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來賓、各位同仁:大家好!
7月1日又將來臨,這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是一個永遠不會忘懷的日子,76年的7月1日,在南湖那條紅船上,首次點燃中國革命的火炬,那一個7月1日就成為了一個光輝的節日。
而1997年7月1日也是一個盛大的節日,之所以說是一個盛大的節日,那是因為它是一個令所有的炎黃子孫銘心刻骨的日子,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中國人苦苦追求了一百多年。
漫長而坎坷的回歸之路,從一個側面記載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的榮辱興衰,滄桑巨變。
這一天由于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而顯得更加輝煌、盛大。
也成就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七月又增添了一道美麗的彩虹。
曾有人把香港比作游子,而我更愿意把它當成一個小妹,一個離家一百多年的小妹妹,一個既講普通話、又講廣東話、還講英國話的小妹妹。從腐敗無能的清王朝和那個昏庸的連香港是個小漁村都不知道的道光皇帝,在英國的堅船利炮下,把一個柔弱的漁家女拱手割讓的時候起,老榕樹下威武的炮群飲恨地凝望了一百多年,海濤和海風撕扯著頭發痛哭了一百多年。
我記得在廣東和香港等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1841年鎮守虎門沙角炮臺的63歲的老將陳連升和他年輕的兒子雙雙陣亡的時候,陳連升的坐騎黃騮馬流淚了,它真想沖過去給英國佬致命一蹄子。
后來它被英軍帶到香港后,不吃英國人喂的草,每天面向北方悲傷地嘶叫,時常淚流如雨,最后死在了香港。
在它死后的墳頭上長出了一株植物,葉片如羽,花白如雪,香氣四溢,這便是當歸。
當歸開花后,便有一只黑灰色的小鳥落在上面日夜不停地啼叫,小鳥尾巴上有白色的斑點,腹部有黑色的橫紋,這就是杜鵑,又叫子規。
當然這自然是一種傳說,但是它包含的意義已超出了故事本身。
馬亦如此,花亦如此,鳥亦如此,也是包括香港在內的所有中國人的共同心聲啊!然而,弱國沒有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不是嗎?清王朝由于腐敗無能割讓了自己的親骨肉,出賣了自己的女兒;而同樣無能的北洋政府,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列強們在巴黎、在華盛頓隨意瓜分那一份屬于我們自己的勝利果實;同樣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國民黨政府,過分地依賴他的主子美國,不顧民族大義,只為派系之爭,而失去了收回香港的良機。
我想這也造就了“火熱的七月”只有從七月走向覺醒的中國,從七月走向獨立的中國,從七月走向強大的中國,從七月走向光榮的中國,才能在談判桌上發出“主權問題是不能談判的”強大聲音,才能使香港未兵戎相見而順利回歸。
1997年7月1 日是一個盛世大的節日,被譽為東方之珠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胞,將揭開新的更為輝煌的一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策,給香港插上騰飛的翅膀。
甩掉了殖民地的帽子,有強大的祖國作后盾,香港的國際政治地位真正提高。
作為祖國與其它國家和地區擴展經濟和貿易關系的橋梁,香港的國際經濟地位將進一步提高。
一個殖民統治的時代結束了,一個新紀元正在開始!香港成了整個地球的焦點,全世界每臺電視機的熒屏都屬于這里,全世界每一雙睜大的眼睛都望著這里,全世界的大街小巷都通向這里。
鑼鼓聲中,鞭炮聲中,到處都是盛開的紫荊花,到處都是飄揚的五星紅旗,到處都是放飛的和平鴿。
看完這些慶七一演講稿,小編覺得雖然這些節日沒有放假,可是卻也絲毫不影響到我們慶祝建黨94周年和香港回歸18周年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