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誓詞是一份政治誓言、一份忠誠承諾、一份責任擔當,是全體共產黨員共同的行為準則,必須時刻牢記和遵守。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的2017大走訪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大走訪心得體會1】
作為法院的一名年輕干警,被抽調參加縣委組織的萬名干部下鄉大走訪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同時又感到責任重大。隨著工作組對風石堰鎮山西村進行近一個月時間的走訪調查,我個人受益良多、感觸很深。
一、在艱苦條件下得到了鍛煉。
風石堰鎮山西村地處風石堰鎮北部山區,距風石堰鎮14公里,全村人口525人,年青人大多在外打工,在村里生活的以留守老人為主,村民年人均純收入約400元,全村僅有三座新建紅磚房,其它全為土磚瓦房,目前通村公路尚未全部硬化,這次我們山西村走訪組的車子就因為山體滑坡堵住了公路而開不進去,我們走訪組成員是自己背著行李走了3公里路程才到了山西村。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同當村民同吃同住,真正體驗了一個月的偏遠農村的貧苦生活,讓我學到了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和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學到了很多有益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
我作為一名在鄉鎮法庭工作的年輕干警,我清楚自己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基層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但是在這次大走訪活動中,看到走訪組的領導們嫻熟地跟老百姓交流以及山西村村干部在做村民工作時的暢通無阻,讓我明白了怎樣去消除與老百姓的隔閡,那就是要求我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只有堅持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才能讓群眾相信我們,才能開展好基層工作。
三、對落后地區的幫助要以造血為主,輸血為輔。
通過這次走訪得知,山西村的貧窮落后不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偏遠,也不在于它的人多地少,根本原因還是山西村沒有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據山西村的老百姓說以前也有縣里或者鎮里下來的工作組,但是他們下來僅僅是了解一下村里的情況然后給貧困戶發放一些慰問金,這些幫助是輸血式的,它只能解決老百姓眼前的困難,而不能使老百姓得到可持續性的發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對落后地區的幫助要以造血為主,輸血為輔,只有幫他們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窮落后的問題。
四、年青人要有扎根基層、為基層農村服務的決心和信心。
通過這次走訪活動,讓我看到農村地區的貧窮落后,更加堅定了我扎根基層、為基層農村服務的決心和信心。舊農村的貧瘠落后需要我們年輕人去改變,新農村的美好未來更需要年輕人去建設。年輕人的舞臺在基層,只有通過在基層長期的實踐與鍛煉,磨礪心智、提高能力,將來才能有更大的作為,為社會、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
【2017大走訪心得體會2】
大走訪活動的實際意義是為了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實現“群眾工作上水平、解決問題見行動、轉變作風有成效、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但是,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有部分地方或單位,在工作中的某些方面存在著一些偏頗,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使得部分群眾對活動的開展存有誤解:有些地方存在“作秀”和“走過場”現象;有些黨員干部走訪態度不端正,存在“應付”思維,流于形式主義,沒有針對走訪結果進行認真研究和處理,沒有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
我相信,這僅僅只是小部分現象。比如我們經開區,走訪活動開展以來,迅速組建了專門的督查監察小組,各部室、各單位都積極響應號召,抽調人員班子,深入基層,聽民聲、啟民智,切實作到發現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落實好責任單位、限時完成。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真正了解到村民內心的苦,聽到他們的心里話,通過實實在在為群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村民們的觀念慢慢發生了改變,由開始的不歡迎、不配合轉變到熱情主動,甚至有的盛情挽留讓我們在他家吃飯,聽取他們的心聲,取得了大多數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村民們的普遍歡迎。筆者作為一名活動參與者,對走訪活動體會深刻,也有一些個人心得體會想和大家分享、交流。
體會一:在走訪的過程中,看到部分村民的生活還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感到十分的悲傷,在走訪中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和記錄,對于符合低保標準的村民,開通綠色通道,加快低保手續辦理。
體會二:要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在走訪中,要爭做百姓的貼心人,做群眾的好朋友,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以理服人。
體會三:要改變工作作風。這就要求我們和村干部要在宣傳有關政策中、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我們講二遍,講十遍;一次不在家,走兩次,我們就是用這種精神,耐心去打動群眾的心,順利完成工作。
體會四:要勤快,要多走訪,多調研,多到第一線去了解村情民意,從而對癥下藥,制定對策,幫助解決問題。
更多相關文章:
4.2017忠誠干凈擔當心得體會
5.2017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心得
6.2017新疆維穩心得體會