽媽雙目失明,而她的爸爸也只有0.1的視力,有許多好心的群眾都幫助他們,幫他們買一些可幫助薺悅父母的物品,可他們斷然拒絕了,因為他們覺得小薺悅就是他們的眼睛,父母給小薺悅樹立了榜樣,從小培養孩子自立自強。是啊,薺悅不會因為媽媽的眼睛失明而感到自卑,反而還帶媽媽去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年幼懂事的她,幫爸爸整理店里的物品,小薺悅從五歲起,便搭著小板凳做飯,這一站便是五年。小薺悅從不覺得辛苦,因為她能看見爸爸媽媽欣慰的笑容。一雙小手,拉著兩雙大手,肩并肩走在一起,歲月中,留下小薺悅和爸爸媽媽永恒的幸福,一雙眼睛給三個人帶來光明。
還有許多孝心少年的事跡讓我感動,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我常常享受在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些孝心少年這么偉大,這么懂事!他們令我的臉上火辣辣的。這些孩子用孝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學習他們孝敬父母和敢于擔當的美德。
盡孝,不要等待,就是現在,孝心來自我們的點點滴滴,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8
當車輪重重壓下去時,柔弱的`小草總能再次抬起高昂的頭。這是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最大的感受。
“善孝為先”,我們身邊總有些人讓我們感動,總有些精靈填滿心房。最美孝心少年那些清脆悅耳的名字,那些感天動地的故事,悄悄占據了我的心房,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命運的坎坷,讓他們體會到我們所不能體會的艱辛。那幕情景在我頭腦中揮之不去,X歲,媽媽在她歲時腦溢血沖高后右半身落成了殘疾,半年后小XX的爸爸不堪清貧,離家出走,年幼的她用她那稚嫩的雙手撐起了家,吃早飯時媽媽的右手挾土豆沒挾穩,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小XX見了,連忙拾起土豆,吃了落在地上的半,記者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她說:“我擔心媽媽吃著泥。”早飯后小XX見媽媽難受特意為媽媽翥了個雞蛋,媽媽不吃,小XX只好哄媽媽人口,就這樣個雞蛋母女倆吃了十幾口才吃完。看著這些,我忍不住熱淚盈眶。
絲慚愧不由生上心頭,爸爸媽媽那幾根白發像針樣扎在我的心上。這段時間跳舞,我瘦了許多,媽媽整天嘮叨:“多吃點!”“你早飯吃的什么?”。聽得我耳朵都起繭了,我總是不耐煩地回應幾句,有時懶得理她就干脆言不發。看看小XX,我和她比起來像大海里的滴水,像森林里的片葉。我也曾想讓爸爸媽媽笑口常開,卻總弄得他們眉頭緊鎖,讓他們遠離了笑容,每當看見他們失望的神情我的嘴角也揚不上來。爸爸媽媽多嘮叨就說明他們多愛我們,他們只是用不同方式去愛,他們是那么的愛我們,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我們何以回報?看了小XX的故事,我明白了“孝”字的含義,個孩子背著個老人這就是“孝”。我們應該從小學會孝敬和愛我們日夜操勞的爸爸媽媽,并把這種美德推廣到尊重所有老人長輩中去,做個善良的人,有孝心的人。
孝心真,孝心善,孝心美,孝心感動世界!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9
星期五晚上,我按照老師的布置和媽媽一起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晚會》,我被那十個少年的事跡深深打動了……
六歲,一般的孩子還在媽媽懷抱里撒嬌,xx,這個不幸而又堅強的女孩,從六歲起,就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照顧因打工受傷臥床的父親。每天夜里每兩個小時她就給爸爸翻一次身,如今已經十六歲的她,悉心照顧病重的父親已經整整十年。小男孩xx,從八歲開始就每周三次推著輪椅上的媽媽去醫院做血液透析,六公里的路,每周三次,走了三年,八千多里路啊,長長的路承載著多少他對媽媽的愛和期待!成績優異、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的女孩xx,媽媽因右手殘疾找不到工作,她就幫著媽媽在路邊賣烤串,懂事的她平時連一根烤腸也舍不得吃……
愛,甚至可以是跨越血緣關系的。年僅十幾歲的xx并非爸爸的親生女兒,是被父親從路邊撿來的孤兒。當她得知這一切后,對父親的愛沒有絲毫改變,而是更加懂得感恩了。當我看到小xx用一分一角的零用錢給親愛的爸爸買了一雙新鞋的時候,淚水打濕了我的眼眶……
這些孩子都跟我的年齡相差無幾,可是他們的父母卻大多重病纏身,甚至有幾個孩子的媽媽已經永遠離開了他們……當大屏幕上再次出現他們的爸爸媽媽時,他們無法抑制的淚如泉涌……我也禁不住模糊了的雙眼……他們的不幸讓我為他們難過,但是他們的堅強和對爸媽的孝心更讓我由衷地敬佩!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今有我們無數的“孝心少年”。我想,別再總是說“等我有了能力再去回報父母”的話了吧,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這些“孝心少年”,從點滴做起,幫媽媽做做家務,給爸爸揉揉肩膀,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難道不就是現在的我們對爸媽最好的孝敬嗎?
讓我們快快種下愛的小樹苗吧,讓它生根發芽,讓它開出孝心、善良之花,讓我們在美德這片綠蔭的庇佑下幸福的生活!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0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公益片《最美孝心少年》,看著看著,我的眼淚不知不覺中悄然而下。片子里的每一個孝心少年都和我年齡相差不大,卻因為各種不幸,早早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困難。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對叫藍曉萍的姐妹。她們的家庭很不幸,爸爸精神失常,媽媽離開了人世,爺爺不久前也中風了,為了撐起這個家,姐妹倆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姐姐上學時,年幼的妹妹還要在家照顧爸爸和爺爺,她們的家里非常貧寒,貧寒到一家人連洗發水是什么樣子都沒見過。想起自己平時總是喜歡亂花錢,還喜歡抱怨,和她們比起來,實在太慚愧了。我還想起了片子里的另一對孿生姐弟,他們為了照顧腿腳不便的媽媽,盡心盡力,把媽媽照顧得像個正常人一樣。我還想到了臥冰求鯉這個故事,故事中的王祥為了治好繼母的病,在冰天雪地里臥在寒冷的冰面上,直到冰面融化出一個洞,洞里跳出一條鯉魚,才治好了繼母的病,王祥因此被列入《二十四孝圖》中。
我想起了孟子說過的一句話:“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來吧,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這個世界多一份孝心!
閆云帥:
看完《宜昌最美孝心少年》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在電視里,那些比我小的小朋友,都對父母那么孝順,能自己上山砍柴,為父母做飯,而我,只會做一點兒小家務,幫忙洗碗,我以后要更孝順,更努力。
說到盡孝,我想到看過的一本書《感恩父母》,父母是那么偉大,為我們做了許多事情,我們也要盡力去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讓他們擔心太多。在這部片子中,有許多感人的事跡,如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能自己上山砍柴,背著比自己還高的柴火,赤腳回家,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自己的媽媽失去語言功能時,教她說話……看到這些,我忍不住淚流滿面,他們畢竟和我差不多大,卻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也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盡孝的名言有許多:“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盡孝,是中國的美德,更讓我們懂得了親情的珍貴。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
今天,我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觀看央視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將近兩個小時中我的眼淚始終沒有停止,內心的震撼無法言表。
我很難體會那么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擔,稚嫩的心靈如何經受起失去親人的痛苦。然而生活的貧苦、家庭的災難并沒有壓垮他們,他們用微笑面對生活,用愛心支撐起家庭,用孝行詮釋了血濃于水的親情。
最令我敬佩的是“板車女孩”黃鳳,她的爸爸在工作時,不幸從樓上摔了下來,之后媽媽離家出走,奶奶又身體不好,年幼的他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她十年如一日的照顧癱瘓的父親,用鐵制的板車推著父親千里迢迢去上海求醫,這樣的執著與堅持,這樣的信念與毅力,這樣的不畏前途路漫漫,一心只為父親的孝行怎能不令人感動。
最令我惋惜的是龍花,她的獎狀貼滿了墻,她多么渴望上學,可是為了照顧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棄學業,但她沒有放棄夢想,能讓弟弟妹妹考上大學就是她的夢想之一。
最令我感動的是吳林香的事跡,她6歲父母離異,20xx年母親得了肺癌晚期,家中五口人她是唯一的勞力,可她始終微笑面對重病的媽媽和一貧如洗的家。其中一個鏡頭:吳林香向媽媽展示她兩三歲時候和媽媽一起拍的照片,媽媽看著照片,不知不覺間笑容洋溢了整個臉龐,這一刻仿佛沒有疾病與痛苦。可緊接著鏡頭又轉到了當天晚上:林香媽媽被癌癥折磨的痛不欲生,林香強忍住淚水還在努力勸說媽媽。看到這一幕我心碎了,誰都是為人子女,親眼看到親人承受折磨,自己卻無能為力,該是怎樣的心痛與悲愴,命運給了一個小女孩太多的磨難,而她卻說:“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讓她來到這個家并且服侍媽媽一輩子。”
鮮花感恩雨露,雄鷹感恩蒼穹。魚兒感恩大海,小鳥感恩樹林。我們要感恩父母,想著幾位最美孝心少年學習,有一顆熱血赤城的赤子之心。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2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在學校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記錄片,這個活動是在全國各地選出的十位孝心少年,他們的事跡,感動我們所有人,讓感恩之心風靡人間。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第一個出場的女孩黃鳳,她生活在偏僻、交通不便利的大山,她的父親全身癱瘓,而她媽媽卻離家出走了,那時,她白天上課,下課回來就照顧父親,種地做飯,小小年紀就扛起了整個家的責任,生活的重擔全壓在了她的身上。為了父親的方便,她請電焊工給父親焊了張大鐵床,她聽說上海的醫院醫術高明,有可以救治父親的希望,她毫不猶豫地推著父親,帶上年邁的奶奶,千辛萬苦地用推車把她父親送往上海,一路上,她的一家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到達上海,上海的醫生們都認為病情嚴重,也束手無策,在上海她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們輾轉北京,終于父親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她不顧一切地為父親求醫治病,定能孝感動天,我希望離家出走的母親能和他們重新團圓,并祈求她的父親能康復。
看完這些故事,我聯想到了我的日常行為,有時,我不但不愿意幫助父母做家務,而且經常跟父母頂嘴,提很多無理的要求。從今以后,我要改正我以前所有的不良習慣,盡可能多幫父母分擔家務,要聽父母的話。因為父母上了一天的班,已經很累了,還要照顧我的生活,實在是不容易。所以,我要懂得感恩,用實際行動去做一個好兒子。
《孝心少年們》的故事完全觸動了我,讓我的淚悄然落下。雖然我不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和故事中的人物相比起來,我是太幸福了。百善孝為先,想想我現在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長輩的寵愛下,卻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感恩,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好好學習,實在是說不過去,想想真是慚愧。最美孝心的少年們,你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一定要改變自己,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3
中國人都說:“百善孝為先。”感恩慈孝,一向是中華傳統美德,更是做人之基本準則。父母,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溫暖著我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今日,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儀式,我被深深地打動了,那一雙雙稚嫩的小手、肩膀,都承受著家庭里多少重擔啊,這些孩子在原本應當無憂無慮的歡樂童年里,經受了那么多苦難,卻依舊堅強,依舊燦爛地笑。看完視頻,不禁讓我熱淚盈眶。
影片中,這些孝心少年,他們與我的年齡相仿,可是我的本事遠遠不及他們。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與我年齡差不多,一個僅有十歲的小女孩——王薺悅。她的媽媽雙目失明,而她的爸爸也僅有0.1的視力,有許多好心的群眾都幫忙他們,幫他們買一些可幫忙薺悅父母的物品,可他們斷然拒絕了,因為他們覺得小薺悅就是他們的眼睛,父母給小薺悅樹立了榜樣,從小培養孩子自立自強。是啊,薺悅不會因為媽媽的眼睛失明而感到自卑,反而還帶媽媽去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年幼懂事的她,幫爸爸整理店里的物品,小薺悅從五歲起,便搭著小板凳做飯,這一站便是五年。小薺悅從不覺得辛苦,因為她能看見爸爸媽媽欣慰的笑容。一雙小手,拉著兩雙大手,肩并肩走在一齊,歲月中,留下小薺悅和爸爸媽媽永恒的幸福,一雙眼睛給三個人帶來光明。
還有許多孝心少年的事跡讓我感動,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我常常享受在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我的父母。這些孝心少年這么偉大,這么懂事!他們令我的臉上火辣辣的。這些孩子用孝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我必須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學習他們孝敬父母和敢于擔當的美德。
盡孝,不要等待,就是此刻,孝心來自我們的點點滴滴,讓我們一齊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4
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天動地,無知的我確認為這是止增笑耳,《最美孝心少年》讓我見到了人性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源于內心的震撼。
這些主人公,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與水的親情,我們生長在父兄的蜜罐溫床中,從未來體驗過他們那樣窮苦的生活。
在這十幾位少年中,我記憶最深的便是王薺悅了,一位活潑天真的小女孩,父親幾近失明,這樣一個又一個災禍降臨在這個小家庭的頭上,而10歲的王薺悅卻并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并沒有因面臨災禍而沮喪,每天依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就是你們的眼睛,”這便是王薺悅對父母愛的承諾。我們何曾想過,當我們坐在書聲瑯瑯的教室中,當我們在操場上玩耍、鍛煉時,她卻做著許多與年齡不相符的事情。當她第一次上灶臺時,還不夠灶臺高,可以想見,那該有多么的困難啊。那時,我們或許還依偎在母親的懷抱之中。直至現在,我們為父母做一頓飯都是問題。而父母幾千個日夜,十幾個春秋含辛茹苦拉扯我們長大,難道我們還不應該報答他們么?
想著現在依舊與父母頂嘴,又再想想那一個又一個不幸而又孝順的孩子們,我們是幸運的而又不該的。為父母添碗飯、泡杯茶,這么一件又一件小事無不體現了孝道。
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我應該學會在困難中堅強,在逆境中成長,用一顆樂觀的心面對生活,用我們的愛回報那些愛我們的人。這些孝心少年在家為父母分憂,即使他們面臨困難,卻依舊咬牙堅持,而又想想我們,跑步,鍛煉便堅持不下去,選擇不做,這又是多么可恥的行為。一句問候,一個擁抱這都是孝。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我們一天又一天的長大,那我們是否又懂得感恩了呢?父母需要我們去關心,總之,千言萬語一句話,我們要孝敬父母長輩,用愛去回報他們。
“我是你的眼睛。”這句話依舊在我的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而《最美孝心少年》,并非只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一次靈魂的洗滌......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5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既然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就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孝道。
今天晚上八點鐘中央視少兒頻道播放了一個讓眾多人因感動而哭泣的頒獎典禮,它就是——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這個頒獎典禮它分別講述了十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孝心少年的感人故事。今天,我要為大家分享一個賣燒烤小女孩的故事,這個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高雨欣
“烤面筋、烤肉串、烤香腸!”每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體育廣場前,你總是能聽見一位十一歲少女稚嫩的叫賣聲。這個聲音就來源于黑龍江省望奎縣第三小學十一歲的畢業生高雨欣。高雨欣,是一個十分能干的女孩。在同學的眼里她是一個樂觀自信的女孩;在媽媽的眼前是一個懂事聽話的乖孩子;在老師面前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
每天晚上在熙熙攘攘的望奎體育廣場前,高雨欣都要和媽媽準時出現在街邊的夜市上。十一歲是女孩子愛哭、愛笑、愛打扮的年齡,可高雨欣卻不能,因為她要在望奎體育廣場前幫助媽媽在夜市里賣燒烤,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
高雨欣在悶熱的夏夜中一邊買烤面筋、烤肉串、烤香腸,一邊向過路的來來往往的行人們大聲叫賣。哎呀,糟糕!高雨欣在烤東西時一不小心燙傷了手指。當問她疼不疼時,她卻淺淺一笑說:“沒事。”如果這件事換成小時候的我,就一定會嚎啕大哭讓媽媽來安慰我、哄我。
高雨欣在幫住媽媽賣燒烤的情況下也不耽誤學習,還能在期末考到全縣第一的好成績,她真是一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她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學習的榜樣!
因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孝敬父母應該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并不是要為他們買房、買車、買高檔的智能手機,而是要為他們排憂解難,做一個繼承了“百善孝為先”傳統美德的華夏兒女!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相關文章: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8-12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03-31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3-31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2-05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8-17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9-01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3-21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26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28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