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通用16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種子的旅行》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1
今天是個晴朗的日子,我閱讀了《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這本書講的都是自然界里的花花草草,主要說的是植物是怎樣旅行的。
我們人類要是出去旅行,可以乘坐汽車等交通工具,可是植物不能。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在很多的地方發現它們,不如墻角、石峰……難道它們會翻山越嶺?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植物本身不會旅行,但有些植物很聰明,可以把自己的種子傳播。比如鳳仙花,它的種子是包在一個蒴過里,只要輕輕一碰就會彈開,他的種子就會飛出去,所以·鳳仙花被稱為“別摸我”,真有趣。
有的植物則需要風。蒲公英的種子上有一些花白的毛,只要風輕輕一吹,種子就自然的跟著風飄走。梧桐樹的種子有一層厚厚的殼,被風一吹種子就會從樹上落下,然后會被一些強大的動物踩碎。還有一些種子喜歡坐“出租車”,出租車指的是對這類種子起作用的動物。不如說紫花地丁的種子上含油附著物,冬眠后的螞蟻很餓,所以會一邊吃,一邊丟,種子就能傳播了。還有好多植物的'種子會利用很多的方法進行傳播,真是太神奇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植物傳播種子的很多方法,還認識了許多的植物。原來不僅我們人類能旅行,植物也能旅行。看來小小的植物也不能小瞧呀。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2
人類很幸運。如果我們想旅游,可以借助各種的交通工具,而植物的旅行靠的是種子,種子的旅行方法多種多樣。
鳳仙花的`種子躺在蒴果里,只要一碰就快速收縮,種子會沿著弧線飛出去。鳳仙花也叫“別摸我”。
老鶴草的種子利用“小勺子”來旅行,“小勺子”就像一個投擲器,把成熟的種子向四面八方拋出去。
有些種子用風來進行旅行。蒲公英隨著風的方向就像降落傘一樣在空中旅行。樹木也是體型較大的植物,當它的葉子向下飄落時,風把它抓住,吹到遙遠的地方。
有些種子更聰明,它們喜歡“坐出租車”旅行,紫花地丁、花雪蓮、報春花。它們的種子上都有美味的含油附著物。這是螞蟻的美食,它們拖著種子,邊走邊吃,隨手把種子扔在某個地方。
牛蒡或者豬殃殃這類植物會借助動物旅行。只要有動物從它們身邊跑過,它們就會用鉤子緊緊地鉤在這些動物的皮毛上。動物很快就察覺身上的不速之客,梳梳身上的毛皮,種子就落在地上生根發芽了。
原來植物這么聰明,原來大自然這么神奇呀。弗洛格去旅行讀后感我到宇宙去旅行讀后感帶上老媽去旅行讀后感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3
寒假里我讀了很多課外書,其中《一粒種子的旅行》最有趣了。
春天來了,我們一家人去杭州旅行,我看到西湖周圍好多植物都是自然生長的,有些植物生長的地方很奇怪。比如說:石頭縫里、古建筑的屋檐上、房頂上……那些植物是怎么“飛”上去的呢?我讀了《一粒種子的旅行》,聯想到我們學過的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就知道種子是如何旅行的了。
人類旅行可以騎自行車、電動車、汽車、火車或者飛機,可是植物沒有這些交通工具啊,他們想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旅行方法,等到種子成熟以后,把種子拋到空中,力氣沒這么大的植物就需要一位朋友:風,風能幫助許多種子旅行。可是許多種子根本不想在空中飛行,他們更喜歡做“出租車”,這里所說的“出租車”可不是汽車,而是起到出租車作用的動物朋友們。
有些動物秋天收集樹木的'種子作為食物,儲存起來。一部分吃不了的食物就會被來年春天溫暖濕潤的天氣喚醒,它們開始生根發芽,長出枝和葉,一直長啊長啊。很多很多年以后,它們自己便長成了參天大樹,結出自己的種子。然后這些種子又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植物種子歷險般的旅行又從頭開始了。
《一粒種子的旅行》讓我了解到很多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鳳仙花、老鶴草將成熟的種子向四面八方拋去、蒲公英依靠風將種子散落到四周;雪蓮花、報春花依靠小昆蟲邊吃邊散落來傳播種子,還有很多植物是靠鳥類吃掉來傳播種子……哇!種子的旅行方式還有很多很多,真是太有趣了。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4
我最近重讀了德國安妮.默勒寫的《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再次讀這本書,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書中講述了當我們人類想做長途旅行時,可以乘坐火車、汽車甚至飛機;想做短途旅行時,可以騎自行車或者直接步行。
而這一切辦法,植物都沒有。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在一些最不可思議的地方發現它們頑強的身影,比如:石頭縫里、廣場的角落里,或是高高的房頂上……它們究竟是怎樣到達這些地方的.呢?難道植物也會旅行,也會翻山越嶺?
其實呀,植物本身并不會旅行,但是,它們都會把自己的種子送上旅途。一些種子乘著風飛向四方;一些則附在小動物身上搭乘免費的動物公交車旅行;還有一些植物可以靠自身力量把種子投射到遠方。
當我看完這本書后,不僅對這些植物為了生存下去“想”出來的辦法而嘆服,更佩服作者的觀察能力,連這些細節都能很清楚地描寫出來,真的很不容易啊!當然,作者只告訴我們部分植物種子的旅行方法,剩下的還要我們自己去探究。我想,只要留心觀察事物,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5
不知不覺,孩子已經上一年級了,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從現在起就開始了漫長的求學之旅,他那興奮、激動、好奇的心情,我全看在眼里,感覺他已經長大了。
從孩子兩歲開始,我就堅持每晚讀《睡前故事》給他聽,經過幾年的'堅持,他已經愛上了閱讀,有事沒事自己看書,還經常要求我帶他去逛書店,每次都要買上三五本。
今天,我又從書店買了學校推薦的閱讀書目,當他回家看到這些書時,兩眼放光,欣喜地抱著這些新書不撒手。
我們一起打開了《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孩子讀得津津有味,從了解什么是種子,到后來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種子有趣的“旅行”。孩子覺得這些種子特別神奇,比如種子靠風、螞蟻、小鳥等去旅行,這一切都讓孩子覺得無比神奇。
讀完后,兒子不由得感慨:“人類真幸運呀!如果我們想長途旅行,可以坐火車、汽車、飛機,如果短途旅行,可以騎電動車、自行車、穿溜冰鞋,或者干脆走路過去,而所有這些種子都沒有。”是呀,因為植物的根牢牢地扎在土里,盡管如此,我們還常常會在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發現植物的影子。
讀了這本書,讓我也大開眼界!真沒想到一粒小小的種子會有那么多奇妙的旅行。希望孩子讀完這本書后,也能展開想象的翅膀,今晚做個神奇而又美好的夢!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6
德國安妮.默勒《一粒種子的旅行》是一本神奇的書,圖文并茂,文字生動有趣,插圖也精彩紛呈,科普知識就這樣娓娓道來,輕松隨意。
當我把《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繪圖本放在通通面前時,他驚訝地大叫起來:“什么?種子也會旅行?不可能吧?”“沒有什么不可能,你看了就知道了。”我故作神秘地笑著說。
通通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這一刻家里很安靜。他看的是那么出神,那么專注,我在旁邊靜靜地陪著他看完,那是一種很美妙的享受。他看完了興奮又有一種恍然大悟的表情告訴我:“媽媽,我知道種子怎么旅行的了。有的種子是靠自己的力量傳播的,有的'是靠風,還有的靠小動物。”“嗯,是那么個道理,那現在你能具體說說嗎?”我高興的說,“去,讓你爸爸看一遍,要不我們來個家庭競賽?”他一聽,屁顛屁顛地湊到爸爸身邊又看了起來,并暗暗用心記下來。這小家伙可爭強好勝了。
競賽開始了,這爺倆是你追我趕不分上下,有時會爭得面紅耳赤。最后我只好加了生活中的應用題。如柳樹種子是怎么旅行的呢?這下通通傻眼了,什么是柳樹種子呢?“就是柳絮。當然靠風了。”被爸爸搶先了。通通很不服氣。然后我說:“那楊樹的種子呢?”通通搶著說:“靠風,因為它是楊絮。”這家伙反應倒挺快。
“媽媽,植物種子的旅行真是很奇妙,這些種子還真聰明,今天我真是大開眼界。”
“兒子真棒!還知道‘以大開眼界’,以后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事物,就會發現大自然的趣事多多,神奇多多。”我順勢對通通又進行了一下教育。
種子沒有腳,但它們可以到達世界任何角落。比如在石墻的縫隙里,高高的房頂上,陡峭的懸崖上……真是不可思議。生物充滿了智慧,植物有許多本領把種子送出去,繁殖生命,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
每一粒種子都是生命的播種,播種下生命的種子就是種下希望。我們的孩子也是一粒粒神奇的種子,充滿了智慧,我們要相信他們有能力在各自的生命旅程中走出不一樣的精彩。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7
我家里有好多繪本,我最喜歡的一個就是《一粒種子的旅行》,講的是一個種子到發芽長出大樹,不過種子也有旅行的時候喲,比如說蒲公英吧,風和蒲公英是好朋友,風一吹,蒲公英的種子就開始飄起來了。他們就會在泥土里長出新的蒲公英,這有多神奇呀!
如果一粒種子飄到有毒地方會有多大的`危險呢?我們還說下一粒種子的旅行,有種子開始飄,就有風和他的好朋友,飄啊飄,飄到土地里,可以新長出一個芽或者一顆大樹或小草或小花。種子就是靠風旅行的,不像我們一樣有汽車、火車、自行車等等,它們都是靠風的。他們又沒有出租車,不過風,就是他們的出租車,如果我能飛行的多好,不過我太重了,不能像種子一樣憑空飄揚,如果我有一次的話,我一定得高興死。
種子的旅行就是靠風,他們靠風前行才行,只有風和種子是一對的,他們倆才能成為好朋友,一起旅行。看到大自然里,不過有些就不行了,有些是飄啊飄,風突然間停了,落到大海里,有些飄啊飄,漂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方的話,飄到那就沒法種東西啦。所以種子是很難前行的,必須通過關巧,比如如果你飄到海里的話,必須得小心警惕,如果風一聽你就會掉下水里。還有一些吃人花,你飄啊飄,飄到那風突然停了,你就落了。所以有技巧才行的。
這個故事繪本里面給我們講的是一個種子靠風前行,我學到了很多,比如說我學到了旅行可不那么簡單,如果我是種子的話,我有可能掉進海里那些恐怖的那些地方。所以還得讓種子幫我們學習,也不是全部學習,因為種子有堅強,敢于嘗試。像我這么膽小,我可學不了種子。所以我要以后要把膽小的毛病給改掉,和種子一樣前行、望向天空。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8
這個暑假,我讀了好幾本書,我最愛看的一本書叫《一粒種子的旅行》。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的時候,我很好奇,種子沒有翅膀,也沒有腿,怎么能夠旅行呢?它是靠什么去旅行的呢?如果它要旅行會去哪里?帶著這些問題,我翻開了書本,走進了種子的世界。
通過這本書,我才知道,種子還是很“聰明”的,它主要靠三種方式去旅行——靠自己去旅行;靠自然界帶著去旅行;靠小動物帶著去旅行。
靠自己去旅行的種子,有鳳仙花和老鶴草等。鳳仙花的種子會躺在蒴果里,輕輕一碰就會彈開,種子就飛出去旅行啦!老鶴草有一種類似“投擲器”的支架,種子躺在上面,成熟之后就會被拋到四面八方。
力氣沒有那么大的植物該怎么辦呢?有一位自然界的朋友會向它伸出援手,那就是風!比如蒲公英,風一吹,它們的種子就會附在小茸毛組成的“小傘”上,飛到天空,然后在空中旅行啦!我也愛吹蒲公英,看到他們飛起來的樣子,可漂亮了!
不過有些種子不愛在空中飛行,它們更喜歡搭乘“出租車”。那么誰來當它們的“出租車”呢?一些小動物,例如螞蟻、小鳥、松鼠等就可以暫時扮演“出租車”的角色。它們會搬運這些種子,或者把種子帶在身上。這些小動物將很多的種子帶到各種地方去旅行。
這本書令我大開眼界,小小的'種子竟然有這么不一般的旅行經歷。它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被帶到各個地方去,也在尋找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然后生根發芽,等到開花結果時,新種子歷險般的旅行又會從頭開始了。這讓我想到董其昌的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要像小小的種子一樣,不怕艱難險阻,將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收獲更多的知識和成長。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9
很少閱讀繪本,在老師的要求下和孩子共同閱讀的這本書,感受頗深。在我眼里類似于我們孩堤時代的小人書,卻用這么唯美的畫面、這么形象生動、通熟易懂的語言給孩子講述了關于種子的自然知識。原本枯燥的理論變得那么豐富多彩。
人類的旅行靠自己的先天條件---雙腿或者借助飛機、火車等工具就可以去旅行,到達我們想去的地方,那么種子呢?我們在屋頂山、懸崖下甚至石頭縫里看到的傲然挺立的植物,他們是如何到達的呢?繪本的題目就給了孩子們無限的遐想。通過繪本孩子了解到原來身邊的植物有這那么多秘密。
種子旅行社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有的靠自身的'力量。鳳仙花的種子躺在蒴果里,只要一碰就會快速收縮,種子會沿著弧線飛出去。鳳仙花也叫“別摸我”。老鶴草的種子利用“小勺子”來旅行,“小勺子”就像一個投擲器,把成熟的種子向四面八方拋去。我們愛吃的草莓,它的種子直接附著在果實的表皮上。它還利用自身的匍匐莖進行傳播,匍匐莖向外延伸,它們的尖端長出新的根和葉。當匍匐莖接觸到地面后,根會牢牢地扎在地里,長出一株新的草莓。
有的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比如利用風的力量,蒲公英、大樹他們的種子向下飄落時,風把它抓住,吹到遙遠的地方。
還有的是依靠第三方的載體。紫花地丁、花雪蓮、報春花,它們的種子上都有美味的含油附著物。這是螞蟻的美食,它們拖著種子,邊走邊吃,隨后把種子仍在某個地方。牛蒡或者豬殃殃這類植物會借助動物旅行。只要有動物從它們身邊跑過,它們就會用鉤子緊緊地鉤在這些動物的皮毛上。動物會很快察覺身上的不速之客,梳梳身上的毛皮,種子就落在地上生根發芽。
通過這個繪本我們發現種子是多么的聰明。是的生物都是智慧的,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主宰著這個自然界的平衡,尤其是物種之間的平衡。我們了解了動植物存在于共同的生物圈,我們熱愛自然最重要的是保護自然,保護我們的生態平衡,這樣地球上的生物包括種子和我們人類才能互相依靠、和諧共存。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10
《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是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我非常珍惜它。因為它帶給了我很多知識。
當我們人類想做長途旅行時,可以乘坐火車、汽車甚至飛機;想做短途旅行時,可以直接騎自行車或者步行。而這一切辦法,植物都沒有。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在一些最不可思議的地方發現他們。比如石縫里,廣場的`角落里,或是高高的房頂上……他們究竟是怎樣到達這些地方的呢?他們想出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旅行方法。等到種子成熟了以后,把種子拋到空中。力氣沒有這么大的植物則需要一位強壯的朋友:風。風能幫助許多種子旅行。樹木也是植物,是體型較大的植物。他們的種子擁有真正的翅膀。在種子向下飄落時,風會把它們抓住,吹到遙遠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種子在空中劇烈搖晃,飛速旋轉,像直升機的螺旋槳那樣轉動。這對他們來說不算什么——這一點跟我們人類可不一樣。
希望大家能喜歡這本書,讓我們跟著種子去冒險吧!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11
春天,被人們稱為萬物復蘇的季節,很多生命力頑強的植物都開始生根、發芽。偶然的一天早晨,發現陽臺上一個花早已被凍死的花盆里長出了綠綠的嫩芽,形狀并不是之前凍死的那種花,很好奇這到底是什么植物,婆婆告訴我,這是辣椒,但不是她種的。我就在想,這辣椒的種子是從哪里來的,是怎么來到位于城市的居民樓三樓的陽臺的,這粒辣椒種子真是幸運,正巧落到了能讓它生長的土里。
偶然的一天,女兒讓我跟她一起看《一粒種子的旅行》,答案在這本書里找到了。這是一本圖文并茂的繪本,我們稱之為圖畫書,書里用精美的插圖和生動有趣的語言講了種子如何“旅行”的故事。
書里介紹的鳳仙花我并不陌生,小時候經常拿它的花瓣來當指甲油,家里的小院里鳳仙花一年比一年多,這里一簇,那里一簇,現在才知道,原來鳳仙花的種子在旅行了啊,只是旅途有點短,連小院的門都沒有出。
除了短途旅游的,書里還介紹了能長途旅游的種子,如榆樹、槭樹的種子本身有螺旋狀的翅膀,可以借助風的力量,被大風吹得很遠。也有借助動物的力量去旅行的,比如櫻桃、草莓等這些能散發香氣的種子吸引著螞蟻、小鳥等小動物,他們帶著果實邊走邊吃,而種子也被它們帶著越走越遠。這些借助動物旅行的種子是要付出報酬的,需要把香甜的果肉奉獻給動物,種子才能被動物們跟隨動物去旅行。也有不需要付出任何報酬就能借助動物旅行的,比如牛蒡或者豬秧秧,只要有動物經過它們,它們就會用鉤子緊緊地鉤在動物的毛皮上,等動物們發現,把它們甩開時,它們已經成功地進行了一趟旅程,準備在新的地方生根發芽了。
讀罷這本書,女兒問我:“我們出去旅游的時候,帶著的水果,如果有種子,吃完扔到旅游的那個城市,那這個水果的.種子是不是也跟著我們一起進行了一場旅行?”“是的,非常正確”,我回答。“所以,種子除了自己的力量、風的力量、小動物的力量,也可以通過我的力量讓他們旅行了。”女兒興奮地說。是的,原來種子旅行的方法有那么多。
這本書不僅是為孩子準備的,更是為那些無法回答孩子問題的父母準備的,在這本書里,我們知道了二十多種種子的旅行方法,驚嘆于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激發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12
我很高興能和我的孩子一起參與學校的童話閱讀節,重讀了德國安妮。默勒寫的《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再次讀這本書,俄日二世和兒子一起閱讀的,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書中講述了當我們人類想旅行時,有火車、汽車甚至飛機。而植物卻沒有這些交通工具,似乎哪也去不了。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在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發現它們堅強的身姿,比如:石頭縫里、廣場的角落里,或是高高的房頂上……難道植物也有腿,也會坐汽車?坐火車?原來,植物傳播種子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它們都會把自己的種子送上旅途。有些種子等保護罩成熟裂開就落進泥土里長大;有些種子是乘著風飛向四方;有些種子附在小動物身上搭乘免費的動物公交車遠行;還有些植物可以靠自身力量把種子投射到遠方。植物種子的旅行真是很神奇,我們感知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真是大開眼界,精美的繪畫更是讓我和兒子愛不釋手。
看完這本書后,我和兒子進行了交流:我們不僅對這些植物為了生存下去“想”出來的辦法而驚奇,更加敬佩的是作者的觀察能力,連這些細節都能很清楚地描繪出來!原來大自然有這么多的神奇現象,需要我們有一雙探索和發現的眼睛,去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對于像我有個二年級兒子的家長來說,在教育孩子上的啟發更多。對于我的調皮兒子,我一直才去的'“盯梢”策略,因而兒子回家完成作業就“等媽媽”,依賴心理嚴重,只要我不在家,閱讀就成了口號,我也很疲憊。只要我管的緊些,成績就上去一點,只要我稍稍放手,就馬上下降,兒子在學習方面的責任感較差,沒有學習的動力。“種子”的努力,植物的“放手”給了我很多啟發,現在我應該做的,就是告訴孩子應該走自己的路,因為路是他自己的,學習也是他自己的事,一步一步地和他形成共識,接受了這個“沒有媽媽和約束也可以自己走好”的觀念時,孩子才會主動學習,也才會有學習的興趣。
我想對于兒子的教育,只要留心觀察、努力付出、智慧過招,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也會和孩子共同成長!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13
寒假里我讀了“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明白了植物是怎么“旅行”的,它們為什么能在石頭縫里或高高的房頂上面扎根生長。
植物的種子散落到地上,它們就能長成新的植物,所以植物要“旅行”靠的是種子。種子不像人類可以坐飛機,火車,汽車旅行,它們是在風和很多動物的幫助下旅行的。
鳳仙花的`種子是長在蒴果里邊的,蜜蜂和螞蚱一碰到蒴果,蒴果就會快速收縮并彈開,里邊的種子就會被彈出去拋到空中。米的蒴果上面有很多小口子,當風吹起來的時候,米的莖彎曲了,它的種子就從外殼里搖了出來,這樣米的種子就能均勻散落在四周了。蒲公英的種子附在由許多茸毛組成的“小傘”上面,他們可以在風的幫助下象背著降落傘一樣在空中旅行。樹木的種子長在高高的樹上,當種子成熟向下飄落的時候,風會抓住它們,把他們吹到遙遠的地方。紫花地丁,雪蓮花,報春花這些植物的種子上面含有美味的含油附著物,螞蟻很喜歡吃這種美食,螞蟻吃完這些含油附著物后就把種子隨便扔在某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會長出一顆新的植物。
櫻桃,草莓,蘋果等植物把種子裝在美味多汁的果肉里,鳥兒吃了這些果實的時候就會把種子一起吃下去,果肉在腸胃里被消化掉了,種子被鳥兒排泄出來,掉在土地上,就可以生根發芽。牛蒡或豬殃殃這類植物也會借助動物來旅行,當松鼠等動物從他們身邊跑過的時候,這些種子就會附在動物的身上,被動物帶到很遠的地方,在那里生根發芽。
讀了這本書之后,我也明白了動物和植物在一個生物圈里和諧共處,相互依賴,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上面的生物圈,不能破壞自然,這樣地球上面的生物才能生生不息。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14
今年暑假里我看了《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作者是德國的安妮。默勒,寫的非常有意思,圖畫也很有藝術,講述的是種子如何“旅行”的。
這本書主要講植物種子怎樣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使我們知道種子是靠大自然力量或動物來“旅行”的,有的也能靠自己的力量彈出去。鳳仙花就是其中一種,當鳳仙花種子成熟后,用手輕輕一摸,種子就拋向空中,還有蒲公英的種子像一把把小傘,風一吹,它們就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的旅行,樹木也是植物,是體型較大的植物,它們的種子擁有真正的翅膀,在種子向下飄落時,風會把它們抓住,飛速旋轉,等風停了,它們落在哪里哪里就是它們的家,有些植物會長出含有種子的果實,像雪蓮花,報春花,還有一些春天開花的植物,它們的種子上都有美味的'含油附著物,這是一種螞蟻非常喜歡的美食,而螞蟻在經歷了寒冬之后已經饑腸轆轆。
于是,它們托著種子邊走邊吃,吃完含油附著物以后,它們就把種子隨便扔在某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會長出新的植物,是不是很神奇,還有些植物用精美的甜點來吸引幫手,它們將一顆或幾顆種子裝在美味多汁的果肉里,甚至有些植物像草莓這樣,將種子直接附著在果實的表皮上,草莓不僅能靠種子旅行,還能利用它自身的匍匐莖進行傳播,匍匐莖是一些貼著地面生長的小枝蔓,能夠長成獨立的新植株,草莓將幾根匍匐莖向前延伸,在它們的尖端長出新的根和葉。
當這些匍匐莖接觸到地面后,根就會牢牢扎在地里,然后長成一株新的草莓,有些種子會依靠動物來旅行,比如鳥類,吃果實的時候會把種子一起吃下去,果肉在腸胃里被消化掉了,但是有些種子具有抗消化能力,當它們被鳥兒排泄出來時就像被吃進去時一樣光鮮,如果它們運氣好,掉在肥沃的土壤里,就可以生根發芽長出新的枝和葉,一直長啊......長啊......長啊......很多年以后,它們自己也長成了參天大樹,結出了自己的種子,然后,這些種子也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植物種子歷險般的旅行又從頭開始啦!
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就會在大自然里發現很多不可思議的事,讓我們好好學習,將來好探索更多的大自然的奧秘吧!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15
寒假,媽媽幫我買了一本書,叫作《一粒種子的旅行》。
一開始,我認為這本書肯定一點兒意思都沒有。媽媽告訴我:“寶貝,這本書可有意思啦!”我問:“有什么意思呀?”媽媽回答:“這本書不僅有意思,你還能學到一些知識喲。”
聽媽媽這么一說,我便對那本書有一點兒興趣。
過了好幾天,我們家的門鈴突然響了起來,我開門一看,是送快遞的。我把快遞拿進屋一看,是書到了,我打開盒子,拿出書,我坐在自己臥室的床上看起了書。
哇!我翻開第一頁,首先,第一頁進述了種子是如何長途跋涉的。然后寫出了種子發芽的.過程,先是一顆小種子,然后長成一棵小幼苗,再變成植株,再變成一朵小花,最后果實打開了。
第二頁到第九頁說明了各類植物的種子和怎樣傳播種子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生根發芽后,我翻到最后三頁,上面說要讓我們寫出種子的名字。
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這本《一粒種子的旅行》那么有意思啊!
我愛這本書!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 16
我們常常會在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發現植物的影子,比如石縫里、房頂上。植物沒有腳,也沒有交通工具,它們怎么到這些地方的呢?今年暑假,我看了《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我終于知道種子旅行的奧秘了。
比如蒲公英的種子,它像一把小傘,風一吹,它就飄向遠方。樹木是體型較大的植物,他們的種子擁有真正的翅膀。在種子往下飄落的時候,風會把它們抓住,吹向遙遠的地方。
秋天,松鼠把橡樹的種子藏在不同的地方。一些食物在冬天吃光了,一些被遺忘。這樣,那些被遺忘的種子就長出了新的.樹木。
有些種子會坐出租車。這個出租車可不是我們常作的出租車,它們是動物。只要有動物在它們身邊跑過,它們就用鉤子鉤住動物的皮毛,開始了新的旅行。
種子的旅行真有趣。
【《種子的旅行》讀后感】相關文章:
種子的旅行06-01
種子的旅行09-14
椰子種子去旅行09-14
種子旅行記作文01-02
種子的旅行小學作文(精選36篇)11-21
《種子的旅行》幼兒園教案01-06
大班科學活動:種子的旅行03-25
幼兒園大班《種子的旅行》的教案02-04
幼兒園教案:種子的旅行(精選15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